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偏執暴君無能狂怒,皇后欺朕太甚 第203章 暴君的真實身份(一)

《偏執暴君無能狂怒,皇后欺朕太甚》第203章 暴君的真實身份(一)

當初楚星燃離開啟朝,前往倭寇為細作的時候走得有多決絕,如今他的追妻路就有多「慘烈」。

陸臨淵從他上親眼瞧見了「妻一時爽,追妻火葬場」的例子,於是暗暗提醒自己日後在寧瀟瀟邊,一定要「謹言慎行」,可千萬不能惹惱了老婆,最後把自己送到火葬場去了......

楚星燃走後,陸臨淵喚來三福,讓他將批閱好的奏摺整理出來發還給朝臣。

三福一邊收拾著奏摺,一邊說:

「皇上,造辦的宮人來了。還有......太後邊兒的青竹嬤嬤。」

說起太后,最近倒是安分。

按時吃飯按時睡覺,也沒再折騰出什麼幺蛾子來。

「先讓造辦的人進來回話。」

造辦的奴才沖陸臨淵打了個千兒,才道:「皇上,仙壽宮的修葺工作已經差不多接近尾聲,只剩下外牆的塗料需要重新刷,但已經不影響居住。」

造辦的人這是在拐著彎的提醒陸臨淵,現在是該接太后回去的時候了。

不然趕著年節,總不能真的讓太后和一群太妃們一起在壽康宮吧?

至於是誰讓這小太監來前說這番話的,不言而喻。

太后的手爪子在前朝和後宮攪合著也不是一日兩日了,挪去壽康宮居住的這段時日,前朝不乏有勸說聲,苦口婆心地勸陸臨淵將太后迎回去,只不過陸臨淵一概充耳不聞罷了。

Advertisement

他端起手邊的茶盞,徐徐進了一口,道:「不急,你們接著修,什麼時候徹底修葺好了,再迎太后回去也不遲。」

說罷,隨手取了龍案上供著的果盤裡的一枚柿餅丟給了他,「夜當值,辛苦你了。拿著。」

皇帝賜的東西,監自然喜不自勝。

他收下柿餅喜滋滋地出了朝宮,於門口與三福肩的時候向他行了個禮,笑著就走了。

人還沒走遠,三福便沖小印子使了個眼神,「瞧見他手上捧著什麼了嗎?」

小印子用力頷首,三福又道:「知道了還不去做事?」

「柿」通「死」。

陸臨淵不喜歡旁人在他面前耍心眼,這種無關痛的角,替不該幫的人說了不該說的話,自然是沒有命能活過今夜的。

後來,三福引著青竹嬤嬤給陸臨淵請安。

青竹禮數周全,畢恭畢敬:「皇上,奴婢今日來,是想替太後娘娘拿回供奉在仙壽宮的佛牌靈龕。」

「您是知道的,太後娘娘篤信佛法,日夜都要參拜佛牌,否則心下難安。搬去壽康宮這些日子,常供奉的佛牌不在邊,太后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出乎意料的是,陸臨淵並沒有為難

「母后潛心禮佛是好事,這事兒找人給朕遞句話就是了,原不必勞煩你親自跑一趟。」

青竹躬下去,態度愈發恭謹,「多謝皇上。那老奴先行告退。」

Advertisement

要走之際,陸臨淵忽而起,「朕同你一併去,方才聽造辦的人說仙壽宮修葺的差不多了,朕去瞧瞧,若是可以的話,便讓母后這兩日就搬回去吧。」

都說母子倆哪兒來的隔夜仇,青竹聽了這話,原以為陸臨淵是想通了不再與太后鬧彆扭,心中也實在替太后歡喜。

重新修葺過的仙壽宮,比從前更不知華貴多

青竹原先還以為陸臨淵是因為太後為難寧瀟瀟的緣故,為了幫寧瀟瀟出頭,所以隨便找個由頭讓太后住去壽康宮。

今日瞧見這般金鍍銀的裝潢后,才知道陸臨淵是真的將此地修葺了一番。

陸臨淵瞧盯著新裝扮的宮殿眼睛都直了,笑道:「姑姑回去告訴母后,朕讓暫居壽康宮,並非是因為華嬪,而是出自於朕的一片孝心。朕是真心想讓母后住的更舒坦些,還請母后不要多慮。」

青竹:「皇上這是哪裡話?太后一早就明白皇上的一片孝心,從未多想過什麼。」

兩人一前一後了正殿,那佛牌就供奉在靈龕之上,且面前香火不斷,似乎在太后搬出去后也日日都有人供奉。

陸臨淵對著佛牌虔誠一拜,「這佛牌母後日日都供奉,朕知道對於母後來說意義非凡,故而即便是在修葺的過程中,也常讓人供奉,不曾怠慢。」

青竹念了句佛,躬雙手奉上,將佛牌從陸臨淵手中接過來。

Advertisement

陸臨淵握著佛牌的手,看著它的目閃過了些微的悲涼,不過很快便復了粲然的笑,將它遞還給青竹。

太后從前年輕的時候,在先帝的後宮里做過太多的缺德事。

毒殺孕妃,暗害皇嗣,構陷寵妃,耍盡了心機,用盡了手段。

都說生平不做虧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門。

而太后正也是因為虧心事做多了,一到夜裡,便有百鬼出籠,前仆後繼擁的夢中,向追魂索命。

居高位,卻甚有能睡一個安穩覺的時候。

這佛牌,是十年前陸臨淵找高僧給求來的。

說來也奇怪,自打太後日日供奉這佛牌之後,便再也沒有夢魘過,彷彿前程往事的所有業障,都在聲聲誦佛間被消解了。

故而平日里,總是一日三次的叩拜,毫不敢懈怠。

然而太后卻並不知道,陸臨淵給求來的這塊佛牌,鍍金層的裡面,其實放著的是一名子的靈位。

——秦氏。

秦氏沒什麼出,從前只是伺候在前端茶送水的宮

長得極,哪怕不施黛、青素裹,也難掩傾城傾國之容

人的麗是一把雙刃劍,但在皇權至上的古代,

生得漂亮,就的原罪。

先帝瞧上了,並在一次醉酒後強行要了

那肚子也爭氣,只一次便有了。

正當所有人都覺得會因此魚躍龍門,雀變鳴凰時,而卻在一夜急來的春雨後,無端端的在宮中消失了。

先帝下旨翻遍皇宮上下,都尋不見的蹤影。

秦氏子本就剛烈,故而有人議論說許是投井自盡了,又或者是趁著水車送宮中的這檔口上,魚目混珠逃了出去。

那時國事繁重,憂外患不得平,而皇帝膝下子嗣頗,故而並沒有為了一個平白無故消失的宮多費神。

而秦氏,當日其實就沒有死或離開皇宮,而是被同樣有了孕的太后給圈了起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