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宋土 第590章 背后的男人

《宋土》第590章 背后的男人

若是良家婦,趙桓說不定就直接讓王淵去通知揚州知州,派人來仔細調查一下了。

而對方乃是歌姬,專業對口,趙桓當即親自手。

“姓什麼,什麼?出自汴京哪門哪戶?在教坊司是否有備案?”

被趙桓劈頭蓋臉一通詢問,小歌姬非但沒有半點反,反倒更加謹慎了。

傻子都看得出,對方是從汴京來到,萬一是達顯貴,那可了不得。

小歌姬連忙回答:“姓李,本名不知道,藝名玉蘭,出于汴京紅燕館。”

“大媽媽用三兩銀子,把買下。”

“買下時,遍鱗傷,已經奄奄一息。”

“不瞞公子說,大媽媽買才花了三兩,為了治好,卻花了快三十兩了。”

等小歌姬說完,才意識到況不妙。

剛才眼前這些五大三的男人,還一輕松,此時已經臉鐵青,眼神凌厲的令人膽寒。

王淵也瞬間張起來,他為帝黨的時間不長,至無法與韓世忠和岳飛等人相比。

但趙桓卻對他委以重任,為了更好的效力,王淵把趙桓的況都了個清楚。

他太清楚,紅燕館與趙桓的關系了。

就算王淵不知道李玉蘭是誰,但對方既然出自紅燕館,就必然是趙桓的人。

Advertisement

趙桓的人,下場是什麼,無數淋淋的例子,早就證明了。

王淵當即喝問道:“你可說準了!”

“那子,當真李玉蘭,出自紅燕館?”

見對方反應這麼大,小歌姬心里直哆嗦,暗嘆救下李玉蘭,果然攤上事了。

大媽媽,你糊涂啊!

明知對方可能來歷不凡,還敢收留,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到對方散發出來的騰騰殺氣,小歌姬哪敢遲疑,張道:“不……不會有錯的。”

“那姑娘已經清醒了,自己說了名字,還說,來揚州,乃是跟隨主家,也是的結義姐姐。”

“至于什麼名字,那姑娘卻不肯說,好像是擔心消息傳出去,惹來什麼麻煩。”

麻煩?

趙桓心里陣陣發疼,李師師姐妹,哪里是擔心惹來麻煩?分明是害怕為趙桓的麻煩!

老天爺也算開眼了,讓趙桓剛到揚州,就找到了那兩個傻丫頭。

趙桓一言不發,邁步就往常玉樓走。

王淵見狀,連忙沖小歌姬提醒:“你速速把館主來,也就是你口中的大媽媽。”

“莫要耽擱,不然后果自負!”

小歌姬心里直罵街,但也只能照辦。

趙桓進常玉樓后,甚至無需旁人引路,順著那痛苦的哀嚎聲,便找到了李玉蘭所在的房間。

Advertisement

當他推開門的瞬間,一濃烈刺鼻的草藥味,迎面撲來。

房間里共有三人,李玉蘭就躺在床上,上幾乎快被繃帶纏滿了。

兩個歌姬,一個用力按著李玉蘭,將被痂浸粘連的繃帶撕開,另一個則把草藥敷上去。

趙桓的突然闖,令兩個歌姬作一頓。

年長的圓臉歌姬,連忙開口:“公子,您走錯地方了。”

趙桓面無表,冷冷道:“錯不了!”

起初李玉蘭疼的死去活來,即便是聽到房門被推開了,也毫不在意,只是攥著拳頭,強忍著上的劇痛。

當聽到趙桓聲音的那一刻,整個人猛地一個激靈,由于作太大,再加上繃帶的一頭拽在歌姬手里,竟直接把傷口都給撕開了。

李玉蘭很怕疼,在汴京生活了那麼多年,錦玉食,別說傷,即便是挨打也不曾有過。

這般疼痛,簡直超出了的承范圍。

但此時此刻,傷口被撕開,淤不斷往外流,李玉蘭卻本不在意。

眼睛睜得老大,緩緩扭頭,當看見站在門口,臉冷若寒霜的趙桓時,幾秒鐘的錯愕過后,直接聲嘶力竭的嚎哭了起來。

李玉蘭這輩子,從來沒有哭得這麼傷心過。

來到揚州,到的所有委屈,在這一刻全都發了出來。

Advertisement

趙桓一言不發,邁步上前,眼神的殺意越來越強烈。

李玉蘭雖然是副館主,準確來說,只是李師師的丫鬟,但終究也是細保養出來的弱子。

但此時此刻,李玉蘭上的傷口,沒有五十,也有三十!

麻麻,皮開綻。

對方故意繞開了李玉蘭的臉,恐怕手的時候,就已經想好,如何理李玉蘭了。

趙桓深吸了口氣,強心中怒火,緩緩蹲在床邊,目集中在李玉蘭上,同時沖兩個歌姬問道:“這些藥是哪來的?”

圓臉歌姬連忙回答:“大媽媽找了城里最好的大夫,大夫診治完,才給的藥方。”

趙桓點了點頭:“那你們繼續換藥吧。”

見歌姬發愣,王淵怒目圓瞪:“還愣著干什麼!”

歌姬這才回過神,繼續給李玉蘭換藥,結果卻驚訝的發現,剛才還嚎哭不斷的李玉蘭,此時卻安靜了下去。

再仔細一看,李玉蘭正與趙桓細目相對,仿佛在用滿是淚水的眼睛,向眼前這個男人訴說著委屈。

趙桓輕輕攥住李玉蘭冰涼抖的小手,聲道:“我來了,不用怕了。”

“你安心養傷,剩下的給我就是。”

李玉蘭眼淚再次洶涌,哭意強烈到直

若不是親眼所見,趙桓永遠都不會相信,李師師邊那個干練勇敢的玉蘭姑娘,會如同傷心絕的小丫頭一樣。

趙桓沒有怪罪李玉蘭的不辭而別,只是輕輕李玉蘭的額頭,以示安

然后在李玉蘭容無比的注意下,緩緩站起,沖門外的孫賀道:“留兩個人,在此守著玉蘭。”

“再派一個人,告訴其余侍衛,嚴陣以待,隨時進城。”

王淵心沉重,他明白侍衛進城意味著什麼,當即也派人去調集人馬,以備不時之需。

當趙桓走出房間時,常玉樓的老鴇子,正好邁步而來。

這個老人,縱使不認識趙桓,心里也明白,李玉蘭背后的人來了。

只是沒料到,對方來的竟然這麼快!

加快步子,趕忙來到趙桓面前,畢恭畢敬的行了一禮。

“老奴見過公子。”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