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第205章 偶爾失手的演技派(1)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205章 偶爾失手的演技派(1)

俁俁碌碌,路行近半日,出城門後不久便到了小雨莊。

這座莊子毗鄰京郊,前河後山,地段極好,是當年興盛時期的勇毅侯府為唯一的嫡出大小姐置辦的嫁妝,後來盛老太太為著盛紘仕途需要用錢,曾典賣掉一大半。

待盛家境況漸好後,這裏的地卻很難贖回,是以盛紘又給老太太在別另置了莊子,可老太太到底心裏惦記,便時時注意打聽哪家急用錢,幾年下來,老太太又陸陸續續買回些許田地,統共五百八十畝。

老崔頭本就是千挑萬選後陪嫁過來的,老實勤懇不說,莊稼手藝又好;崔媽媽是他年失散的青梅竹馬,兩人多年後重逢,老太太知道了,費了好些力氣和銀錢把崔媽媽從另一戶人家裏弄出來,他們倆得償所願,親生子,更對老太太恩戴德,忠心不二。

老夫妻誠意報效之下,是以小雨莊看著,總比旁田莊打理的興旺些。

明蘭蒙著帷帽,坐著抬轎,緩緩巡視莊子和佃戶,隻見滿眼的田壟一無際,間中有黃牛白狗,蔬菜糧食垂垂累實,莊戶們大多認識,見了明蘭的乘轎過來,都放下鋤頭農活,笑著或鞠躬或磕頭,一派盛世田園。

明蘭頗覺滿意。

“如今莊稼可好?”回到宅院後,明蘭高坐廳堂上首,細細垂問,老崔頭笑眼瞇著,垂首恭敬道:“都好都好,今年風調雨順,大約可比去年多收些莊賦;前幾年旱的厲害,又逢上江淮那塊兵,京中糧價飛漲,老太太和六……哦,和夫人都沒想著催租加賦,還恤他們的日子,多加安。他們都說,外頭哪有咱們這兒這麽厚道仁慈的主子呀!”

明蘭翻了翻桌上的田冊,抬頭笑道:“老崔管事,口齒可見伶俐呀!這麽能說會道的,回頭老太太瞧瞧,定然有趣。”

Advertisement

老崔頭黑的臉立時紅了,他素知明蘭的本事,索也不裝了,便把心裏的意思說了出來,明蘭大吃一驚,輕呼道:“要買地?”

老崔頭用力點頭,臉上出興之意:“這陣子也不知怎麽回事,白通河這一帶有好幾大片的莊子要手,我細細探了,地是好地,反正這幾年莊子裏有積餘,不如擴些吧。”

明蘭思忖片刻,簡短道:“照老樣子,你把要買多田地,田地的主家,還有價錢等一幹事宜都細細寫了,回頭人送來山對邊的黑山莊給我,我瞧了妥當,再與你說。”

老崔頭當下恭聲應了。

明蘭瞧他大喜過的樣子,心裏失笑,大概古人最大的興趣好就是買地。

“……夫人不知道,老太太的莊子原本可有二三十頃大呢!後頭那一整座山林也都是咱們的!”老崔頭潤著老眼慨道,“若能將這裏還原先的模樣,也不枉老太太的一番恩了。”

明蘭沉默了下,低聲勸道:“我知道你是好意,但萬事都得依著道理來,有好地能買就買些,但不可用強,免得惹出禍事來。”

老崔頭連連哈腰笑著,拍脯保證:“就是借小老兒倆膽,也不敢哪!老太太的規矩,這麽多年來,哪回不是契書上寫的清楚明白,夫人放心,絕出不了錯!”

大約申時二三刻,明蘭一行人便離了小雨莊直奔黑山莊,走時多帶了幾個人,雖不甚遠,但路卻不如城的好,一路顛顛簸簸,直到天黑的漸看不清路了才到。

小桃憑著車欄遠眺,隻見黑沉沉的田莊大門已影影在,還有星星點點的火把點著,再近些,卻瞧見丹橘和全柱媳婦還有一個矮矮黑黑的漢子當前而站,後頭跟著一大群人。

Advertisement

馬車行駛到門口,那矮矮黑黑的漢子立馬上前跪下,大聲道:“小的老福,給夫人請安了,夫人這一路辛苦了,裏頭一應屋舍都預備好了,就等著夫人呢。”

小桃和綠枝跳下車子,拱手而立,朝對麵的丹橘打了個眼,丹橘微微點頭。

馬車傳出端麗的語音:“管事快請起,你辛苦了,黑著天還這麽等在門口,我來的不是時候了。”

“哪裏的事!”火把映著,老福一臉逢迎討好,“夫人是貴人,能空來瞅瞅莊子,那是咱們的福氣,咱們盼還盼不來呢!”

明蘭並不多話,隻問:“老爺可來了?”

老福起答道:“老爺下午就使人來傳了,說晚些就到。”

了,你留幾個人在門口等等老爺,我們先進去了。”明蘭略略放心。

老福高聲應了,立刻著人大開前門,馬車緩緩進莊,後頭一應丫鬟仆婦跟從。

莊裏的主屋早已燈火通明,隻見裏頭桌椅幾架俱被拭的幹幹淨淨,也擺放的整齊大房,明蘭微微點頭,轉進裏屋,發覺裏頭已收拾一整。常用的羊角宮燈放在床頭小幾上,梨花木圓桌上擺著一套青玉葵瓣的暖瓷茶,壺口還微微冒著茶香,明蘭屏息一嗅,正是素日喝的金桂茉莉花茶。

明蘭疲憊的坐到炕邊,笑了起來:“我們家丹橘姑娘可愈發能幹了呀,這麽半日就收拾的如此妥帖,嗯,學了,好嫁人了!”

丹橘一點也不害,板著臉過去給明蘭解帶:“您省省吧,這一整日把你累的,說話都變音了,當我聽不出來!還有這一臉的土,髻子也了,好在您沒下車人瞧見!趕先洗洗吧,有話全柱家的去傳。”

Advertisement

秦桑從屋進來,溫溫笑著:“熱水都好了,夫人去洗吧,幸虧我帶足了兩匣子沐浴香,不然怕不夠用的。”

明蘭累的全無力氣,在大圓木桶裏狠狠泡了小個時辰,丹橘不住的往裏加熱水,直把筋骨都泡鬆了才出來,攤在床上喃喃著:“果然貴了,這點子苦也不住。”

上輩子最後一年,山裏沒有自來水,姚依依要自己去井邊打水,糲的井繩把用來握筆的手掌磨出了一道一道的傷痕,然後傷痕退了,結繭子;一天要走五六個小時,晚上一掉鞋,就是滿腳的泡,浸的涼水裏,心的疼,以前穿高跟鞋疼的腳掌,現在穿運鞋走路疼的是腳跟,小肚子哆嗦的像弦子,躺在床上,就跟不是自己的一樣。

都市孩累的沾枕就睡,可心裏十分踏實,覺得自己幫到了人,晚上做夢還想著,等下回開同學會,一定要在那幫連小蔥和韭菜也分不出來的死丫頭麵前炫一把。

姚依依可是連籬笆都會紮了!

可如今,雖前呼後擁,一大堆人伺候著,卻再也不複當初那種疲憊到滿足的愉悅,便是累極了,也是滿心的思慮和不安,如今的朝堂並不安穩。

古代仕途皆流見過被披枷帶鎖押解京城的吏,見過被抄沒至家破人亡的宦人家,曾一起吃過茶說過笑的閨閣孩,卻轉眼因父兄獲罪,而被罰教坊司,甚至淪為

每每想起這些,明蘭都無比激盛老爹,他從不貪功冒進,從不投機鑽營,也不揮霍家業,為算是清正,做人頗為圓,無論他有多別的缺點錯,他總歸盡到了古代男子的義務,給妻兒老小營造了一個安全富庶的生活環境。

說起盛家,前幾日,因端午節快到,明蘭使人提前送節禮回娘家時,小桃探來消息,說是為著給長楓說親的事,盛紘最近又和王氏鬧別扭中。

長楓雖是庶出,但勝在賣相好,俊秀風雅,談吐不俗(酷似年時的盛紘,當年一眼迷住了王家老太太),很討人喜歡,年紀輕輕又已是舉人,父兄得力不說,姐妹們的親事大多結的不錯,估計金榜題名隻是時間問題;是以盛紘一放出風聲,倒也有不人家響應。

不過盛紘到底心眼明白,自己兒子是什麽貨,於是提出,家世隻要說的過去就,須以方人品為第一考慮,務求一位端方識禮賢能淑德的兒媳,最好子還有點烈。

https://www.biqiuge8.com/book/26225/16679738.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com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