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科幻未來 災變時代:我能點亮科技樹 第588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

《災變時代:我能點亮科技樹》第588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

空曠的宇宙之中,一個黑靜靜地運行著。

龐大、明亮的吸積盤圍繞著它緩緩轉,呈現出一種異樣的

更遠的地方,一支渺小的艦隊也圍繞著它做著圓周運

可惜,無論是在地球上,還是在宇宙中,麗的東西基本都是危險的。

它也不例外。

和銀河系中央區域的黑相比,它只是一個小型黑

但它麗的外表下,仍然潛藏著極端的危險

不說其釋放出的各種危險輻,單單說它那無比強大的引力。

一旦和它的距離太過靠近,便會被其強大的引力所捕捉,縱然是擁有反質引擎的人類艦隊,也無法輕易離。

至于后果……

自然是慢慢墜這個黑的事件視界,那個連都無法離的區域,最終墜的中心——奇點。

……

【地球號】。

站在舷窗旁的呂永昌微微皺起了眉頭。

經歷了最初的驚艷之后,他很快便開始了自己的思考。

眼觀測到的黑畫面,印證了不以往人類對黑的猜想。

但仍有一點疑在他的心頭緩緩飄過。

正常況下,這些小型黑并不會擁有如此龐大的吸積盤。

甚至,大多數時候,它并不會擁有吸積盤這個結構。

Advertisement

這也正是黑難以觀測的原因。

一方面,黑會吸收遠傳來的星,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其龐大引力產生的引力鏡效應。

從遠觀察,即便是被黑背后的線,也可以在引力的作用下“繞”過黑傳向觀測源。

簡單地來說,我們可以過黑觀察到其側面,甚至背面的星

因此,沒有吸積盤的小型黑,很難用常規觀察手段發現。

那為什麼這個小型黑會產生如此龐大的吸積盤呢?

呂永昌腦海中浮現了一個猜想。

難道……它剛剛捕獲了一顆恒星?

而這個龐大的吸積盤,便是那顆恒星的“尸”——在黑強大的引力作用下,恒星被徹底撕碎。

吞噬恒星,這可是千載難逢的觀察機會!

說不定,他們就能依靠觀察這一過程,找到那個藏極深的常數!

想到這邊,呂永昌便覺自己剛舒緩幾分的心臟,再一次劇烈跳起來!

“走,去一號實驗室。”

呂永昌有些激地和方旭說道:“這可是大好的觀測機會!”

方旭愣了愣神,但很快,他也想明白了其中的道道。

他眼中也閃過一,沒有說任何廢話,直接跟在呂永昌后,快步朝實驗室趕去。

Advertisement

……

一號艦載實驗室。

一個黑全息模型靜靜地懸浮在實驗室的中央。

“零,派出所有探測,在黑周圍搭建全方位觀測網絡。”

實驗室后,呂永昌臉上的神愈發嚴肅。

他抬起手,輕輕拖拽著全息模型,并手點擊了幾個區域:“這幾個區域,重點觀察。”

方旭瞥了一眼,眼中出恍然之

據目前的探查數據,眼前這個黑,除了黑獨有的霍金輻之外,還向外散發著大量的x線,γ線以及可見

除了霍金輻,其余的輻,主要存在于這個黑的吸積盤區域。

產生的原因也很容易解釋。

首先。

在黑附近,被吸引來的恒星亦或者行星,會被強大的引力徹底撕碎,直至為原子或者亞原子狀態的粒子。

而這些粒子,會圍繞著黑高速旋轉,并形一個盤狀結構。

這就是黑吸積盤的由來。

其次。

由于吸積盤質運行速度的不一,它們之間勢必會發生撞、

這個過程,便產生了大量的和熱。

而極高的溫度又促使其中的粒子轉變激發態,進而釋放出大量的線。

這便是黑吸積盤如此璀璨的原因。

而被呂永昌重點畫出的區域,基本就是吸積盤中輻較強的一些地方。

Advertisement

“對了。”

呂永昌的聲音再次響起:“改造一些探測,給它們加裝足夠的防輻外殼,然后讓它們進吸積盤區域深探查。”

“等等。”

何比鄰的聲音在一號實驗室的大門響起。

“教授,您想好這些探測使用什麼通訊方式了嗎?”

何比鄰的詢問讓呂永昌愣了愣神。

他下意識開口回應:“當然是量子超距通訊裝置。”

“教授,您考慮過【事件形式】理論嗎?”何比鄰無比嚴肅地問道。

所謂【事件形式】理論,簡單地來說,便是量子態在奇異時空和平直時空的演化是不同的,在引力的影響下,糾纏量子對之間會概率到損失。

聽到這話,呂永昌瞬間皺起了眉頭。

“【事件形式】理論嗎……”

“以前做過不實驗,基本可以確定量子超距通訊并不會到引力的影響。”

“教授,以往的實驗都是在行星或者恒星周圍進行的。”何比鄰輕聲提醒道,“但這是黑。”

“我們不能確定,黑產生的時空扭曲現象會不會影響到量子超距通訊。”

呂永昌臉逐漸變得凝重起來。

何比鄰說的沒錯。

和黑相比,恒星與行星造的時空扭曲現象實在太不起眼了。

他的指關節輕輕敲擊著前的實驗臺,猶豫了一會兒,開口說道:“如果是這樣,我們可能得回歸原始的電磁波通訊。”

“這樣一來,信息傳遞效率又會下降一個檔次。”

呂永昌有些無奈地看向全息投影:“零,給那些探測增加電磁波通訊模組。”

“收到。”

“還有一個問題。”何比鄰繼續說道,“黑周圍的時間流速問題。”

“探測距離黑越近,在引力影響下,它的時間流速越慢。”

“無論是電磁波通訊還是量子超距通訊,都無法規避這一個問題。”

“探測一秒鐘傳遞的信息,但我們可能需要數十年乃至數百年才能完整地接收到它。”

呂永昌眼中的無奈之更重了。

“這個問題,我也考慮過。”

“目前,我們只能消耗大量的時間來完這次觀察實驗。”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