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科幻未來 災變時代:我能點亮科技樹 第617章 方向錯了?

《災變時代:我能點亮科技樹》第617章 方向錯了?

沒過多時間,孟璐眼中便流出驚訝之

這些看似繁雜的生電流,確實存在著某種簡單淺顯的規律。

“零,記錄所有生電流信號,嘗試拆分比對。”

片刻,再次說道:“對電流大小的變化頻率進行建模比對。”

“收到。”

電子合音響起的那一刻,一旁的全息投影中開始呈現一段段極其相似的波形。

這是在研究氨基巨魚語言系時學到的經驗。

氨基巨魚可以將超聲波快速變化的頻率作為流的音節和音素,這些巨樹,也完全可以將生電流的變化頻率作為信息傳遞的基礎單元。

可不想在同一個坑中摔倒兩次!

時間一點一滴流逝。

全息投影中的樣本數據越來越多。

但孟璐的眉頭卻沒有毫舒展,反而皺的更深了。

和研究氨基巨魚時到的況恰好相反。

眼前相似的波形,實在太多了!

據零提供的統計數據,超過99%的生電信號是在不斷重復的!

經驗告訴,這些重復的片段,一般來說是不會有研究價值的。

于是,將目放在了那僅有的1%的生電信號片段上。

只是一眼,就皺起了眉頭。

這就是孟璐對那些波形的第一印象。

波形無比雜,沒有任何規律可言!

Advertisement

仔細翻閱著這些生電信號,試圖找出這些混信號中的規律。

至于零,自然也沒有閑著。

憑借龐大的算力,它嘗試著用窮舉法來尋找其中的規律。

……

“呼……”

孟璐神恍惚地抬起頭來,扭頭看向明鋁幕墻的那一株蒼翠滴的樹苗,苦笑了一聲。

這麼長時間的研究,愣是沒有發現任何規律!

似乎,那1%的生電信號,真的就是碼一樣!

呂教授說的果然沒錯。

這次的研究任務,難度恐怕遠遠超過了的想象!

緩步走到明鋁幕墻邊,湊近,用眼凝視著那株樹苗。

在適宜的環境下,它的生長速度比原先快了數倍。

僅僅過去了不到十個小時,樹苗的積便增加了不

看著那逐漸壯的系在空中微微,孟璐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或許……

得先去查看一下這些系的生理結構。

只要了解結構以后,才能“對癥下藥”,找出正確的研究道路。

孟璐沒有毫猶豫,直接轉朝不遠的實驗臺走去。

院士!”

低聲呼喊道:“院士,我想了解一下巨樹系的部構造。”

正在忙著研究工作的正志聽到這話,先是愣了愣神,將手中的作完后,他抬起頭,手拖過了一幅全息影像。

Advertisement

“巨樹系的部構造……”

“這方面我們也還沒有研究徹。”

正志輕輕嘆了口氣:“你看看吧,這是巨樹樹解剖模型。”

“從落之星取來的樹樣本。”看到孟璐眼中的困,他補充了一句。

孟璐恍然大悟,趕忙將目投向全息模型。

模型之中,充斥著一條條極細的管狀結構。

這些管狀結構依次聯結,形了一張巨大的網絡。

在網絡的中央區域,有一個球形的空腔。

幾乎所有管狀結構都連接著這個空腔,亦或者說,所有的管狀結構,都是從這個空腔延出去的!

而在樹截斷,這些管狀結構戛然而止。

“這是……”孟璐有些疑地看向旁的正志。

面對孟璐的詢問,正志有些無奈地聳了聳肩。

“不知道。”

“至到目前,我們還不知道這些管狀結構和球形空腔的作用。”

“我們獲得的樹都是死,而且都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研究難度因此上升了不。”

“至于活的樹……”正志扭頭朝生實驗室區域努了努,“除了你那邊有一株樹苗以外,另外還有三株樹苗正在培育當中。”

“等培育功了,說不定我們能發現點什麼。”

孟璐沉片刻,再次說道:“我在樹苗的系中發現了生電流信號。”

Advertisement

這句話,讓正志眼前猛地一亮:“生電流?”

“對,信號很強烈,但……”

孟璐臉上流出幾分猶豫之畢竟還沒有任何實質的發現。

正志確實滿臉焦急地連聲詢問起來:“但是什麼?!”

“但這些生電信號有99%以上的部分是在不斷重復的,就像脈沖電流一樣,沒有任何意義。”孟璐抿了抿,神黯淡地說道,“至于剩下的1%……”

“截至目前,我都沒有總結出任何規律。”

“信號很雜,就像是碼一樣。”

“我的直覺告訴我,我走錯了研究方向,樹之間似乎并不是通過生電信號來傳遞信息的。”

正志眉頭皺:“先讓我看看那些生電信號。”

對于這個要求,孟璐自然不會拒絕。

很快,詳細的實驗數據便呈現在正志兩人面前。

“對了。”

“零,幫我喊一聲呂教授,就說孟璐院士那邊有一些發現。”

正志一邊查看數據,一邊低聲說道。

……

很快,實驗室中眉打架的人選又增加了一位。

呂永昌一臉困地看著孟璐提供的實驗數據,也有些不著頭腦。

他扭頭看了看樹解剖模型中的網絡型管狀結構,又看了看那富含規律,卻又無比雜的生電信號數據,陷了沉思之中。

“你們說……”

“這些網絡型管狀結構,有沒有可能是生電信號的通道,就像我們的神經元一樣?”正志眼前微微一亮,低聲問道。

“恐怕沒這麼簡單。”

還沒等孟璐說話,呂永昌便否決了正志的提議。

據我們的觀測,整個落之星上,幾乎所有樹都是在同一時間行的。”

“也就是說,它需要在一瞬間將所有信息傳遞至每一段‘末梢神經’。”

“而生電信號,是不可能完這樣的壯舉的。”

“它太慢了!”

“如果真的采用生電信號進行信號傳遞,它恐怕會是一個高位截癱的重度癱瘓患者。”

“它本無法指揮自己所有樹做出這麼整齊劃一的作!”

“當時,據我們的猜測,它應該是掌握了類似量子超距通訊之類的流方式……”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