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科幻未來 災變時代:我能點亮科技樹 第637章 引力場發生裝置

《災變時代:我能點亮科技樹》第637章 引力場發生裝置

通過量子超距通訊裝置,這道命令瞬間越了一年的遙遠距離,傳了【萬有引力號】。

在零的遠程控下,反質引擎的功率率先開始提升。

正反質湮滅產生的巨大能量,順著復雜而又整齊的管道系統,流了位于【萬有引力號】中央區域的一臺龐大的裝置

這就是【萬有引力號】的核心部件——引力場發生裝置。

裝置為銀白半球構造。

它的表面十分,沒有任何多余的接口亦或者凸起。

整臺引力場發生裝置牢牢地嵌在星艦甲板之中,沒有隙,就像是一鑄造型的一樣。

而在它的附近,所有裝置也被牢牢地固定在了星艦甲板之上。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防止其在巨大引力作用下出現任何意外狀況。

引力場發生裝置部,則是極其復雜的線路和管道結構。

這些線路和管道結構包裹著一個巨大的高純度真空空腔。

空腔,充斥著大量被捕獲的引力子。

這也是引力場發生裝置的核心部件。

Advertisement

和電子相似。

電子的運,會形電流,從而形磁場。

而引力子的規律運,便會形規律的引力場。

由于引力子的特殊,控制其規律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此,在技條件尚不充足的況下,這臺實驗機型能制造的引力場并不算強大。

據呂永昌和一眾科學院院士的估算,它能制造的引力場,強度和地球產生的引力場差不了太多。

這點強度的引力場,產生的時空曲率也是極其微弱的。

因此,周圍那些觀測用星艦部的設備,觀測度都達到了如今人類文明最頂尖的地步。

……

隨著反質引擎產生能量的不斷涌,引力場生裝置也開始運作起來。

在一系列復雜流程下,大量引力子開始向預定的方向運起來。

規律且微弱的引力場隨之開始出現,引力波也隨之誕生,并以速向周圍傳遞引力。

此時此刻,如果從引力的角度觀察,空曠的宇宙中,就像是忽然出現了一個龐大的天一般。

Advertisement

隨著時間推移,天質量正在急劇增加。

從小行星級別到衛星級別,再從衛星級別到行星級別……

幾乎是同一時刻,周圍的探測型星艦在零的控下,紛紛調整了一番姿態,并啟了反質引擎——因為距離過近,它們需要借助反質引擎產生的力來維持自的姿態。

否則,在引力的作用下,這些探測型星艦將會一頭撞在【萬有引力號】之上!

遙遠的【地球號】

實驗室正前方的全息投影上,來自探測型星艦的引力場強度數值正在飛速增長!

0.98N/kg!

1.96N/kg!

……

9.7N/kg!

9.75N/kg!!

最終,引力場強度停留在9.8N/kg這個數值上!

看著這個悉的數值,呂永昌臉上頓時出了一抹狂喜!

9.8N/kg,這是地球的引力場強度!

換句話說,真正意義上的人工重力科技,在這一刻,已經實現了!

只需要再進行些微的改良和調整工作,在星艦中生活的人類就可以不用依靠電磁靴、電磁吸附裝置以及重力艙來生活了!

Advertisement

功了……終于功了……”

呂永昌凝視著全息投影中那幾乎沒有任何波的直線,低聲喃喃道。

下一秒。

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從四面八方傳來,直接淹沒了呂永昌的聲音。

……

實驗尚未結束。

引力場生裝置的功啟,僅僅是本次實驗的第一步。

因此,在短暫的歡呼和慶祝之后,實驗室很快恢復了原有的平靜。

“開始定向調整引力場范圍和強度!”

呂永昌正了正神,沉聲說道。

如果說,功生引力場是這次實驗的基礎工作,那麼,定向調整引力場,便是這次實驗的核心所在。

只有確定引力場生裝置可以定向、定量地調整引力場,并借此產生不同程度的時空曲率,這次實驗才算得上圓滿功。

而這一切,也不過是曲率引擎研發過程的第一步。

“第一次引力場范圍調整,現在開始,預設調整方向如下:……”

“探測型星艦探測區域變更功!”

“調整倒計時:3,2,1!”

“調整開始!”

科研人員的匯報聲在實驗室中依次響起。

命令下達的那一瞬間,通過超距通訊裝置,零開始控引力場生裝置

原本均勻朝四周擴散的引力場緩緩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呈扇形區域朝前擴散的引力場。

范圍的小,讓引力場強度增加了不

據探測型星艦傳回的數據,引力場強度數值甚至達到了14.7N/Kg,也就是1.5g左右。

功觀測到時空曲率改變!”

“第一次引力場調整實驗,功!”

“實驗數據存儲完,一組,開始分析相關數據。”

“第二次引力場調整實驗,準備!”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