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科幻未來 災變時代:我能點亮科技樹 第659章 技術爆炸

《災變時代:我能點亮科技樹》第659章 技術爆炸

地球歷3300年5月18日。

距離完大統一理論,進五級文明,已經過去了24年。

這24年間,星艦工廠沒有任何停歇,在零的控制下加班加點地完著各種改造工作。

正如曹良才所言。

在前往新的恒星系之前,艦隊除了需要擁有曲率航行技,還需要擁有一些能夠“自保”的科技。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引力護盾和各種武裝備。

附近并沒有太多如今人類可以利用的資,落之星已經是附近最富饒的區域了。

因此,在短短24年間,【努斯】徹底死亡之后,落之星上的各種資源被最大限度地開采。

當然,在艦隊改造的過程中,曲率實驗并沒有停止。

繼各種功經歷曲率航行后,第一次載人曲率航行也宣告功!

大統一理論的功建立、基礎理論的突破,再次讓人類文明邁了技炸的時代進程中!

短短24年,在呂永昌的指引下,科學院就做出了數項重大科研果。

引力場控制技功突破,讓星艦引力護盾的強度得到了大幅度增強。

同時,磁場護盾技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突破。

系統,自然也不例外。

引力場生裝置的小型化,也讓曲率武為了現實。

但礙于資源問題,這些威力強大的武并沒有制造太多。

Advertisement

能源方面。

引力場技的引,讓反質引擎的功率增加了數倍。

在種種因素的共同影響下,人類艦隊的最高理論航速,也從10c飆升至50c。

但出于各方面的原因,在絕大多數況下,艦隊的航行速度仍然會維持在10c以

一方面是通訊技的限制。

當曲率航行速度達到10c以上時,糾纏態量子的概率退相干現象會迅速加重,并超出信息修復的閾值。

電磁波通訊更不用多說,以速傳播的電磁波,甚至追不上進曲率狀態的星艦。

一旦航行速度超過10c,就會導致艦隊徹底失聯。

另一方面,則是能源和資的問題。

曲率越高,維持曲率的能量消耗也就越大。

這對如今的人類艦隊來說,簡直是致命的問題。

除了以上技外,人造重力技功在實驗室得以實現。

得知這個消息后,呂永昌猶豫了一會兒,忍痛放棄了將其應用到所有星艦上的念頭。

原因很簡單。

改造規模太大,消耗資太多。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全方面改造一艘星艦的消耗,甚至超過了重新建造一艘星艦的花費。

因此,整支艦隊,只有旗艦【地球號】上的部分區域加裝了人造重力設施。

……

“時候到了。”

“資源已經嚴重不足,實驗室很多科研工作已經停擺。”

Advertisement

呂永昌站在【地球號】指揮中心著人造重力帶來的舒適,沉聲說道:“艦隊改造工作基本完。”

“人類需要尋找新的恒星系!”

說完,他扭頭掃視一圈,見到無人反對,向坐在第一排座位的何比鄰發出了詢問。

“何院士,宜居恒星系篩選工作完了嗎?”

何比鄰點了點頭,下意識手想去座位側面的電磁吸附裝置,卻了個空。

他有些尷尬地站起,快步走到呂永昌邊,朗聲說道:“目前,我們已經擁有的行星改造技,所以,我放寬了宜居行星的篩選條件。”

說著,他在側的全息投影中劃了幾下。

一串名單和一幅星圖呈現在眾人眼前。

“考慮到艦隊反質儲備已經嚴重不足,艦隊的第一航行目標,是位于13.7年外的HIP3376恒星系。”

據我們的觀測,HIP3376恒星系是一個由兩顆紅矮星構建的雙星系統。”

“目前,尚未觀測到行星存在的證據。”

“【戴森云】裝置功展開后,艦隊將在五十年收集到充足的航行能源。”

尋找一個沒有行星存在的恒星系補充能源,這一提案,其實來自于呂永昌。

雖然人類文明已經功晉升為五級文明,甚至已經掌握了一小部分五級文明的科技,但人類文明的戰力,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甚至還不如四級文明時期。

Advertisement

能源!

星際戰爭對能源的消耗,都是一個堪稱恐怖的數值!

無論是曲率引擎,還是引力護盾,但凡涉及到引力場發生裝置的設備,無一不是耗能大戶。

因此,人類艦隊如今剩余的能源儲備,本不可能支撐一場轟轟烈烈的星際戰爭!

而沒有行星的恒星系,存在文明的概率也大大降低。

畢竟,年輕的宇宙中,能量充沛的恒星隨可見,稀缺的,其實是適宜居住且長期發展的行星。

此外,人類艦隊雖然經了小規模改造,但這些裝載了曲率引擎的星艦,依然屬于衛星級星艦。

想要擁有五級文明行星級星艦,人類文明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發展和努力。

“接下來呢?”呂永昌挑了挑眉,像是意識到了什麼,“我記得前段時間,星艦工廠那邊新建造了不戴森云,如果把它們全部展開……”

“五十年時間恐怕可以制造不質。”

“最終航行目的地在什麼地方?”

“開普勒452,教授。”何比鄰語氣平緩地說道,“距離HIP3376恒星系的距離為1539.2年。”

話音落下,指揮中心頓時響起一陣

1539.2年。

這是一個無比夸張的距離。

,對于以前的人類文明來說,這是一段足以讓人絕的漫長旅途。

何比鄰輕聲補充道:“以十倍速航行,僅僅只需要耗費154年時間。”

“考慮到中途需要補充兩到三次資,保守估計,整段航程在三百年左右。”

三百年!

僅僅只需要三百年!

看著眼前的數字,呂永昌瞳孔微微,他第一次深刻會到了人類文明的蛻變。

“開普勒452b?”沉默片刻后,呂永昌開口反問道。

“確定其存在了嗎?”

在地球時代,開普勒452b就是一顆充滿神奇意味的星球。

這是人類歷史上發現的第一顆潛在的超級地球巖質行星,同時,各種計算結果顯示,這顆星球和地球一樣,于恒星系的宜居帶

這為千年前的人類帶來了無盡的想象。

但在地球時代,礙于觀測技限制,人類一直未能證明它的存在,只是將其算作系外行星候選者。

而在太氦閃發生之后,人類文明的觀測技雖然在不斷增長,但1000多年的遙遠距離,直接碾碎了科學院實施觀測的——有這個閑工夫,還不如考慮如何躲避隨可見的危機來的靠譜!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