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崔氏玉華 第151章 開葷(上)

《崔氏玉華》第151章 開葷(上)

待玉華與李紀兩個在那圓桌邊坐下,也發覺這李紀神有些不太對,似乎有點心事重重的覺,玉華還只當他是因為阿秋的事查的不順利,本急于想詢問的,看此形便忍住了,誰知道李紀略微發了一會兒呆后,便自己主開口說道:

“那個人已經找到了,就是城里慣作骯臟事的一個無賴,我剛才已經讓人帶了那阿初去辨認過了,是他沒錯”

“這麼快”,玉華不由傻了,本想著這偌大的長安城里要找一個人應該是大海撈針般十分不容易的事

李紀微微一笑沒有說話,找人自然不是什麼容易的事,但也要看找的是什麼人,若是找個良家子或者小攤小販的什麼人,還真沒這麼快,不過找這無賴流氓之流的,卻是李紀手下一些人最擅長的,尤其這次被算計到的還是費廣,他本就替李紀在城中干些見不得人的勾當的好手,他手下那幾個兄弟從昨天起連夜一番打探,便把那人給找了出來。

“那人也招供了,是收了阿秋堂兄弟的錢,這人一貫善于扮老婆子的樣子拐帶婦的,在黑道上也頗有點名氣,做賈婆子,那阿秋家里原是這長安城本地人,幾個堂兄弟都是道上混的,專做坑蒙拐騙之流,倒是我們小瞧這阿秋了。”

李紀簡單的將事的梗概與玉華說了說,不過說話間眼神卻一直刻意躲著不看,玉華倒一時并未察覺,此刻心里十分吃驚,玉華原來只知道這阿秋是永嘉坊上的家生子,父母在府上也頗有些門道,實在沒想到竟然還有這麼一門子的親戚,邊幾個大丫鬟的契,如今都還在那顧氏的手上,玉華原來想著只要自己心里有數,小心提防著,倒也不怕這些府丫鬟能翻出天去,這次阿秋的事算是給了一個教訓,這大丫鬟們畢竟掌管著自己很多私之事,阿秋這次還好只是想與那阿初爭寵而已,要是萬一被人教唆著起了什麼糊涂心思,直接對自己下手,還不知道要造什麼惡果呢。

Advertisement

看來,這次自己倒真要借機把這事徹底鬧大,最好能的那顧氏把自己這些陪房的契統統都拿過來。

見玉華皺著眉半天也不說話,李紀便問怎麼了,玉華便將自己的思量說了,順便也將那阿初的實詳盡的告訴了李紀,這下倒又把李紀給聽傻了,他不由的追問了玉華好幾遍,一副不敢相信的樣子。

玉華與李紀這陣子相下來,多有些了解此人了,知道他對艷麗子的偏見倒并不是偽裝的,也許有些,玉華此時倒莫名有了種阿初給自己爭了一口氣的覺,想了想便說道:

“那阿初竟有這樣的心思,我原想也是萬萬沒想到,可見古人誠不欺我,所謂人不可貌相是極有道理的,郡公爺,阿初如今的形,倒不失為極好用的一顆棋,現在一心記掛著你那手下,不知郡公爺是個什麼打算”

李紀此時臉上還帶著些訝異,過了半響才點了點頭說道:“若惦記的是那費廣,還好辦些,若是費沖,反倒不行。”

玉華聽了不由好奇,忙問為什麼,李紀思量了一會兒,才小心措辭道:“他們兩兄弟雖然是雙生子,脾卻很不相同,那費沖子謹慎斂,并不喜歡阿初這樣的,至于那費廣麼...他倒好辦,他從來一心便想找個絕的,那阿初配他倒也合適。”

李紀其實并完全未對玉華說實話,有些話他不便對玉華說出口,那費沖費廣兩兄弟都是他手下極為得力的機靈人,不過那費廣因為常年混跡于下九流各道,什麼樣的人沒見過,對調校人頗有些手段,而那阿初一看便是個很不省事的,給了費廣應該還能鎮得住,若是真一門心思要嫁費沖,李紀卻并不打算答應。

Advertisement

這李紀此時想著那費廣費沖兩兄弟的秉,心里卻是突然一,不由便眼又看了看玉華,玉華剛才由阿蠻給簡單挽了個墜馬髻,除了一只碧玉長簪子,上再無其他首飾,越發顯得一張剛洗浴過的致小臉如雨后的梨花般無暇此刻正在專心思慮那阿初的事子習慣的坐的筆直,兩手合放在上,可這樣一個

再嫻靜不過的姿態,卻是從纖細的脖頸、前的起伏,一直到腰,無一不讓人看了就挪不開眼睛。

玉華哪里知道這李紀腦子里現在已經胡想到什麼地方去了,想著這夫妻和睦一定要你我愿,勉強便沒意思了,且那阿初的子也已經給了費廣,再要說給費沖也實在沒有道理,便點了點頭說道:“費家兄弟的事,自然是郡公爺您來做主。”

李紀聽到玉華對自己說話,咳了兩聲后才定下心神說道:“我們兩人今日便可以假作好好鬧上一場,你明日便回趟那永嘉坊吧,就說我拿住了阿秋的把柄,發起火來要將阿初阿秋兩都打殺了,先看看那永嘉坊會作何反應。”

玉華一下便領會了這李紀的意思,在如今這種形下,還能將阿初嫁給李紀的得力手下,應該是永嘉坊很滿意的結果,并不比將阿初給了李紀做通房差,也許還更方便打探消息呢,既然如此,自然不能讓他們輕易就得償所愿,此時玉華越是顯得為難,便越能讓永嘉坊付出更大的代價。

玉華猜想的自是不錯,可那李紀卻還有另一番打算在里面,今晚他可不敢留在這正房里過夜,正好借著兩人吵架,名正言順的避到外院去好好想想清楚。

兩人一商議定了,李紀便差人去后罩房將那阿秋抓了起來,這院本就多是玉華邊陪過來的丫鬟婆子,昨日阿初出事因嚴令瞞著,所以除了趙嬤嬤與阿蠻,其他人并不知道,而這阿秋卻是李紀故意大張旗鼓帶走的,正帶著人清理玉華的夏衫,這一鬧便迅速傳遍了院,而此時郡公夫人所居的北房里又突然傳出一陣哭鬧,等趙嬤嬤趕到時,正上郡公爺一臉怒氣的大步往外走。

Advertisement

趙嬤嬤平日所見的李紀,都是對著夫人一副殷勤小意的模樣,對們這些下人雖不茍言笑,卻也幾乎從不管束,今日突然看他鐵塔一般的黑著臉迎面過來,見到自己時更是怒目一瞪,嚇的便跪在了地上,李紀也沒理,只冷冷哼了一聲便出去了。

趙嬤嬤口半天才爬起來,連忙趕進室里,見五娘正趴伏在榻上嚶嚶哭泣,地上還灑的到都是碎瓷片和水漬,而阿蠻手足無措的立在房子中間,似乎不知道該去安夫人,還是該趕收拾殘局,一見趙嬤嬤進來,像見到救星一般的趕上前來。

待趙嬤嬤聽清了事的始末,嚇的差點又坐到地上,還好被阿蠻一把扶住,此時玉華便鬧了起來,哭哭啼啼的說那郡公爺對自己又吼又的,還說要將阿秋和阿初兩個都打殺了,邊的大丫鬟出了這種丑事,也沒臉再呆在新昌坊了,立時便要趕回永嘉坊去,趙嬤嬤趕忙又是跪下來一陣苦求,若讓五娘此時就這樣披頭散發的回了娘家,自己的小命也難保了。

趙嬤嬤與阿蠻兩個半天才將玉華安好了,不過玉華仍是堅持明日一定要回趟永嘉坊,上面沒有婆婆管轄,倒也方便行事。那趙嬤嬤又思量了半天,如今這事麻煩就麻煩在那郡公爺一怒之下將事徹底鬧開了,這傳出去對永嘉坊極為不利,而且連五娘似乎也對永嘉坊有了怨言,趙嬤嬤自己也實在不知道該如何置了,干脆便也默認了玉華要回去的主意。

玉華一通折騰下來,倒也累了,再加上為了要演戲到底,干脆連晚膳也沒用,早早便上床休息了,而那李紀去了外院,卻是打起了另外的主意。

這李紀在上十分缺乏經驗,原本他倒十分自信自己不是個重的人,哪怕對那崔五娘念之后,一旦得知對自己無心,為人又頗有志向后,也能干脆利落的斬斷了對的那點旎思遐想,下決心要放走,可這幾日兩人著,他卻常常難抑對那崔五娘的貪念,尤其今日,猝然間一看到這崔五娘亭亭玉立、巧笑嫣然的模樣,當時就恨不得立即將懷中纏綿一番。

此時李紀難免懷疑,莫非自己是在這上面太過干涸了,才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態,他從來是個干脆的人,既然想到了,便打算一解迷,想著今晚便約了陳鶴去外面找個貌的子試試,這陳鶴還未家,自詡是個風雅的,于城中倒有幾個紅知己。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