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武夫 169.第169章 私心

《大明武夫》169.第169章 私心

產量沒有增加太多,但購買的人群卻大大增加,除了徐州城的買家之外,縣、沛縣、蕭縣、碭山和邳州的人都過來購買了,有了這些買家,增加的產量迅速被消化掉,依舊供不應求。

和趙進估計的差不多,城富貴人家喝個新鮮,這種醇烈的燒酒偶爾喝還可以,天天喝沒那個必要,但除了這些養尊優的客人,其他的酒客們對漢井名酒卻歡迎的很,他們喝酒能品出味道,卻不是那麼講究,除了味道之外,還要講究個勁頭,漢井名酒恰好對應了他們的需求,而這些酒客對酒的消費最大,數量也最多。

有錢的富貴人家也不會不買,不過其他人買的更多,喝過清冽醇厚的漢井名酒,再去喝其他的燒酒,不是覺得味道雜,就是覺得不夠烈,漢井名酒或許沒有那些真正「名酒」的出挑優點,但也沒有缺點,比起大眾和中上的酒來,就顯得漢井名酒都是優點了。

客戶群不斷擴大,購買量自然節節升高,不過價錢卻始終沒有超過六十文,畢竟買酒的酒客們豪富家的是數,買酒的商人們也要轉手賺錢,價錢太高,他們也無利可圖,所以五十五文到六十文這個檔次,大家都能接

不過話說回來,在商行貨棧和酒樓飯莊中,漢井名酒一斤賣到八十文是正常價錢,零售的價錢已經不低了,凡是低於這個價錢的基本都是摻水或者摻了別的酒。

十月中的時候,本地酒樓飯莊每天購買的數量略有下降,富貴人家也從每天購買變了隔三差五買一些,但本地和外地的商行貨棧開始大批量的購買,一升一降,升的多,降得

這種正常發賣,趙進能有十倍的利潤,但和雲山寺那邊的以高粱換酒,從理論上來說,趙進能賺到四十倍以上。

Advertisement

十月,每天賣出的五十壇酒里,就有十壇是送到雲山寺的,按照劉勇的探子說,這些酒本不運到雲龍山上,直接在山下中轉,送往沛縣和碭山那邊,雲山寺也不要自己喝,販賣得利也是目的。

讓趙進覺有趣的是,同如惠和尚談定了之後,城的雲山行和雲山樓分別找上門來,按說他們都是雲山寺下屬的,沒想到步調很不統一,雲山行的大掌柜薛曉宗說得大包大攬:「如惠師兄那邊給趙公子一石高粱換三斤酒,我這邊願意一石高粱換兩斤,如果漢井名酒能給我這邊專營,一石換一斤都。」

雲山樓那邊也提出的是一石換兩斤的價錢,這個和生意經已經沒什麼關係,純粹是敗家了。

趙進開始奇怪,後來才想明白,每年雲山寺出產大量的高粱,人吃的不多,賣出去的也不多,用來餵養寺牲口,或者自己釀些土燒,每年都有大量的積存,這些東西名義上一石二百多文,卻沒什麼人來買,這些東西都是寺產,敗壞了也是寺里的,但換漢井名酒,賺來的錢自家卻能沾到好,何樂而不為。

不過趙進沒有答應這優厚的條件,先前發愁高粱不夠,現在發愁高粱太多,原材料足夠,生產能力依舊不足,答應下來也沒有辦法實現,而且還會損壞先前剛剛建立的那些生意關係。

趙進現在訓練家丁半天,酒坊半天,自家習武強都要放在晚上和清晨進行,好在年輕壯,又有一幫朋友幫忙,也不覺得怎麼疲憊。

天氣冷下來,酒糧的發酵已經不能在天進行,需要用人工加熱來保證,增加本雖然不多,但出酒的速度又有下跌,幾個做酒的工匠幾次建議從外面買來土燒勾兌,也能做出稍差但是味道差不多的酒,都被趙進拒絕,嚴厲督促他們在質量上不能放鬆,寧可出酒,也要保證味道。

Advertisement

但整看下來,飄香酒坊還是在順利運營,外人看著的確不可思議,一個十幾歲的年輕人,從來沒有接過做酒這一行業,家裏親屬,邊朋友,也和這做酒的行業八竿子打不著,貿然辦起來,居然第一次做酒就出酒,然後還是出的上好名酒,然後在徐州熱賣大賣,眼看著就要在整個淮北一帶賣開了。

外人看著不可思議,趙進卻覺得很正常,酒坊是現有的,做酒工匠是現有的,做酒的原材料是現有的,一切都是現有的,自己注銀兩就能夠運轉,實際上,用恢復運轉更準確一些。

趙進所作的就是告訴他們一個竅門,把二鍋頭的竅門告訴了他們,改進了這個工藝之後,工匠們憑著自己的經驗去完善維護,自然而然就出了名酒。

做出名酒之後,有了獨家上佳的產品,趙進的商業知識就得到了發揮,什麼「飢銷售」什麼「品牌效應」,還有那些快速消費品的經營理念,紛紛用了出來,有這樣的果看似不可思議,實際上卻是理所當然。

但因為這個竅門太簡單了,每個新招募進來的做酒工匠都震驚無比,然後多多都有些小心思了,那些徒工們也是如此。

在酒坊里做活,趙進對他們也沒什麼瞞,從頭到尾看下來,從發酵到出酒這一系列的過程,都是沒什麼出奇,只是在一鍋二鍋上有了分別,這個竅門太簡單了,誰都可以用,沒有任何的難度。

開始時候,新來的工匠和夥計都不敢相信,幾次之後,終於能夠確認了。

這麼簡單的法子,利潤卻這麼巨大,每月用六萬斤左右的高粱,一石一百二十斤,一百二十斤高粱才二百三十文錢,這麼大宗的購,二百文和一百幾十文都能夠做到,往高了算才一百多兩銀子,加上酒罈子錢,燒火錢,給人的工錢,一個月最多最多不會超過四百兩,而這每月出酒三萬斤,每斤按照五十文來算,實際上現在每斤能賣到六十文,最低也有一千五百兩的收,扣掉那些,這就是每月凈賺一千一百兩!

Advertisement

雲山寺用高粱換酒這樣的細節他們不知道,如果算上雲山寺這些高粱,那漢井名酒的利潤就更加驚人。

私下一算很簡單,那二鍋出酒的竅門更是不麻煩,有了這個計較,誰還願意給人做活,出去自己開個小酒坊,就算做不出這麼多酒,就算賣不上每斤五十文,但一年幾十兩幾百兩銀子總是有的。

想想在徐州城一年溫飽,月月葷腥,四口之家都用不了十兩,一年能賺這麼多,這是何等好事,想到這個,誰還能按捺的住。

實際上,飄香酒坊新招的工匠和徒工往往是做了十幾天就想辭工,理由千奇百怪,說自家有病的居多,說放不下家裏人的也有不

趙進對待這種況的手法很簡單暴,凡是想要辭工的,先打一頓,三天,扣三個月工錢,工錢減半一年,然後幹活不能停,還不能心懷怨氣作,不然打的更狠。

反正事先已經說得明白,契約文書上也是白紙黑字,不是你想不做就不做的,當初覺得待遇優厚願意賣進來干三年,哪有說走就走的道理,何況為什麼想走,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被打的多,有人裝病裝的很像,對待這種,酒坊里也有法子,請來郎中過來給你看病,有病治病,沒病懲罰加倍。

飄香酒坊做這些都是理直氣壯,在這邊做工,工錢拿得多,吃得好,睡得舒服,說是把人圈在酒坊裏面,但不是剋扣盤剝,每月拿了工錢,都可以給家人那邊。

但給錢的時候,不允許親屬之間談,只能是這邊把錢給趙進的家丁,由他們代為傳遞,親屬可以問話,但酒坊里的人只能點頭搖頭。

這規矩讓大家都覺得莫名其妙,做工這些人的親屬們開始都懷疑自家人在裏面吃苦罪,可每月沉甸甸的工錢拿到手,看著自家人滿臉紅的站在那裏,心裏疑也就煙消雲散了,這年頭找份工不那麼容易,何況是這種吃好穿好工錢高的。

即便做這個樣子,酒坊里的工匠和夥計還是貪心不知足,飄香酒坊對他們的確不錯,但想想自己開設酒坊能賺到的利潤,還是有人呆不下去。

裝病請假的理由不好用,還要挨打扣錢,就有人琢磨著晚上逃跑,趁夜翻牆出去,哪怕不在徐州本地獃著,去外面做酒,那也會發財富裕。

凡是夜裏準備翻牆出去的,都被家丁們攔了下來,原本在酒坊周圍值守的家丁們只是例行公事,半夜崗的時候也有人打哈欠打盹,但趙進每隔兩天就會查,凡是懈怠的必然挨打罰,幾次下來,大家晚上都是警醒的很。

這年頭安於本份的多,真敢翻牆逃跑的,更何況里裏外外都有家丁們巡視,第一個翻牆出去的被胖揍一頓丟了回來,直接扣掉兩年工錢,第二個翻牆出去也是照此辦理,第三個最倒霉,因為太過鬼祟,家丁拿著長矛直接刺了過來,好在沒有殺人的心思,但直接把大刺穿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