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侯夫人與殺豬刀 第110章 第 110 章

《侯夫人與殺豬刀》第110章 第 110 章

臨水而建的涼亭四面來風,蔥郁的竹影過半卷著的細蔑卷簾投映在里邊的地磚上,點點日碎落在對弈的那人垂落的擺間,錦緞的暗紋便也淌起了流

蟬鳴聲躁,鋪滿蓮葉的湖面上,時不時有一尾錦鯉躍起,銜住一片怒放的蓮花瓣,又墜水中,激起三千清波。

謝征結著暗痂的長指捻起一枚黑的棋子落到了棋盤上,對面的白子便一下子被圍堵殆盡。

謝忠舉著白子了半天,再尋不到一落子點,終是無奈失笑:“侯爺棋藝又進了,屬下自愧不如。”

坐于他對面的人并未束發,因上鞭痕和裂開的刀傷未愈,里邊著了單后,只松松披了一件外袍,俊的臉上還帶著病氣的蒼白,間竄上一意,他掩低咳兩聲,說:“能生巧。”

反復開裂的刀傷加上那一百零八鞭,謝征足足在床上趴了三日才能下地。

大夫前來治傷時,都直搖頭,連聲說他后背連一塊好都沒有了,換了尋常人,疼都能活活疼死。

但謝征許是常年征戰,在沙場上磨煉出的意志,除了力不支,不管多疼,他都暈不過去。

大夫用鑷子一點點扯出他深陷進傷口里的碎布時,他也是清醒的,只是全程都沒吭一聲,清理完傷口,因忍痛而滲出的冷汗都沾下床褥。

大夫臨走前,說他這一傷,怕是得趴個十天半月才能下地,但他只養了三日的傷便能自己下地了。

謝忠以為他急著要回去,是因他養傷第一日,公孫鄞差人送來的消息——宮里的太監帶著封賞和一道圣旨去了康城,公孫鄞借口他巡視邊防去了,那太監便候在了康城。

他道:“巡邊多則數月,也要一月,有公孫先生暫且穩著宮里來的人,侯爺將上的傷養好再回去不遲。”

Advertisement

謝征將手中黑子扔回棋簍里,眼半垂,意興闌珊的模樣,他說:“小皇帝的一道圣旨,本侯還沒放在眼里。”

謝忠想了想,問:“是因崇州局勢的變化?”

“長信王一死,攻破崇州便是早晚的事,但賀敬元突然重傷,朝中臨陣換了主將,薊州軍中的軍心潰散,只怕不比崇州城的反賊好上多。這一出,倒不知真是小皇帝的意思,還是魏嚴的意思。”

謝征反問,“忠叔覺著,賀敬元退下來后,魏嚴邊還有誰能替他接管薊州兵權?”

謝忠仔細想了想,搖頭道:“怕是沒人了。其子魏宣空有勇而無謀,眼下薊州和崇州的兵權,是李、魏兩黨必爭的一塊,魏嚴不會心大到把沖人挑唆的魏宣放到崇州戰場去。皇帝升了唐培義作主將,唐培義雖是賀敬元一手提拔起來的,卻是實打實的純臣,薊州兵權在唐培義手上,想來皇帝也放心。”

謝征說:“崇州若破,薊州和崇州兩地的兵權,不歸李黨,也會落回小皇帝手中。魏嚴要想自己上落下的這塊不被旁人叼走,就只能讓崇州的戰局繼續僵持下去,慢慢耗著,李家還有個李懷安在崇州當監軍,總能抓到李家的錯的。”

謝忠一驚:“侯爺的意思是,只怕魏嚴又會效仿之前對您和賀敬元都做過事的,故意在戰場上出什麼紕,以此來給李黨或唐培義定罪,慢慢拿回對薊州兵權的控制權?”

謝征卻搖頭:“同樣的伎倆,魏嚴不會用第三次。況且,我們能推出魏嚴的破局之法,李家養的那些謀士也不是吃白飯的,不至于連這點都想不到,隨元淮便是當初東宮大火里逃出生天的皇長孫,眼下又已跟李太傅一黨結盟,崇州早已是李家囊中之,他們為了再無后顧之憂,興許還會設套,故意引魏嚴去鉆。”

Advertisement

謝征說到此頓了頓,眼神已一寸寸冷了下來:“要給魏嚴把罪定死,就必須讓百和萬民都震怒,忠叔你說,能讓天下人震怒的,是什麼?”

謝忠思索一番后,驚駭道:“那只能是魏嚴勾結反賊,殘害忠良。要想此事鬧大,死的人必須足夠多……”

謝忠已經不敢再往下說下去了,只道:“李太傅應當還不至于膽大至此……”

謝征說:“他們若只是在朝堂上斗個你死我活,薊、崇二州我拱手讓人都無妨。他們若想用底下萬千士卒的命去構陷一樁千古大案奪權,我還不如把兵權收囊中。”

“反正……遲早都還得同他們撕咬一番的。”

謝忠聽了,面上卻有幾分淡淡的欣,“侯爺深明大義,不墮謝氏風骨,將軍泉下若有知,也會以侯爺為傲的。”

謝征不答,只稍稍往后坐了幾分,墨發披散了滿肩,在一片翠竹的濃里,著水榭外的景致道:“當年忠叔若是晚些離開京城,在我母親故后帶我回徽州就好了。”

沒有認賊作父的那十余載,他心底興許會好些。

謝忠想起往事,有些唏噓道:“夫人在將軍故去后,悲痛難忍,大變,我等原也是想在將軍去后,替將軍守著京城謝家門楣的,奈何夫人悲慟之余總是責怪我等未能護好將軍,每每見了我等便哀慟哭得近乎大病一場,夫人邊的嬤嬤這才勸我等別留在京城了。”

謝忠垂下頭,苦道:“為了夫人的,我們打道回了徽州。誰知不久后就聽聞夫人尋短見隨將軍去了,侯爺也被魏嚴帶回府上養。我等下人,自是無權質疑主子決策的,這才一直留在了徽州謝家。”

謝征背脊卻微僵了一瞬,他問:“是我母親……趕您回徽州的?”

Advertisement

謝忠忙道:“不怪夫人,夫人也是心中悲切,又不知我當時斷了一臂,還折了,并未隨將軍前往錦州戰場,才怨我沒保護好將軍。我心中也的確愧疚,怕留在京中老是惹得夫人傷心,這才主走的。”

謝征低垂著眸子似在想些什麼,久未出言。

水榭外的竹簧幽徑里,一名小廝疾步而來,在水榭外站住,躬捧起一封書信道:“侯爺,公孫先生來信。”

謝忠一瘸一拐地走出水榭,取了信拿回去遞給謝征,謝征拆開看后,冷沉的目里陡然升起一戾氣。

極致的憤怒讓他腔里似堵了什麼,忍不住掩低咳起來,沉寂的嗓音后卻是無盡冰冷:“備車,回康城。”

-

前去康城宣旨的太監苦等了多日后,終于等來了謝征回來的消息,當即浩浩帶著一眾人馬前去宣旨撥賞。

他在謝征暫住的城主府外,高唱一聲:“圣旨到——”

門口的守衛看他一眼,倒是進門報信去了,但想象中的一群人惶恐又驚喜的本沒出現。

公孫鄞出了名的好脾氣,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都愿意拿些漂亮話把他哄得服服帖帖的,跟在謝征邊的這群人,脾隨了正主,一個個竟是連戲都懶得做。

宣旨太監站在大門外侯了足足三炷香的時間,才見里邊有人出來,來者還不是謝征,瞧上的甲胄,應當只是個親兵。

對方對著宣旨太監毫無懼地道:“侯爺日前剿匪了些輕傷,不便來府門前迎接公公,還請公公移步前廳吧。”

宣旨太監面當即難看了起來。

旁的小太監出門在外也沒過這等冷遇,當即就指著親兵喝道:“你……”

宣旨太監出一只手攔住了那小太監,這是在康城,不是宮里,他還是頗分得清利弊的,只皮笑不笑地看著那親兵道:“侯爺萬金之軀,自是不能有閃失的,咱家去前廳宣旨便是,勞小將軍帶路吧。”

親兵也不多給那太監眼神,道:“公公請隨我來。”

宣旨太監一行人便進了府門,往前廳去。

外邊日頭毒辣,但這前廳的地勢,當初也不知匠人們是怎麼巧設計的,一便覺著一涼來襲,乍冷乍熱的,讓宣旨太監心頭莫名一激靈。

他抬眼往高位上看去,便見一襲墨袍捻金紅雙線暗紋的青年男子沒什麼坐相地半倚著榻背而坐,面似冷玉,眼如寒潭。

他不著戰甲坐在那里,當真似百年世家蘊養的出的清貴公子。

宣旨太監定了定心神,高聲道:“武安侯接旨——”

坐在上方的人不為所,就連分立在臺階兩側的裨將也目不斜視。

宣旨太監心中的不妙愈來愈重,卻萬不敢在此時開罪謝征,只臉上堆起了笑道:“侯爺,您快接旨吧,都是陛下對您的封賞,您接了這旨,老奴才好回去差啊。”

謝征目半抬,終于緩慢開了口:“公公不念這圣旨,回京后還能說是旨意未宣。若是念了,本侯不接,公公可知意味著什麼?”

宣旨太監被謝征這番狂言嚇到了,指著他,且驚且怒道:“抗旨不遵?武……武安侯,你也想謀反不?”

此言剛一出,不知何時圍在了門外的鐵甲將士直接涌了進來,將宣旨太監一行人團團圍住。

宣旨太監瞧著這陣勢,都嚇了,一張涂了脂的臉慘白慘白的,荏喝道:“你真要謀反?”

謝征拔出側裨將的佩劍,一步步從高位上走下來,墨的袍子拖曳在臺階上,仿佛墜著沉沉的煞和戾氣。

宣旨太監直接嚇得,跌坐在地。

謝征在距他三步開外站定,用冷冰冰的劍尖兒拍了拍他的臉,眸半垂,懶洋洋又難得好脾氣地道:

“謝氏在大胤當了百年的忠臣,家父更是于十七年前慘死在錦州戰場,換得一世英烈之名,我不愿墮了他的名聲,所以眼下也還愿意好好當個臣子,回去給小皇帝帶句話吧。”

“那皇位他若坐膩了,本侯不介意尋個人替他坐。”

“十七年前魏嚴能捧他坐上龍椅,而今本侯也能拉他下來。”

宣旨太監心神巨震,手指著謝征,哆嗦著,極為驚怒地喊出一句:“你……謝氏!臣賊子!”

“啊——”

下一瞬,宣旨太監的慘聲便響徹整個城主府。

謝征一劍削掉了他一只耳朵。

宣旨太監單手捂著耳際,慘連連,不斷有水從他指間流出,頃刻間就把袖子也染紅了一大片。

他看著掉落在地的那只淋淋的耳朵,痛嚎得幾乎快暈過去。

邊上扶著宣旨太監的小太監,渾亦抖得跟篩糠一樣,兩眼發直地盯著地上那只耳朵,下傳出一味都還不自知。

謝征把劍丟給跟上來的親衛,懶洋洋直起,嫌惡地看著一屋子鬼哭狼嚎的人,薄吐出一句:“滾回去傳話吧。”

宣旨太監這才由小太監們攙扶著,連滾帶爬地往門外逃去。

親衛看著宣旨太監一行人離去的背影,有些擔憂地同謝征道:“侯爺,您就不怕陛下那邊……”

謝征也著宣旨太監狼狽的形,眼神懶散又冰冷:“本侯的確有意廢帝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