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科幻未來 災變時代:我能點亮科技樹 第723章 次危險科技

《災變時代:我能點亮科技樹》第723章 次危險科技

話音落下的那一刻,呂永昌便覺一陣輕微的眩暈從意識深傳來。

眩暈并不強烈,而且持續的時間也很短。

但其背后蘊含的信息,卻是他無法忽略的。

他沒有毫猶豫,直接將子靠在椅背上,并閉上了雙眼。

眼皮牢牢地遮住了其眼底的那一抹淡淡的橙黃芒。

“永昌?”

方旭一臉迷茫地看著呂永昌這反常的作:“你這是……”

沉悶的回應聲隨之傳來:“讓我想一想。”

……

意識迅速下沉,并來到了悉又陌生的科技樹空間。

斑駁的科技樹背景中,出了一刺眼的橙黃芒。

瑩白的科技樹側面,也出現了一個底為橙黃標——【思想鋼印】。

每一個變化都充斥著濃濃的警告意味。

呂永昌心里微微一沉。

科技樹的這個模式,他有幸見過一次。

和這次不同,那次的科技樹空間直接化為了

【克隆人技】。

在科技樹的標準中,那是實打實的危險科技。

“思想鋼印……”

呂永昌凝視著那枚橙黃標,低聲喃喃道。

顧名思義,這就是他剛剛所設想的技

Advertisement

在智慧生的意識一個虛假的記憶片段,從而實現對智慧生思維的控制。

“這也屬于危險科技嗎……”

他低聲自言自語著,并將注意力集中到了那個橙黃標之上。

就像當初的克隆人技一樣,數個文明的發展史如同放電影一般清晰地呈現在他的腦海之中。

他的眼神,也逐漸變得復雜起來。

……

十多分鐘后。

在方旭的注視下,呂永昌滿臉復雜地睜開了雙眼,并長長地呼出了一口濁氣。

和他預想的有些許區別。

【思想鋼印】,并不屬于危險科技。

如果要分類,呂永昌更傾向于稱呼它為次危險科技。

兩者的區別也很簡單。

危險科技,對于一個單獨的文明來說,沒有任何可能解決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該文明最終會在其的影響下走向滅亡。

而次危險科技,同樣會導致文明的滅亡,但那只是高概率事件。

這就意味著,總有幾個天賦異稟的文明能夠解決【思想鋼印】帶來的負面影像,并依靠它實現文明的快速發展。

風險和收益總是相對應的。

【思想鋼印】技所蘊含的高風險,必然會給文明帶來高收益。

Advertisement

就像清掃者文明一樣——如果它真的是靠【思想鋼印】來控制附屬文明的話。

“永昌。”方旭盯著呂永昌不斷變換的臉,斟酌著說道:“這個技的潛在風險很高。”

呂永昌默默點了點頭:“我知道。”

“對智慧生的思維進行控制,其風險必然不低。”

“甚至有可能導致文明走上滅亡的道路。”

方旭言又止:“那你……”

他想要勸呂永昌放棄這項技

“得研究。”呂永昌并沒有給他這個機會,“雖然風險很高,但人類文明需要這項科技。”

“它會給人類文明帶來全新的發展力。”

“足以驅使人類文明高速擴張至六級,乃至七級文明!”

“至于風險……”

“清掃者文明能安全掌握這項技,我們自然也能做到!”

方旭臉上頓時出了幾分苦笑。

他就猜到了會出現這個結果。

從踏出地球的第一步開始,人類文明在呂永昌的帶領下,就一直在賭那虛無縹緲的一點生機。

五級文明,看似很強大。

但曾經見識過【畫】和清掃者文明的方旭,并不覺得如今的人類文明可以高枕無憂。

Advertisement

因此,雖然上反對這項提案,但理上,方旭還是支持呂永昌這個決定的。

“我馬上去生實驗室。”

呂永昌從辦公椅上站起,取下了一旁寬松的白研究服披在上:“科學院的管理工作暫時給你。”

“這方面你應該很有經驗,我就不多廢話了。”

“好。”

方旭用簡短的語氣回應道。

……

【地球號】。

人聯第一生實驗室。

閉的大門豁然開啟,吸引了不科研人員的目

“呂教授?”

“呂首席好!”

一聲聲帶著濃濃驚訝的呼喊聲傳來。

呂永昌笑著朝眾人點頭示意了一下,直截了當地問道:“院士呢?”

“教授,院士在研究剛傳回的意網數據。”

有些耳的聲音從旁邊傳來。

“我記得你!你是……”

“盧思遠?”

呂永昌臉上笑意愈發濃郁:“正志跟我提過你。”

“做的不錯。”

得到呂永昌夸獎的盧思遠臉上出現了一抹淡淡的紅潤,他抬起手,輕輕鼻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都仰仗院士的栽培。”

呂永昌饒有興致地看著盧思遠打趣道:“你這鼻子的作,倒是和正志差不了多。”

“學的這麼徹底?”

話音落下,周圍頓時傳來了一陣抑的笑聲。

眼瞅著盧思遠的臉越來越紅,呂永昌哈哈大笑著擺了擺手:“行了,不逗你了。”

“帶我去找正志”

“我這里有一個大的研究項目!”

聽到這話,盧思遠眼前猛地一亮,臉上的也瞬間消散了一大截:“真的?!”

“教授,您跟我來!”

……

半小時后。

正志眉頭皺,手指輕輕敲擊著面前的實驗臺,里也無意識地發出嘖嘖聲。

顯然,呂永昌提出的要求給他造了極大的困擾。

“難度很高?”

呂永昌疑的聲音從一旁傳來。

“教授……”正志苦笑著搖了搖頭,“這難度可不是僅僅用一個高字就能形容的。”

“我理解您的意思,通過植片段記憶來影響人的思維模式。”

“理論上來說,這確實是可行的。”

“但真實作起來,恐怕沒這麼簡單。”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