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歡恬喜嫁 第196章

《歡恬喜嫁》第196章

“撲撲可帶回來了?”徐玉見問。

撲撲找不著回家的路了,徐玉見自然也不能就這樣扔下它,隻不過總不好將撲撲帶到馬車上,於是就讓姚嬤嬤尋了個籠子,暫且讓撲撲進了籠子,再由丫鬟帶了回來。

一回了府就先是去榮壽堂用膳,然後又被薑氏拉著了這會兒話,一時間倒是將撲撲給忘了。

錦年可是知道徐玉見對撲撲的喜的,聞言連忙回道:“回姑娘,一回了府奴婢就讓人將撲撲帶回了碧水閣,隻不過才將籠子打開,撲撲就自己飛走了,下麵的丫鬟急得差點沒有哭出來……”

徐玉見聞言倒也沒有什麽生氣的。

撲撲可沒來往於碧水閣與它主人所在之,想來也是之前迷了路,現在又識得路了,這才會自己飛走了吧。

有些憾的是,徐玉見原本還打算寫封信讓撲撲帶回去呢,沒想這東西竟然就這樣飛走了。

罷了,便也就這樣吧。

徐玉見於是也沒有再計較撲撲的事,讓錦年下去之後,了個懶腰就自去午睡了。

沒有了王氏三兩頭的相請,徐玉見回到武定侯府之後的這幾日倒也過得極為悠然,每除了去覃先生那裏,就是去榮壽堂陪老太太話,若是去竹苑與薑氏閑聊一番。

要起來,這些日子以來武定侯府裏變化最大的,大概就要數文氏了。

Advertisement

文氏從前最是個不會話與事的,上次程氏過生辰時更因此而惹怒了老太太,老太太直接就喚了孫氏過去痛斥了一番。

自己的兒媳婦讓自己在老太太跟前沒了臉麵,孫氏又如何能再由著文氏?

是以每日都要求文氏到熙風院去立規矩,若是文氏有哪裏做得不合孫氏的意,更是會毫不留的施以懲罰。

在這樣的重之下,文氏就算是再怎麽委屈,但到底也隻能咬著牙撐下去。

畢竟,做婆婆的樂意指點,這對兒媳婦來可是一件好事,文氏就算將這件事與了娘家人聽,隻怕文家的人也隻會謝孫氏的。

這近一個月下來,文氏的改變又如何能不大呢?

就比如看到徐玉見時的表現。

因為安郡主婉拒了文月的事,文氏自打嫁進徐家之後就一直看徐玉見不順眼,平時也沒拿了各種事試圖給徐玉見添堵。

當然了,一次也沒有功過。

就算是沒有功,也足夠明文氏對徐玉見的態度了。

但現在,徐玉見回府這幾日,每次見著文氏,文氏卻都能麵帶微笑,輕言細語的與寒暄些家常,就算再長的時間也看不出任何的不耐煩。

就好像……

以前的種種,都隻是錯覺一般。

雖然不知道文氏如今是真的被孫氏調教得圓了許多,還是為了應付孫氏而故意裝出來的,但隻這不的功夫,比起以前來就不知道要高明出多了。

Advertisement

文氏有這樣的長進,孫氏當然也是極為開心的。

而之後,孫氏就開始心起另外一件事了。

孫氏有兩個兒子,長子徐承信請封了世子,而且已經娶妻生子,次子徐承智今年已經十八歲了,卻尚未定親。

徐承智雖然年紀不算了,但卻是徐家幾位爺之中子最活潑外向的,就算眼看著馬上要到及冠之年了,上卻看不到任何的穩重,反而整都飛揚跳的。

為母親,孫氏為此而憂心也是極為正常的。

“……母親,兒媳想著,智哥兒若是娶了媳婦,知道了什麽是責任,這子不定還能定下來一些,而且親之後總有個人能稍稍管著他,母親覺得如何?”

這一早,徐玉見才到了榮壽堂,就聽到孫氏如此道。

三哥徐承智的媳婦?

徐玉見眼前立即就浮現出一個看著怯生生的,似是連話都不敢多一句的影。

前麵幾世,武定侯府後來的景每況愈下,徐承信倒是早早的就與文氏定了親,雖然因為武定侯府後來的沒落,這樁婚事還經曆了許多波折,但最後文氏好歹還是進了徐家的門。

但其他幾位爺的婚事,卻都不怎麽理想。

徐承智的妻子,就是一個七品兒,因為是喪婦長,又有個極為厲害的繼母,徐玉見的這位三嫂就算嫁了人也改不了那副氣包的模樣,起來是極為拿不出手的。

Advertisement

不過,那時的武定侯府有人敢往上沾,能娶著這樣一個媳婦已是不易,自然不會有人去挑剔。

前麵幾世是如此,但這一世,武定侯府沒有出什麽問題,孫氏自然不可能再替徐承智選那麽一個媳婦。

心裏極快的閃過前麵幾世的這些往事,徐玉見一邊往屋裏走,一邊笑道:“大伯母,這麽來府裏用不了多久又要辦喜事了?”

然後與老太太、薑氏等人行禮。

孫氏想到次子的婚事,自然也是高興的,麵上的笑容都因此而加深了幾分。

老太太見狀便道:“老大家的,你心裏是不是已經有合適的人選了?”

“回母親,兒媳倒也確實看中了一位姑娘。”孫氏道。

原想繼續下去的,但這時正好有丫鬟進屋稟報,道是早膳已經準備好了,孫氏便也先打住了話頭,眾人一起用了早膳。

早膳之後,徐玉見也沒有在榮壽堂裏多呆。

雖然想聽聽孫氏到底看中了哪家的姑娘,但每日上午可是要準時去覃先生那裏報道的,總不能為了這個就遲到,於是也隻能帶著憾離開了。

直到好幾日之後,徐玉見才從薑氏那裏知道了孫氏看中了哪家的姑娘。

“錢家?”徐玉見有些驚訝。

起來,這個錢家在京城還真的有名氣的。

錢家是皇商出

錢家人似乎生就極擅做生意,因而經過這一代代的積累攢下了偌大的家業,而且錢家人對危險更是有著極強的察力,因而就算這江山經曆了無數次的易主,但錢家還是那個錢家。

而錢家最輝煌的時刻,就是太祖建立了大梁朝之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