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歡恬喜嫁 第210章

《歡恬喜嫁》第210章

沒錯,沈兆臨之所以會朝著沈熙下手,就是因為他想急著站隊。

沈兆臨一直認為自己是個極有抱負的人。

他自就生得聰慧,雖然出勳貴之家,卻沒有像別的那些注定不能襲爵的勳貴子弟那般,的隻尋著逗溜狗混日子,而是年紀就能靜下心來讀書習字,早早的就替自己規劃了另外一條同樣能出頭的路。

雖然勳貴之弟幾乎沒有走科舉這條路的,但這並不能明他就不能走這條路了,不是嗎?

這就是沈兆臨的想法。

在他的設想裏,他要靠著科舉進宮裏的皇上的眼裏,然後一展自己所學,為一個就算將來他的兄長襲爵了,他也能與之並肩而立的存在。

埋頭苦讀的那些年裏,沈兆臨就是被這樣的前景支撐著走下來的。

有著這樣的信念,沈兆臨當然也就與別的紈絝子弟區別了開來。

時就有了才名,更能被稱為文武雙全,而且還在十幾歲的時候就下場中了舉人。

當然了,因為他是國公府的公子,所以就算他中了舉人,在別人看來這也不過是他圖好玩兒才會如此罷了。

別人如何想,沈兆臨自然是管不著的。

他隻等著,將來他能金榜題名了,自然不會再有人將他走上這條路當作是玩笑。

隻是,沈兆臨到底沒能等到讓所有人另眼相看的那一。

就在他決定要參加春闈的那一年,才過年關,乾德帝的一道旨意,就讓沈兆臨如墜冰窖。

Advertisement

那是一道賜婚的聖旨。

乾德帝將自己的侄,穆宗的孫、早年薨逝的端王之郡主賜婚給才貌雙全的沈兆臨。

郡主雖隻是郡主,但自過的日子就是比起公主來那也是半點也不差的,自端王薨逝之後,無論是乾德帝還是華皇後都隻將安郡主當作是親生兒一樣來疼著,就算委屈了真正的公主也斷不會讓安郡主委屈了去。

便是替安郡主挑選夫婿,亦是乾德帝和華皇後一起斟酌了許久,才終於選定了文武雙全又長得儀表堂堂的沈兆臨。

這其實也側麵明了乾德帝與華皇後有多看好沈兆臨。

畢竟,無論是為了什麽,帝後向來是容不得安郡主任何一點委屈的,這一點卻是事實。

若非當年的沈兆臨確實能算得上驚才絕豔,他又怎麽會被帝後一起選作了安郡主的夫婿?

隻不過,這並不是沈兆臨自己想要的罷了。

對沈兆臨來,在他的人生規劃裏,他應該先考中進士,然後一點點的憑借自己的能力得到乾德帝的看重,將來或可在場走出一片不同於他那位可以襲爵的大哥的道路。

但……

無論如何,他都沒想過,自己有一會娶一名皇室的郡主。

而且還是安郡主。

大梁朝的禮製,尚主的男子是不得參與朝政的,若沈兆臨娶的是普通的郡主倒也不妨,畢竟隻是郡主而非公主,但那卻是安郡主。

Advertisement

沈兆臨出國公府,對宮裏的事自然也就比別人更清楚一些。

別看帝後從來都疼郡主甚過疼他們所出的公主,但這並不意味著帝後對安郡主就沒有防備了,畢竟,安郡主,可是穆宗那一脈唯一的後人,是真正有著最正統的皇室脈的人。

更別提,在遼城,還有那麽多念著穆宗恩德的百姓正牢牢盯著京城的向。

任何一個娶了安郡主的男子,又如何能真正的得到乾德帝的信任?

對沈兆臨來,這無異是一場災難。

即使是如此,聖旨已下,沈兆臨卻是沒有任何反抗的可能。

他領了旨,娶了安郡主,也如他自己所預想的那般,從此隻能做一個富貴閑人,再不能往權利的中心走一步。

這樣的日子過久了,沈兆臨又如何能按捺住心裏的不甘?

所以,在與從青樓出來的春有了那麽一段緣之後,他心裏就似放出了一頭猛一般,不僅將春養在了外麵,還漸漸有了別的打算。

如果,養著春,能讓沈兆臨心裏有種這樣他就將在他心裏象征著皇權的安郡主狠狠踩在了腳下的錯覺,那麽,當這樣的錯覺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沈兆臨心裏的不甘就又促使著他做了另外一些事。

這就要到如今宮裏的形了。

如今的景泰帝今年四十五歲,雖已過不之年,但景泰帝正值壯年,自認還能穩坐龍椅至二十年。

Advertisement

有了這樣的自信,景泰帝當然也就不急著立儲,他有的是時間來慢慢考察自己的幾個兒子的心,再從他們之中選出一個他認為最合適的,在這之後他還有足夠的時間來培養自己的兒子。

景泰帝膝下有好幾名皇子,其中最有可能奪得儲位的,就是江皇後所出的皇長子,以及羅貴妃所出的二皇子了。

皇長子占盡了嫡長二字,按照大梁朝立嫡立長的規矩,本就該早早的就被立為儲君才是,隻不過是因為景泰帝刻意拖著,才一直未能如願而已。

至於二皇子……

既非嫡又非長,但比起溫厚的皇長子,二皇子的表現無疑要亮眼了許多,自就極為聰穎好學,任是哪位飽學之士隻要教過二皇子幾日,便總會在景泰帝跟前誇讚二皇子的敏而好學。

甚至,有不惜才之人,都在心裏覺得,真要論起來,二皇子隻怕要比大皇子更能堪當大任,隻不過是為出所累了。

這一點,從景泰帝明明有皇長子這個嫡長子,卻一直拖著未立儲君就能看出來了。

沈兆臨就是有著這種想法的其中一人。

自從被自己強行下的野心又開始了之後,沈兆臨就一直在想著,他要如何才能跳出這個因為一旨賜婚而陷的怪圈裏,從而得到宮裏的貴人的信任。

想來想去,最後他也就想到了二皇子這裏。

二皇子雖然也有一部分踏實的擁躉,但這世間到底是因循守舊的人居多,朝中一多半的人還是傾向於擁護為嫡長子的皇長子。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