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殘凰毒妃 第111章 萬民傘

《殘凰毒妃》第111章 萬民傘

儘管芝玉公子的話看似很公正,但畢竟沒有為傅大小姐言,這就說明傅大小姐的為人如何還真不好評判哦。

就在這時,忽然從街上傳來一陣高呼:「平城有萬民傘送城中,是給慕王爺的!」

「嘩」的一下,不管是幹什麼的,全部離座起跑到街上去看熱鬧。一時間,萬人空巷!

「萬民傘?慕王做什麼了,會有萬民傘?」

「慕王爺會有萬民傘?呵呵,這怕不是天下之大稽?!」

街上等著看萬民傘的人肩接踵,將一條又一條街得滿滿當當,直到宮門。雖然是送給慕王爺的萬民傘,但既然了皇城,就得先送到宮裡去給皇上過目,再由皇上賞賜給慕王以作嘉獎。

萬民傘做得很漂亮,四周綢條流蘇,寫滿平城百姓的姓氏。

眾人很好奇:「等皇上賞賜給慕王時,就知道是什麼原因。」

於是翌日,皇上聖駕出宮陣勢頗大地前去慕王府,一是為了探慕王,二是為了賞賜萬民傘,三就是當眾宣讀聖旨解釋萬民傘的原因,可謂是給足慕王面。

百姓們黑一片跟在皇上的駕之後,若不是道路擁,怕是整個皇城的人都會趕來湊熱鬧。

聽聞皇上的駕要到,慕王府管家第一個反應就是去找傅思瀅出來恭迎聖駕。

Advertisement

傅思瀅都傻了:「我?你確定?我只是借住養傷的,怎麼能代替你家王爺出去恭迎聖駕?」

王府管家連連擺手:「您自然是能代替的。王爺仍然閉目養傷,不面,總不能讓我等下人去恭迎皇上聖駕啊。傅大小姐,您是王府未來的王妃,您當然得救場。」

傅思瀅扶著腰,很是無語:「皇上和慕王又不是外人,來就來嘛,何必還非要讓人恭迎?」

「傅大小姐您有所不知,平城給王爺送來了萬民傘,皇上今日駕臨會賜萬民傘,當眾宣讀聖旨誇讚,也一定會有許多百姓圍觀,所以排場自然不會小。」

「萬民傘?」傅思瀅皺眉,「平城?給慕王的?」

三個關鍵片語一個詞就是:什麼鬼?

由於好奇,外加王府管家的苦苦哀求,傅思瀅只好勉為其難地代替漠蒼嵐出府,率領慕王府眾人恭迎聖駕。

慕王府極大,王府管家給行走不便的傅思瀅準備了抬轎。抬轎很平穩,抬轎的人不用說,都是長燚軍的兵,打仗兇悍,抬轎子也是好手。

晴音跟隨在一旁,有點發抖:「大小姐,奴婢等會兒也跟著您恭迎聖駕嗎?」

「自然。」

「奴婢有些害怕,要不然算了吧,反正奴婢也不是慕王府的下人。」

傅思瀅一驚;「呦,皇上親臨,你打算藏起來?」倒不知晴音還有這般膽子。

Advertisement

「不是不是!」晴音趕忙解釋,「奴婢的意思是不跟在您後了。管家不是說排場不小嗎,奴婢想另尋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呆著,您帶慕王府的侍最合適。」

「不用,你是我的人,我去哪兒你就跟哪……呃,」剛來到院外,瞧見府門外的場面,傅思瀅就急忙扭頭問王府管家,「管家,我能打退堂鼓嗎?」

王府管家連忙合手哀求:「您就住吧。」

傅思瀅盯府門外,這怎麼!?只以為是皇上聖駕到,哪料府門外是被長燚軍嚴陣以待。皇上還沒有到,慕王府外的遠已經滿百姓,人聲鼎沸!

皇上來慕王府,有這麼稀奇嗎!

傅思瀅在王府管家的陪同下,走出慕王府,王府的所有下人對畢恭畢敬,十分恭謹。

當看到從慕王府中走出的人不是慕王,而是傅大小姐時,遠等候的百姓們立刻炸了鍋。

「傅大小姐怎麼會在慕王府?」

「慕王爺不出來恭迎聖駕,而是讓傅大小姐?傅大小姐還沒有嫁慕王府吧,這樣做合適嗎?」

除了驚訝,也有說酸話的:「呵呵,看來傅大小姐是破罐子破摔,對於自己的閨譽名聲一點也不在乎了。」

眾說紛紜時,終於從遠傳來儀仗士卒前引傳呼的開道之聲。瞬間,長燚軍陣型變化神速,將百姓們控制在遠街邊,為皇上的聖駕引路。

Advertisement

等到皇上駕停在慕王府前時,遠的百姓已經齊齊跪地,山呼「皇上萬歲」。慕王府的下人也都跪下請安,唯有傅思瀅一人還可以站著,等皇上下車再說。

太監總管扶皇上步下龍輦。皇上一明黃的龍袍金閃閃,龍威極大。見之,傅思瀅想要速速行禮問安,無奈背痛至極,只能緩緩俯:「臣傅……」

「免禮,」見傅思瀅這般痛苦,皇上自然不會強求:「你上那麼嚴重的傷,就不用強行施禮了。」

「多謝皇上。」

皇上沒有問慕王在哪兒,畢竟是親兄弟,漠蒼嵐現在是什麼活死人的狀況,皇上清楚。

說了幾句后,皇上看向太監總管:「董博,宣旨。」

太監總管來到慕王府的府門正中前站定,打開聖旨。

隨著溢之詞層出不窮,聖旨幾乎將漠蒼嵐誇讚全天下第一大好人。

與此同時,那把從昨日城后就備眾人注目的萬民傘,終於再一次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中。

緞條稠,繽紛十,巨大的萬民傘一看就不是平城員溜須拍馬的應付,而是百姓們一針一線一布條的認真果。

萬民傘的特點是每一戶百姓都拿出一塊布條,如同百姓一般,匯凝為一的心意。

「為念慕王和宰相長為平城剿滅匪徒,平城百姓獻出萬民傘,以謝慕王和宰相長的辛勞之苦。」

沒想到還有自己的份兒,傅思瀅頗為意外。也是第一次看到萬民傘此,很新奇。

宣讀過聖旨,太監總管高聲對遠的百姓們說:「平城百姓尤甚激宰相長傅大小姐為引匪徒認罪,不惜以子名聲為餌,騙得城與匪徒勾結之人得意忘形、出端倪。傅大小姐為了平城百姓的安危,自毀名聲,實乃大義!」

陡然聽到這話,傅思瀅細眉突地一挑,目瞪口呆。嗯?這麼大義嗎,怎麼不知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