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吃瓜貴妃的自我修養 第99章 100:這是要撕破臉了啊

《吃瓜貴妃的自我修養》第99章 100:這是要撕破臉了啊

封奕高坐龍椅上,文武大臣分列兩班步大殿。

「跪!」

隨著一聲高唱,群臣拜見天子。

「起!」

眾臣起肅立。

殿中一片安靜,封奕凝視著眾人不語,短暫沉默過後,一張的氣氛開始蔓延。

孟九昌高唱,「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再宣奏事之後,文臣行列中走出一名給事中,朗聲說道:「臣有奏!臣參鎮北王立不正,肆意妄為,結群臣,意圖不軌,還請皇上明察!」

此言一出,眾人的目立刻落在了鎮北王的上,只見鎮北王怒目而視給事中,隨即出列高聲說道:「皇上,臣有話要說。老臣一心為國,數次征戰,從未違背國法,也並未肆意結群臣,張大人既然彈劾本王,那就拿出證據來,莫不是以為你上下皮一,說什麼就是什麼?」

「鎮北王何必揣著明白裝糊塗,聽聞鎮北王府與左相府的大公子已定親,這難道不是證據嗎?」

自來文武相輕,文臣與武將聯姻的極,尤其是鎮北王與左相都是朝中重臣,兩家聯姻自然是關係重大。

就聯姻一事,朝堂之上唾沫橫飛,左右輔相接連下場,文臣武將本就宿怨頗深,此時因聯姻一事點燃了怒火,簡直是燒紅了雙眼,燒了理智,就差點擼起袖子在朝堂上大戰三百回合了,場面那是相當的彩。

等宋雲昭這裏得到消息時,早朝早就散了,但是還是給驚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沒想到鎮北王府與左相府聯姻,居然會鬧出這麼大的靜。

這不免讓深思起來,文武相輕,在腦海中有這個概念,但是在今日的事發生之前,沒想到會有這樣大的衝突。

彈劾鎮北王與左相府聯姻?

怎麼看都是一場笑話,但是細細深挖下去,歸究底還是右相不能容忍左相多了鎮北王府這門姻親,多了一個有力的臂膀。

Advertisement

在這之前肯定已經阻止過這門親事,但是肯定沒有功,所以這才直接在朝堂上彈劾了。

左右二相,這是要撕破臉了啊。

應該做什麼?

這麼大好的機會,絕對不能錯過。

努力去想書中劇,奈何書中有關朝堂上的爭鬥都是一言帶過,主要講主在後宮的晉陞旅程。

約記得,秦溪月與盧妃惡之後,右相曾彈劾太傅,讓秦溪月在宮中有段日子很不好過。

後來起反擊抓到了右相的把柄,右相把柄是什麼來著?

宋雲昭越是著急越是想不起來,氣死了。

香雪幾個人瞧著主子心不好,大家一時間也不敢輕易開口,生怕擾了主子的思緒。

對!

宋雲昭想起來了,今年秋闈右相兼任主考,泄考題牟取暴利,這件事做得很,一直到幾年後才被主翻出來。

今年秋闈啊……

家可有兩個考生呢,要是考題泄給右相一系的人,那其他的考生豈不是倒了大霉?

但是現在還沒到秋闈,就算是知道也沒辦法把事揭發出來,畢竟還沒發生呢。

宋雲昭這會兒的心可真是相當酸爽,不過,既然已經想起此事,就可以提前運作了。

堂兄跟堂姐夫都要參考,想要在前留下好印象,想要從考生中穎而出,這大危機也是一步登天的好機會啊。

宋雲昭的腦子飛快的轉起來,要等著按部就班陞那得到猴年馬月,現在這麼好的機會送到面前,當然是要把握住啊。

宋雲昭的心一下一下地跳起來,激的。

這事兒得好好地謀劃,只憑著大伯父跟父親是不,還得找幫手。

中秋過後便是秋闈,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此時各地舉子早已經進京等待考試,那麼考題的事應該已經在運作了。

Advertisement

這件事事關重大,不能寫信,萬一信落到別人手中這對大大不利,但是前些日子才見了大伯母,這回也不能再讓大伯母進京。

「把安順來。」

「是。」香雪立刻應下轉去傳安順。

安順來很快,進殿就行禮,「見過主子,主子有什麼吩咐?」

宋雲昭看著安順說道:「秋闈將至,我堂兄與堂姐夫都要參考,我心中十分掛念,你出宮打聽一下今年秋闈的況,一定要仔仔細細認認真真地打聽。」

安順聞言立刻說道:「是。」

「去吧。」宋雲昭擺擺手,安順是個聰明人,想必能查出點什麼。

只要他能發現端倪,這裏就好辦了。

發現還真是運氣好,今年家中有人參考,不然的話怎麼把事出來還真沒個好機會。

把事安排下去之後,宋雲昭心大好,又把於嬤嬤來詢問,「彈劾鎮北王的事可有結果?」

於嬤嬤搖搖頭,「張總管那邊沒有消息傳來,想來此事應該還得鬧上幾日。」

宋雲昭微微頷首,鬧得越兇越好,如此一來,外頭的事這些朝臣就顧不上了,正好方便行事。

之前一直想幫手的事發現自己忽略了一個人啊,最想剷除朝堂異己的不是皇帝嗎?

若是真的找到證據,直接找皇帝做幫手,豈不是能幫皇帝名正言順剷除異己?

這麼一想,宋雲昭一時間心跳得厲害。

想要攻克的皇帝的心,再也沒有輔助他奪得原屬於皇帝的實權最有用的。

但是,怎麼作還得仔細想想,不能把右相等人弄下去了,讓皇帝對也心生忌憚。

嘖。

好人難當啊。

有了這個大事頂在頭上,皇帝因為彈劾的事一連幾日都未進後宮,宋雲昭也顧不上了,安順這幾日日日出宮,但是都沒能查到什麼有用的消息,一時間也不敢在婕妤面前面。

Advertisement

思來想去,安順決定去找宋大公子跟主子的堂姐夫鍾公子。

自從主子說家裏有人參考後,安順就查到了參考的是誰,現在他沒什麼頭緒,但是作為備考的舉子說不定能知道他不知道的消息。

安順去找人,沒想到鍾公子還未抵京,只能先去找了宋浡然。

宋浡然這是第一次見安順,聽說他是堂妹邊的管事之後嚇了一跳,「可是婕妤有什麼吩咐?」

安順笑著說道:「大公子不用擔心,主子知道大公子要參考,特意讓奴婢過來瞧瞧,看看公子可有什麼需要幫助的。」

宋浡然心中狐疑,認真想了想,這才搖搖頭,「家中都準備得妥當,還請公公代為轉達,請婕妤不用擔心。」

安順忙應下,然後又說道:「大公子,最近可有跟進京趕考的舉人多有接?秋闈在即,大公子也該放鬆一下,出去走才是。」

宋浡然微微皺眉,雲昭這是什麼意思?

難道是知道了什麼消息,卻不好明言?

宋浡然心中狐疑,看著安順就問道:「婕妤可還有別的叮囑?」

安順搖搖頭,然後笑道:「大公子若是遇到什麼事,就讓人給奴婢傳話。」說著遞給他一塊腰牌,然後告知如何與他聯絡。

宋浡然遲疑一下還是接過去,點頭應下。

送走了安順,宋浡然將腰牌收好,等到今日的課上完,這才去後院見母親。

大夫人正忙著宋紅的嫁妝,幾個兒的嫁妝是早就備好的,嫡庶自然有差別,不過有了雲昭的賞賜,紅的嫁妝就很面了。

這兩日核對了嫁妝單子,過幾日紅就要出嫁,所以這幾日真是忙得腳不沾地。

聽到兒子來請安,大夫人愣了一下,忙讓他進來,笑著說道:「這是從學堂過來的吧?」

宋浡然點頭,「是,兒子有件事想要跟母親商議一下。」

大夫人瞧著兒子神凝重,就讓邊服侍的人都退下去,這才說道:「遇到什麼事了?秋闈就在眼前,有事一定要跟娘說,千萬不能瞞著。」

宋浡然知道輕重,微微頷首,這才說道:「今日婕妤派了邊的管事來見兒子……」

聽完兒子的話,大夫人一時間也不明白雲昭這是要做什麼,仔細想了想說道:「既是這樣,那你就多出去走走,再過兩日你姐夫跟姐姐就到了,你將應試的事打聽得清楚些,屆時也好跟你姐夫說一說。興許是婕妤擔心你只知道閉門讀書,這才提醒你出去轉轉。」

宋浡然聽到母親的話與他想的一樣,點點頭,然後又道:「安公公將腰牌給了兒子,若是遇到事就能知會他一聲。」

大夫人眉心一跳,臉更加凝重了些,看著兒子說道:「你出門的時候,邊一定要帶著長隨,至要帶兩個。」

宋浡然覺得母親有點小題大做,但是為了不讓母親擔心還是點頭應下來,「那兒子先去跟先生告幾日假?」

「我去說。」大夫人說道,「說起來進京趕考的舉子應該都住在貢院附近,先讓人去打聽一二,明日你再過去。」

宋浡然答應下來,瞧著母親也沒別的吩咐就起告辭。

大夫人瞧著兒子離開后,總覺得事不簡單,雲昭那孩子做事一向謹慎小心,現在卻讓然跟舉子多接,肯定有的用意。

但是,雲昭又沒說出來,那就是這件事不能明言,可到底是什麼事

大夫人心中焦慮,方才怕影響兒子也不敢表現出來,丈夫也不在邊無人商議,思來想去,把邊的管事媽媽來,「過些日子就是秋闈,我這心裏很是擔心。錢媽媽,讓你丈夫跟兒子去打聽一下今年秋闈的事,打聽得越仔細越好。尤其是舉子聚集之地,多聽多看多問。」

錢媽媽沒有多想,以為大夫人只是擔心大公子跟大姑爺秋闈的事,笑著說道:「夫人放心,老奴一定讓我當家的仔細打聽,絕不會誤了事。」

大夫人點頭,「去吧。」

錢媽媽退下后,大夫人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回娘家一趟。

雲昭可不是多事的人,讓邊的管事去找浡樾而不是來見,就說明這件事不想更多人知道,肯定是有什麼難言之

知道的消息不多,回娘家打聽一二才是。

既然雲昭不想讓人知道,自然不會在娘家提起,幸好婿就要來京,回去問秋闈的事也不會顯得突兀。

大夫人換了裳帶著人出門,沒想到就看到蔡氏往這邊來,的眉心一蹙,實在是不太想見,但是想避也避不開了。

蔡氏瞧著大夫人這一打扮,有些驚訝地問道:「大嫂,這麼晚了你還要出門?」

大夫人微微頷首,「三弟妹這個時候過來,有什麼事?」

蔡氏瞧著大夫人冷淡的神,說話遮三擋四的心裏就不高興,面上不免帶出幾分來,淡淡的說道:「清菡跟武信侯府的婚事已定,我想著得派人去武信侯府量房,所以跟大嫂商量一下讓誰去好。」

家底富裕些的人家,會給兒準備滿屋的傢,桌椅板凳床榻等,所以就要去量尺寸,免得過大過小都不好看丟了臉面。

像是宋麗容跟宋紅都是沒有這些傢的陪嫁,宋家家底雖然不薄,但是孩子多,不止嫁兒還要娶媳婦,所以大夫人也不能將庶的嫁妝準備得跟嫡一般。

蔡氏給宋清菡準備這些大夫人是知道的,但是知道歸知道,心中還是十分厭惡,並不想沾手此事,就直接說道:「三弟妹,紅的婚事比清菡還要早一些,我這裏實在是忙不過來,清菡的事三弟妹看著準備吧。你邊得力的人多,不管是誰去都能辦的妥當。」

蔡氏早就料到大夫人不肯幫忙,就道:「打掃既然這樣說,我也不好強求。有件事我想請大嫂幫忙,我知道前些日子大嫂得了一塊上好的羊脂玉,不知道可否先讓給我用,等回頭我再找一塊好的還給大嫂。」

大夫人聞言臉更難看了,沒想到蔡氏居然是打那塊玉的主意,那塊玉是準備請工匠做一對鐲子,等中秋時給雲昭送去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