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邃黑暗的宇宙中,兩艘型相近、但設計風格差異極大的戰艦“肩而過”。
轟!轟!!轟!!!
復合護盾徹底消散的恩羅杰特戰艦,在曲率導彈的轟炸下,艦各都亮起了炸的火。
堅固厚實的外層裝甲被生生炸開了無數個缺口!
在氣的作用下,戰艦部的氣飛快地從缺口中噴涌而出。
高速噴出的氣流中,還夾帶著一些不知用途的裝置碎片和部分恩羅杰特艦員。
隨著戰艦的急修復程序啟,缺口區域被某種不明質迅速填補,這阻止了艦氣的外溢。
下一秒。
運行到恩羅杰特旗艦尾部的引力炸彈轟然裂。
劇烈的芒在黑暗中一閃而逝,磅礴的能量被轉化為強大的引力場。
吱嘎……
強大的汐力作用于旗艦的后方,讓其發出了一道道尖銳刺耳的吱嘎聲。
原本正朝外噴出劇烈輻的反質引擎噴口,豁然熄滅——在基礎構造變形的況下,部的反質引擎急停推。
或許是因為引力炸彈的功率被刻意調低的原因,強大的引力只出現了短短一瞬間便徹底消逝。
這也避免了對敵艦艦的大規模破壞。
總計十枚引力炸彈依次起,徹底解決了敵艦的力推進系統。
當最后一個反質引擎噴口熄火的時候,這艘笨重的旗艦徹底了一只甕中之鱉,只能依靠著慣朝前方緩緩去。
第三道空間裂隙剛剛生,甚至還沒來得及打出去便緩緩消散在茫茫宇宙之中——旗艦輸出功率只剩下了10%,只能堪堪維系曲率泡的存在。
同時,在高功率探照燈和炸火的映照下,大量艦載無人機從其中一艘戰艦敞開的艙門蜂擁而出。
它們就像被激怒的蜂群一般,不顧地朝不遠的龐大戰艦沖去!
這些艦載無人機在靠近敵艦后,迅速開啟了搭載的高能激炮。
雖然只是一臺小型機,但憑借它那歸屬于艦炮的分類,就能清楚地了解其威力。
紫的激束快速閃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敵方旗艦側腹部位置打出了數個窟窿。
艦的氣再次混雜著大量的碎屑噴涌而出。
急修復程序剛開始啟,便被暴闖的艦載無人機以高能激炮和電磁炮理關停。
炮口閃爍的火、斷裂的能量傳輸通路傳來的刺眼芒……
這些芒混雜在一起,堪堪照亮了這片黑暗的空間——部的照明設施,早已停止工作。
在這忽明忽暗、隨時有二次炸可能的糟糕環境下,艦載無人機側面彈出數支架,將其牢牢地固定在甲板之上。
隨后,它打開了位于腹部的艙門。
咚!咚!!咚!!!
伴隨著急促而沉悶的腳步聲響起,高達到2m的類人型戰爭機人從其中沖了出來。
它靈活地抬起手臂,輕而易舉地扯斷了周圍那些或或細的纜線。
電火花和高溫等離子傾斜而下,卻被其周圍的一道微型復合護盾徹底阻擋在外。
泛著紅芒的、由各種高度探測組合而的雙眼一掃而過,迅速將數據傳輸至艦載無人機。
再由艦載無人機充當中轉站,將所有數據實時上傳。
最后,在零的龐大算力支持下,建模工作飛速完。
【環境分析已完】
這是一個完全封閉的狹窄空間。
通過那幾道閉的艙門便可以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
對方封閉了這片區域,目的,自然是盡可能阻擋人類文明對旗艦的侵行為。
這種行為,在人類的文明里,有一個簡單的詞匯可以形容。
螳臂當車!
高大的戰爭機人右肩和左肩上兩個碩大炮口緩緩旋轉,同時對準了一面厚實的艙門。
轟!!!
電磁炮和高能激炮同時發力,堅固厚實的隔離艙門,甚至連0.5秒都沒有堅持到便化了無數四散飛揚的碎屑。
艙門被轟碎的那一刻,炮火并沒有停歇,而是繼續轟擊了一秒鐘時間。
艙門后的通道已經破爛不堪,只剩下了一個基礎的框架結構。
咚……咚……咚……
沉悶的腳步聲響起,一臺臺戰爭機人從這個被轟破的艙門鉆了敵艦部。
同樣的場景,幾乎發生在所有登陸點。
……
恩羅杰特指揮中心。
從旗艦力系統被摧毀的那一刻開始,整個指揮中心便只剩下了輕微的呼吸聲。
無論是恩羅杰特人還是其他文明的智慧生,此時都面慘淡地著前方的屏幕。
屏幕的一側,正呈現著【恩羅杰特號】的3d模型。
艦側腹部分布著麻麻的紅點。
這些紅點正以極快地速度向旗艦部突進。
無論它們在旗艦部布置了什麼樣的攔截措施,都無法阻擋這些紅點的突進節奏。
至于原因,則呈現在屏幕的另一側。
那是一支由純粹的戰爭機構建而的機械部隊。
在各種高威力武和復合護盾系的共同作用下,任何攔截措施都無法在它們面前支撐一秒以上的時間。
“放棄旗艦吧。”
事到臨頭,老科學家反而徹底冷靜了下來,它無力地搖了搖頭:“人類文明的目標是里面的空間武。”
“戰敗已定局,我不希人類文明得到它。”
老科學家的提議得到了所有指揮人員的贊同。
它在前的控制臺上按了幾個按鍵:“另外,我希各位做好一個準備。”
“當戰爭徹底失敗的那一刻,我會啟中央計算機自毀程序。”
“關于跡的所有信息,都將被徹底抹除。”
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指揮中心依然和原先一樣安靜。
老科學家神鄭重地在面前的控制臺上作著。
涉及到文明最核心的裝置,每一道權限的解鎖都需要不時間。
忽然,它的作稍稍停頓了一下。
在它面前的個人屏幕中,一條被標記為最高保級別的信息喚醒了它沉睡已久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