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種田習武平天下 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表弟溫墨詩

《種田習武平天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表弟溫墨詩

韓翠芬有心拒絕,覺得池橋松太好高騖遠。

即便有功天賦,也不能如此荒唐。

但是見到這一疊緣分,想到久病臥床的丈夫,終究沒能忍住:「也罷,只是借鑒,你千萬不要當真修鍊,會走火魔。」

「我懂,我懂。」

韓翠芬需要講課,還要回家照顧丈夫和孩子,所以能出的時間不多,一個星期只有兩個下午的時間。

的確有點,不過也夠了。

池橋松現在的武道資質,已經屬於天驕序列,學會導引,再從玄寒子的《修行筆記》中找點經驗,完全可以自行學習《廣聖如意》。

回到家中。

他一邊翻著《修行筆記》,一邊默默思索接下來的修鍊。

武道功,演化自道家。

溫養一口炁,再藉助一口炁來顯化各種手段,但是想要把一口炁養,需要歷經重重關卡。

「《紫霞清塵》、《飛瀑登涉》,都是為了凈化自,從而引得天地靈氣與自結合,生一口炁。」

在他看來。

這個過程,與小青吞吐祥瑞之氣,邪修鍊邪祟之氣,都是差不多的道理。

正因為如此,一口炁也好,祥瑞之氣也好,邪祟之氣也好,都能催各種法,修鍊旁門左道之

所以武道功,也氣功,本質就是修鍊天地靈氣的武功。

「雖然所有的氣,本質都是天地靈氣所轉化,但轉化過來,就備了不同的屬。」他細細的一口炁。

Advertisement

武者的一口炁,最大的不同之在於,它只是以天地靈氣為引。

隨後便用自的養分,去溫養這一口炁,所以這一口炁最正宗。非是從外界掠奪,自然也不會引發雷劫。

說白了。

小青、老塗修鍊,都是從自然中獲取,是一種掠奪行為,所以才會滋生雷劫。

其中小青還好,畢竟只是吞吐旭日東升前的一縷紫氣,不牽扯因果業力,只在化龍時才會降下雷劫。

邪祟則要危險許多,比如以往的老塗,曾在人間鬧過狐患,沾染諸多業力,大限一到雷劫便要誅殺。

若不能尋得託庇之法,幾乎所有邪祟,都逃不過雷劫的擊殺。

現在的老塗,有池橋松庇護它,依然小心謹慎,生怕與外界纏上一因果,導致將來雷劫滋生,化為灰灰。

修行,就是如此艱難。

池橋松慨一聲:「所以武道昌隆……只發掘自潛力,不與外界產生糾葛。」

雷劫管不到人類武者,甚至人類武者修鍊到上師三境,還能掌握雷法,掌心孕育神雷,當真是替天行道。

「不過靠自修行,也難。」

「這才有了《抱一函三》將後天呼吸,轉為先天呼吸,從而提升一口炁的質量。」

「再往後《廣聖如意》的修行,就是為了打破任督二脈,通天地之橋,為羽化而登仙做準備。一如武士齊備明、暗、化三種勁力,為悟道打基礎。」

Advertisement

下士三境。

外功三境,力士、勇士、武士,練明勁、暗勁、化勁。

功三境,居士、道士、羽士,養一口炁。

最終都是要把修鍊出來的東西,與氣神契合,融為一爐、煉化一丹。從而破繭蝶,養出屬於自己的「道」。

「修鍊吧!」

往後的日常功課,又多了一門《廣聖如意》氣功,加上《雲笈七籤》、《潑風快刀》,以及悟《魁斗槍》。

日子枯燥卻充實。

「咕呱!」

這一天他正在逗弄脾氣暴躁的小紅,電話鈴忽然響起。

「喂。」

「小松,你小姑生了!」電話那頭,傳來小姑父激的聲音。

「生了啊。」

「快來看看你小表弟。」

「還在醫院是吧,我馬上過去。」

「小青,看好門!」池橋松騎上二八大杠,飛快趕往縣城醫院。

產房裏老池家一家人早早就來了,在小姑的床前有說有笑,見到池橋松過來,給他讓了個位。

「來,看看你小表弟。」小姑父高興的說道。

剛生下來的小孩,臉上皺,皮也紅紅的,並不可

池橋松嬰兒小臉,問道:「小姑,小墨詩多重?」

「七斤六兩,大胖小子呢……比他哥哥姐姐生下來丑多了,但大多了。」小姑剛生產完,臉還有些發白,「我這絕對是最後一胎,不想再生了。」

一共生過五胎,其中夭折過一胎。

Advertisement

現在年紀也上了三十歲,對生孩子失去了興趣。

池母贊同說道:「不生就不生了,三男一也夠了。」

正聊著。

醫院的副院長走了進來,矜持中出一:「池主任,你小姑在醫院儘管放心,我們安排了最好的護士護理。」

池橋松與副院長握了握手:「陶院長費心了。」

縣城醫院的院長已經上了戰場,現在是學者副院長主持日常,池橋松職不顯,但墨坎雛虎的名頭不小。

所以陶副院長才特意趕過來,與池橋松客套一番。

中午時候,表姐李婉也來醫院看

現在的李婉比剛來墨坎縣的時候,白了很多,吃得好喝的好,不用為生活發愁,讓整個人的氣質都變好了。

「表姐,現在複習得怎麼樣。」

「班主任說考洪大差不多,但是考更好的學校,以我現在的水平,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還需要更努力。」

池橋松點頭:「不要給自己太大力,我覺得洪大就很好,離家也近。」

洪大在洪都市,是江右省最好的大學,雖然全國排不上名,但在本省足夠了,去什麼單位都夠資格。

李婉卻說道:「表弟,我想考兩江師範。」

「嗯?」池橋松訝道,「兩江師範可不好考,十七聯盟名師之一。」

「我想試一試。」

「你有把握,自然可以一試。」

池橋松沒有反對,李婉若是能考出好績,好大學隨便選。

大夏民國的大學,分為名師、普通兩種,約等於一本、二本的概念。

其中名師也有三六九等。

最好的五所大學,號稱名師五大。

比如郝伯昭兒子郝正廷念的安墟師範學院,隔壁的京師大學堂,就是名師五大之一。

比名師五大略次的,就是十七聯盟名師,十七所大學組建的聯盟,兩江師範大學,就是十七聯盟名師之一。

校名兩江,立之初是由江南省、江右省兩省共同資助。

學校在江南省的省府金陵市,江右省不考生,都以考上兩江示範大學為榮,不英學生,還被江南省截胡。

不過中央巨頭們,對於大學教育非常看重,軍閥們並不敢阻礙學生考什麼大學。

唯有加強自家麾下大學的辦學質量,盡量留住人才了。

李婉堅定說道:「我這一個月努力備考,估分之後,如果考得不錯我就填兩江師範,如果考得不行,我就填洪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