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月明千里(嫁給一個和尚) 第 128 章 援兵

《月明千里(嫁給一個和尚)》第 128 章 援兵

拂曉時分,營地裏突兀響起一陣接一陣淒厲的號角聲響,旌旗獵獵,馬蹄如雷。

瑤英猛地驚醒,帳中線朦朧,長案旁一道影紋衫齊整,正凝神辨認遠傳來的號角聲。

片刻後,他垂眸看

“今天我要率領一支中軍拔營,畢娑、莫毗多留下照應糧草資,押運輜重,公主留在營地,緣覺會過來找你,有事和他商量。”

語氣嚴肅。

瑤英應了一聲,還未爬起,他拿起放在毯邊的長刀,拔步走出去。

“將軍上還有傷,別忘了換藥,萬事小心。”

瑤英裹著氈毯,輕聲囑咐,睡夢中剛醒,嗓音輕沙啞。

羅伽腳步頓住,背對著,輕輕地嗯一聲,掀開氈簾出去了。

但聽營帳外傳話聲、腳步聲、馬嘶聲、甲刀劍撞的沉悶聲響此起彼伏,聽來忙而不,風聲呼嘯。

瑤英定定神,很快穿好裳起,緣覺匆匆趕來,帶著轉移到另一營地。

山坡下的長道上黑一大片,朝霞漫天,士兵們肩披霞,向北進,離得太遠,看不清為首的將領的影。

瑤英吃了些饢餅,理記錄分配戰馬的文書,畢娑的親兵找了過來。

“指揮使無意間俘虜了一個小部落的散兵,他們想攻打喀克部,被喀克部圍了幾天幾夜,指揮使活捉了他們,其中有兩三百人是漢人,將軍不知道該怎麽置他們,彥公子可否前去接?其他人不懂漢話。”

瑤英立刻答應下來。

王庭行軍雷厲風行,為防止泄大軍主力所在,對收押的俘虜嚴加看守,現在張,俘虜、流民、部落騎兵混雜著關押在一,很容易發矛盾,必須妥當理。這些天已經幫著理了好幾樁糾紛。

Advertisement

瑤英帶著親兵趕到關押俘虜的營地,副將正在忙,見來了,眼皮也沒抬一下,指了兩個小兵給

“一群漢人奴隸,阿史那將軍何必費心?依我看,殺了省事。”

瑤英邊的親兵臉一變,朝親兵搖搖頭,沒有吭聲,跟著小兵去牛棚。

“你們記住,這裏是王庭,王庭如何用兵,如何定策,我們無從置喙。現在關押的這批漢人俘虜為北戎打仗,在王庭將領眼中,他們是敵人。”

出了營帳,瑤英小聲提醒親兵。

親兵們心中一凜,恭敬應是。

到了牛棚,隔得老遠就是一陣鮮、穢、糞便汙濁腐臭的氣味,牛棚地勢低矮,俘虜關押其中,必須抬頭才能仰視看守的士卒。

小兵站在牛棚前吆喝了幾聲,讓士卒拉出幾個漢人出來審問,士卒隨手點了幾個人,瑤英上前,攔住士卒,眼神示意親兵。

親兵俯視眾人,朗聲問:“你們為什麽攻擊喀克部?為什麽替北戎人打仗?”

他一口純正流利的漢話說出,漢人俘虜們呆若木,一時間雀無聲。

瑤英站在一邊觀察他們的反應,注意到漢人俘虜們震驚過後下意識看向角落的方向,指指角落裏的幾個男人:“把他們帶上來。”

小兵挑出三個俘虜,按著他們的肩膀,迫使他們跪下。

瑤英搖搖手,讓小兵放人,“你們祖籍是哪裏人?怎麽會為北戎人打仗?”

三個俘虜掃一眼左右,見後一群人高馬大的親兵侍立,親兵既有漢人也有胡人,應當在王庭軍中頗有地位,換了一個眼神。

啪啪幾聲,小兵等得不耐煩,幾鞭子了過去,厲聲喝道:“還不回話!”

瑤英眉頭輕蹙,不過沒有阻止,道:“隻要你們如實代,不再為北戎人賣命,我可以向將軍求,留下你們所有人的命。”

Advertisement

俘虜中年紀最大的男人冷笑一聲:“你怎麽保證?我們是漢人,在北戎是最低賤的賤民,到了王庭和北戎沒什麽兩樣。”

瑤英淡淡地道:“不一樣。王庭君主是佛子,你們戰敗,為他的俘虜,他從不濫殺俘虜,會饒恕赦免你們,沒有人敢質疑他的決定。在王庭,不論哪個部族的人都是佛子的子民,佛子一視同仁。”

溫和平靜的目在每個人臉上停留了一會兒。

“如果你們拒不歸順,那就是王庭的戰利品,會被當奴隸獎賞給貴族和立功的將領,一輩子無法贖。”

男人和其他兩人對視一眼,出懷疑神:“隻要我們歸順,佛子真的會饒恕我們?”

瑤英道:“你們沒聽說過烏吉裏部?他們的部落曾以劫掠王庭商隊為生,後來他們歸順佛子,部落得以保全。”

“我是漢人,我敢立下保證,便有十足的把握。”

停頓了一下,語氣微沉。

“前提是你們肯歸順。”

男人瞇了瞇眼睛,沉片刻,道:“我們可以歸順,還可以告訴你們北戎人讓我們做了什麽——不過我們有一個要求!隻要滿足我們這個要求,我們願為王庭肝腦塗地!”

瑤英道:“但說無妨。”

男人盯著:“我們請求佛子把我們這些人賜給文昭公主!王庭貴族和北戎貴族都一樣,隻有文昭公主會善待我們。”

瑤英:……

一旁的緣覺漸漸能聽懂一些簡單的漢文了,聽到佛子和文昭公主幾個字眼,立刻兩眼放,朝投來疑問的眼神。

瑤英小聲和他解釋。

緣覺想了想,道:“公主可以答應下來,王慈悲為懷,嚴軍中殺俘,隻要公主按照慣例為這些人頭繳納贖金,王一定會把這些人賜給公主。朝中大臣和軍中將領絕無二話。”

Advertisement

瑤英的商隊所到之會盡力解救當地淪落為奴的中原王朝民,救下的人越來越多後,為避免引來本地王庭人的仇視,拿舉世罕見的奇珍從兩個小城邦的城主手中買下兩座綠洲小城,把所有人遷移出王庭,讓那些人跟著最早獲救的老齊他們學耕種、經營生意,還讓他們一步步組建武裝,不論男,隻要能扛刀的都得訓練。

這一切做得大大方方,沒有瞞,的商隊和胡商來往切,常常以一些稀奇古怪的新鮮玩意籠絡達貴人,繳納的贖金喂飽了各國貴族,救下的人丁又都陸陸續續送出了王庭,王庭貴族樂見其不得多救些民。

瑤英笑了笑,“難怪畢娑會讓我來接這些漢人俘虜,他早就知道這些漢人的要求是什麽。”

“緣覺,你去副將那裏知會一聲。”

緣覺認為沒這個必要,不過看瑤英堅持,隻得應是,找到副將說明狀況,取出自己的印信。他是曇羅伽的近衛,副將不敢有異議,滿口答應。

得到副將的允諾,瑤英這才告訴漢人男子:“隻要你們歸順,文昭公主會盡力想辦法為你們贖。”

男子一喜,目變得敏銳:“你是不是認識文昭公主?”

瑤英點點頭,一字字道:“不錯,我的保證就是文昭公主的保證。”

三個男人,神,臉上都閃過喜

“我們相信文昭公主!”

為首的男人回頭看一眼牛棚裏的族人,下定決心,抱拳回答瑤英剛才問的問題:“我們這些人祖籍河西,出生於伊州。我們的父輩都是被擄到伊州的,我們和當地人通婚,給北戎人當牛做馬,還得繳納重稅,牛羊、布匹、皮,人,他們要什麽,我們就得給什麽。不久前北戎,我們的部落被征兵,族中青壯男子都被迫上了戰場。我們原本為北戎人押運糧草,這個月,指揮使突然要求我們分散開來,跟著幾支騎兵攻打所有小部落,不聽從指令的話就會被殺。”

瑤英蹙眉。

北戎人果然在迫他們的附庸小部落攻打歸順王庭的部落。

漢人男子了口氣,接著道:“我還可以告訴你們一個消息——海都阿陵王子為北戎人請來了援兵!”

瑤英瞳孔一,一瞬間,腦子裏轉過無數猜想。

“什麽援兵?”

冷靜地問。

漢人男子搖搖頭,說:“沒人知道援兵是誰,我們剛好為海都阿陵王子押運過糧草,王子帶著親衛繞路去了一趟北方,他的親衛醉後吹噓說王子會為北戎帶來幾萬人的援兵,到時候天降神兵,就算佛子有神佛保佑也贏不了這場仗,不過這話沒人信。”

瑤英半晌不語,慢慢平複下心,留下一個親兵理剩下的事,叮囑小兵善待漢人俘虜,轉離開。

王庭原本就兵力不足,所以必須集中兵力和北戎對戰,假如北戎真的請來了一支強大的援軍,那王庭就得麵臨一支兵數是他們幾倍的聯軍。

怕漢人男子是北戎故意派來攪王庭軍心的細作,心中雖然張,臉上卻不,一邊走,一邊在腦中回想看過的沙盤,如果男子所說不假,海都阿陵會去哪裏找援兵?

剛走出幾步,漢人男子想起一件事,揚聲:“這位公子,如果你能見到文昭公主,求你給文昭公主帶句話!”

瑤英停下腳步。

漢人男子走上前,看一眼左右,小聲道:“請你轉告文昭公主,有中原來的漢人在打聽的消息。”

瑤英還在想援兵的事,有些心不在焉,半天沒反應,等意識到男子說了什麽之後,腦子裏轟的一聲,渾僵住,心口砰砰砰砰猛地跳起來。

,想問話,卻半天沒法說出一個完整的字音,渾仿佛倒流,甚至能聽見它們嘩啦啦淌過管的聲音。

在這個戰火紛飛的世,能不懼風險,萬裏迢迢來到域外之地打聽消息的人……

隻可能是李仲虔。

阿兄來了。

他來接回家。

的預沒錯,瓦罕可汗派兵追捕的漢人很可能就是李仲虔。

他怎麽去了北戎?

他現在有沒有擺危險?

他急著救,暴躁起來了分寸,要是被北戎人抓到了……

涼風裹挾著濁氣撲麵而來,瑤英眼眶熱,鼻尖發酸,終於聽見自己抖的聲音:“那個漢人是誰?”

漢人男子搖搖頭,道:“我也不知道是誰……隻聽說是漢人,從中原來的,他們在北戎打聽文昭公主。”

瑤英閉了閉眼睛。

一定是李仲虔。

回營地的路上,瑤英沉默不語,心裏七上八下的,既歡喜,又憂心忡忡。

想起前晚的夢境,牧民打扮的李仲虔騎著馬朝奔來,被一柄長刀捅穿了

瑤英打了個冷戰。

……

回到營地,瑤英把從漢人男子那裏得到的報整理出來,送到畢娑的大帳裏。

畢娑看完,皺眉問:“公主,那些漢人可信嗎?”

瑤英搖搖頭,道:“我不能確定,這些報隻是他們的一麵之詞,也許海都阿陵特意安排他們來迷我,以幹擾攝政王用兵。”

畢娑沉了片刻:“有這個可能,不過如果他們說的是真的,我們得盡快調整布局,瓦罕可汗掩藏蹤跡,說不定就是在等援軍。”

羅伽還沒回營地,他寫了幾封信讓心腹傳令兵即刻騎快馬送出去。

瑤英回了自己的營帳。

親兵們圍攏過來,小聲問:“公主,是郎君來了嗎?”m.X520xs.Com

瑤英輕聲道:“興許是……”

親兵們對一眼,又驚又喜。

除了瑤英後來招攬的幾個胡人,大多數護送和親的親兵是當初李仲虔親自為選拔的護衛,聽說李仲虔找了過來,他們自然激不已。

瑤英袖中的雙手還在發,喝了碗冷掉的馬,強迫自己鎮靜下來,伏案提筆寫信。

信還沒寫完,親兵送來一張羊皮卷:“公主,金將軍剛才送來的。”

瑤英展開羊皮卷,籲了口氣,麵笑容,趕到畢娑的大帳。

“海都阿陵的援兵不知道是真是假,我為王庭請來的援兵到了。”

畢娑記得這事,眉揚了揚:“他們真來了?”

離開聖城前,瑤英請示曇羅伽,的人馬雖然,但願意為王庭出一份力,如果尉遲達那邊事順利,也可以派兵從旁襄助策應。這種好事,畢娑他們當然不會拒絕。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