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春閨記事 第182節 點鴛鴦

《春閨記事》第182節 點鴛鴦

朱仲鈞這一病,就是七八日。

他瘦了很多,顧瑾之何嘗不是?

到了三月初一,顧瑾之進宮去給德妃請脈,太后娘娘就問顧瑾之:“怎麼瘦了?”

顧瑾之笑著道:“太后,我長個子,沒長胃口!”

太后娘娘瞧了瞧,約是高了些,就忍不住笑。

“長個子的時候,的確應該多吃些……”太后娘娘慈笑道,“想吃什麼,家裡沒有的,只管告訴我……”

顧瑾之果然想了想。

倒真想起一道菜,就笑著對太后道:“鮮藕烏湯。”

太后又是笑。

這個時節,鮮藕並不難得,烏也是便宜的。

想了半天,就想了這麼個普通的。

“去膳房說一聲,回頭做了送到顧宅去。”太后對邊的寄綺說道。

寄綺道是,轉就去了。

太后這才問德妃的如何了。

“這次都還好。”顧瑾之道。

上次大伯母進宮,也不知道給德妃說了什麼,如今照常吃飯了。

吃辣的,滿宮裡都知曉了。

自然有些人爲此高興。

有人深信不疑,知道德妃將來會生個公主,對也放鬆了警惕。

太后娘娘也跟著鬆了口氣。

皇帝也賞了些東西。

顧瑾之這次進宮,德妃的態度也好了很多。

姑姑服侍也輕鬆了些。

太后問完德妃,又問朱仲鈞:“王爺最近還好?”

顧瑾之就將朱仲鈞得了急腸癰的話,說給了太后聽。解釋道:“我有把握能治好王爺。又怕您和陛下跟著擔心,這纔沒往宮裡說。如今已經好了。”

太后臉驟變。

也知道顧瑾之爲什麼瘦了。

心裡越急,說話就要越慢,否則越說越錯。這是太后幾十年養的習慣。

Advertisement

哪怕是對面顧瑾之,也沉著了片刻。

等心裡的緒過去之後,太后的擔心也減輕了些。

“你仔細說給哀家聽聽……”對顧瑾之道,“是真的都好了?”

“瘦了些。”顧瑾之道。“四五天不能吃飯,清減了些許。病是好了的,已經無大礙。”

顧瑾之自己也跟著清減了。

足見,也是很擔心的。

太后就輕輕嘆了口氣。

“明日帶了他來,哀家要親眼瞧瞧。”太后最後道。

也沒有責備顧瑾之瞞不報,直到現在才說。

顧瑾之道是。

第二天,帶著朱仲鈞進宮了。

朱仲鈞的確瘦了很多。

太后拉著他的手,眼角溼了,問他:“當時疼不疼?”

朱仲鈞眨眼角。撇了道:“疼。小七抱著我。就不疼了。小七一直陪著我。也不睡覺……”

太后就知道了顧瑾之不解帶照顧了朱仲鈞四五日。

顧瑾之又明顯瘦了,足見朱仲鈞沒撒謊。

輕輕拭了拭眼角,笑著對顧瑾之道:“好孩子。你照顧王爺,哀家最放心了!只是以後有事別瞞著哀家。哀家也不是那經不住事的主兒。告訴了哀家,哀家心裡有數,反而更踏實。”

顧瑾之忙道:“下次不敢欺瞞太后了。”

太后見說出欺瞞二字,就笑了笑,讓到自己邊來,拉著的手,說了幾句寬的話:“哀家並無責怪小七欺瞞之意,小七心裡念著哀家,才故意不說的,哀家都明白你的苦心。”

顧瑾之垂頭笑了笑。

太后見梳著雙髻,頭上只帶了兩朵簡單的紅寶石珠花,就笑著讓宮人拿了自己的首飾匣子來,親手挑了兩朵金鑲碧玉的珠花,賞賜給顧瑾之。

Advertisement

還親手替戴上。

顧瑾之忙起,道了謝。

回去的時候,朱仲鈞依著車壁打盹。

顧瑾之問他:“好看嗎?”

朱仲鈞就微微起眼,隨便瞄了下,然後點頭說:“嗯。”

他雖然口中裡不再生氣了,神卻懨懨的。和顧瑾之相的時候,他不怎麼說話了。

沉默寡言的模樣,像極了從前。

顧瑾之說他“六親不認”,大概傷了他的心。

他似乎從來沒想過顧瑾之會那麼評價他的一生。

前世顧瑾之也抱怨他冷漠無,卻從未當他的面說過。

他是第一次知道……

他的沉默,不僅僅是傷心,也帶著幾分反思。

他甚至下意識裡承認了顧瑾之的觀點:仔細想來,他似乎走到了最後,只有自己……

父親被他鬥敗了,母親死了;兒子不願意理他,兒去了山區支教,也是被他說得寒了心吧?妻子……除了一紙證書,他和顧瑾之的婚姻的後二十年,名存實亡。

自從陳參謀那件事之後,顧瑾之罵他賣妻求榮,他們就再也沒有同牀過……

雖然不願意承認,可他的前世,用“六親不認”來形容他,雖然苛刻了些,卻也恰如其分。

認清了這點,朱仲鈞放佛對自己的前世,有了個新的認知。

這個新的認知,讓他心揪起來的難

——————

回到家,顧瑾之先去了母親那裡,將進宮的事,說給了母親聽。

宋盼兒見太后沒有怪罪,反而賞了顧瑾之兩朵珠花,心裡也高興。

足見,太后不以勢人,是個很通理的人。

有這樣的婆婆,是很不錯的。

宋盼兒就笑了笑,對道:“太后賞的,要仔細收好,別們混鬧,不知弄丟到哪裡去了……”

Advertisement

顧瑾之道是。

帶著朱仲鈞回房。

朱仲鈞斜倚在大引枕上看書。

顧瑾之也換了男裝。準備去鋪子裡。

祝媽媽替梳頭。

頭髮全部豎起來,用白玉簪固定住,做了小子打扮。

祝媽媽將的頭髮梳好,又替傳了鶴氅。

“……我昨日約聽海棠說。夫人又要買新丫頭了?”祝媽媽倏然小聲問顧瑾之。

顧瑾之知道這件事。

家裡的丫鬟婆子們是去年端午節之後才添的。

宋盼兒總說不夠用。

家裡漸漸了樣子,服侍的人也越來越多。能上手的小丫鬟們,就都放到了各

家裡掃地看茶喂雀的丫鬟仍是短了些。

“是啊,我昨日也聽孃親說了。”顧瑾之道。“媽媽怎麼問這個?”

祝媽媽的親戚都在江南,肯定不是有人要塞進來,所以顧瑾之不懂怎麼突然問這個……

“家裡既然要添小丫鬟,那大些的呢?”祝媽媽聲音更輕了,“像慕青和海棠,都快二十了吧?還不放嗎?”

海棠的婚事,顧瑾之知道。

外院庫房有個小管事,宋盼兒早年就暗示了他,將來會配給海棠。所以這些年。宋盼兒一直在擡舉那個小管事。

宋盼兒邊幾個得力的都心知肚明。海棠自己都知道。

去年上京。那個小管事也來了。

宋盼兒只等邊的事都妥當了,纔會配了海棠。

很溫,又。將來估計要賞賜給顧瑾之做陪嫁;芍藥和傲芙年紀稍微小些,還沒有打算。

至於慕青。是新來的,宋盼兒還沒打算怎麼配的。

“媽媽有什麼話說的?”顧瑾之笑著道,“咱們院子裡也沒人快二十的,您怎麼替夫人那邊心?”

祝媽媽就笑。

“您有什麼打算,說給我聽。”顧瑾之笑著追問

祝媽媽給芷蕾使眼,讓們都出去。

屋子裡只剩下祝媽媽和顧瑾之,祝媽媽服侍顧瑾之穿靴,然後就悄聲道:“……我相中了一個人。他的年紀,和葳蕤最恰當不過的。只是家裡帶過來的人,都沒有說婚配的話,我不敢貿然去提,又怕夫人定下給了別人,才問海棠和慕青。要是夫人配了海棠,我就趁機問問,看看夫人什麼意思。”

相中了一個人?

顧瑾之想了想家裡的管事或者小廝。

往常院跑的,司箋最勤快。

他機靈又能幹,聽說還是個孝子……

“是不是司箋?”顧瑾之問。

祝媽媽駭然:“姑娘……姑娘怎麼知道?”

沒跟別人提過。

顧瑾之就笑:“您說自己相中了嘛。您又不,您相中的人,自然是常往我這邊來,您纔看了。除了司箋,還有誰?”

祝媽媽恍然大悟,笑著說顧瑾之心思縝

司箋是個不錯的,顧瑾之也喜歡他。

將來他定是要給顧瑾之做陪房的。

葳蕤也是。

這樣一配,倒也甚好。

“我替您問問。”顧瑾之笑著道,“我也覺得很好。”

祝媽媽就笑:“姑娘也覺得好?”

“嗯。”顧瑾之笑著道,“雖然司箋的相貌配不上葳蕤,可他機靈聰明啊,又能幹。”

祝媽媽笑:“那姑娘先擱在心裡,有了好時機會問問。”

像司箋和葳蕤,這幾年也是不會放出去的。

祝媽媽也不是想現在就嫁了葳蕤。

只是空把自己的意思,說給了夫人聽,夫人心裡有了打算,早做安排。

免得錯點了鴛鴦。

像海棠的事,不就是四五年前看好的嗎?

葳蕤雖然比不得海棠,卻也是顧瑾之的姐,份比其他丫鬟要高些。

顧瑾之笑了笑,從裡屋出來,看到朱仲鈞在東次間看書,就問他:“我去藥鋪,你去不去?”

朱仲鈞搖搖頭,然後繼續看書。

顧瑾之就自己出了門。

仍先去了母親那邊,打了聲招呼,順便問了問家裡要買小丫鬟的事。

“稀奇,你怎麼關心這個?”宋盼兒笑著道。

——————

第二更,求紅票。明天開始正式加更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