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春閨記事 第223節 溫病

《春閨記事》第223節 溫病

“先生,家父這病,是不是跟魏舉人的病一樣?”向然見董先生開了白虎湯,心裡著急,卻也不好貿然說董先生的診斷不得法,只得旁敲側擊。

董先生在樑家藥鋪十幾年,勞苦功高,又是向然的師傅,向然說話不敢造次。

“都是暑溫伏,晚發劇毒。”董先生點點頭,“這種熱毒最烈,非大涼之藥不能解。白虎湯是最妥帖的方子……”

“可……”向然猶豫了片刻,才道,“可魏舉人不太好……”

董先生不以爲忤,只是笑了笑:“這你就不懂了!每個病家的子不同。那位魏舉人,原是虛弱,有古語說溫病虛甚者死。他自己沒那個命,我又有什麼法子?老爺卻不同。老爺正當年,平素也重養護,不曾虛,豈能和魏舉人相提並論?”

說罷,他嘆了口氣,“魏舉人還是讀聖賢書,也忒不知禮。醫生看病,只是疏導解救。有沒有活命的機會,還要靠他自己。他自己沒那個福氣,他的同鄉人蠱,還到說我的不是。”

董先生也很委屈,也沒有抱怨半分,只是口吻清淡說出來。

這份涵養,讓向然敬重又佩服。

向然跟著董先生學醫七八年了,半師半父,他對董先生是很有的。

董先生也有過很多令人驚歎的病例。

前幾年有位病家,患腹部氣痛,三五年到求醫問診,始終不見效。發作起來,嘔吐不止,下腹腫痛,大便不得、小便也不得。十分的難

董先生擬了樸厚三湯,兩劑藥下腹,病家大小便通暢,氣痛緩解;而後又喝藥三劑,半年之後複診,氣痛病完全好了。

這是董先生早年比較得意的病例之一。

Advertisement

而後,又有病患痢疾,多名醫不得法,擡到董先生這裡。也讓董先生治好了。

還有好些,向然一時間數不過來。

想到董先生從前的醫,也是極好的。

況且很多這樣的暑病,也讓董先生治好了。

怎麼一個魏舉人,讓向然對師傅產生了懷疑呢?

董先生靠著樑家吃飯。和樑瑞也是至。就算這滿世上有人都想害樑瑞,董先生也斷乎不會。

既然有醫,又不會害人,爲什麼不能相信?

樑瑞躺在牀上,見兒子拿了董先生的方子,沉默良久,頗有輕待董先生之意。就開口道:“拿去抓藥,熬好了我喝下去。這十幾年,我哪次生病,先生不是藥到病除?”

董先生也是樑家衆人看病。

樑瑞的脈案。董先生最悉的。

向然心裡大定,也說服了自己,魏舉人的病並非用藥的緣故,而是他自己沒福氣。

向然拿了藥方。自己親自去抓藥了。

片刻的功夫,樑瑞病倒的事。就傳遍了樑家上下。

樑太太帶著大兒媳婦和其他的兒子、兒,來看樑瑞。

外書房的小裡屋,頓時就滿了人,都挪不腳。

樑瑞只是發燒,腦子尚且清楚。看著自己家裡兒羣,想起了小時候父親將向樑撿回來、父子三人相依爲命,最後向樑進宮去了,全了樑瑞今日的妻兒滿堂。

想到這裡,樑瑞眼睛不由泛酸,更覺得對不住向樑。

現在,他的小廝扣在顧家,不知道顧瑾之會鬧出什麼。

到時候,向樑肯定是一番爲難。

想到這些,又想起向樑人傳話給他,吩咐他不要輕舉妄,別得罪了顧家,忍過這一年,以後照樣有賺頭。

Advertisement

是樑瑞自己目短淺,咽不下這口氣,非要和顧氏一較高下。

結果,就弄了現在這樣。

“出去,都出去!”樑瑞吼道。

妻兒在跟前,想到向樑斷子絕孫,又想到自己最近行事,他就越發覺得對不住向樑,一陣心煩意

樑瑞在家裡素來說一不二,妻子溫順聽話。

他一吼,沒人敢留下來,紛紛出去了。

向然很快就抓了藥回來,熬好了給父親喝下去。

喝了藥,樑瑞也子舒服了些。

他一夜未睡,很快就進了夢鄉。

見父親睡得很沉,向然就鬆了口氣。

董先生的藥,果然是有用的,幸好剛纔沒有造次阻攔,否則真的冷了董先生的心。

“你照顧好老爺,我回藥鋪了……”董先生對向然道。

“是。”向然起,送董先生到大門口,親自扶了董先生上車,才折回來。

吃了藥下去,樑瑞很想好好睡上一覺。

可是半睡半醒間,總覺得子哪裡不舒服,似乎燒越來越盛了……

可是後背總覺寒。

約約的,他甚至看到了一個消瘦單薄的中年人,穿得打滿了補丁的裳,笑容和煦,對誰都很好。

那是他的父親,他和向樑的父親……

————

魏舉人今日凌晨才醒來。

他大泄了一回,屎尿滿,廂房裡頓時臭不可聞。

吳舉人和同鄉,幫著魏舉人換了乾淨的衫。

幾個人行事,輕手輕腳的,生怕打擾了院子裡那些扛著刀槍、穿著盔甲的侍衛。

隔壁廂房,還關押了十來位地

那些地,看著人高馬大,平日裡欺負老百姓很有威風。可一見著穿著盔甲的侍衛,瞧著他們手裡明晃晃的刀槍,全部都懨了,甚至都沒反抗一下,就乖乖被鎖到了廂房裡。

Advertisement

吳舉人終於明白什麼

覺,這些地過來,是跟魏舉人的病有關,肯定也跟樑家有關。

但是吳舉人不敢多問。

他在京裡沒親沒故,要是出了事,連個幫他說話的人都沒有。

換了乾淨的裳。天亮的時候,魏舉人又拉了一回,這次沒拉在上。

看著他拉了兩次,吳舉人有些擔心:魏舉人這子,比紙還要單薄,哪裡經得起瀉肚啊?

顧瑾之昨夜也是歇在藥鋪的。

剛剛起來,簡單的梳洗之後,吳舉人立馬就過來,問魏舉人的病

“拉過兩次之後。就不會再拉了,放心吧。”顧瑾之笑著道。

說放心,似乎病家的病都是小疾,無關痛

這種說辭,的確有點安人心之用。

顧瑾之又給魏舉人診斷了一回。

魏舉人已經醒了。他長得秀氣。一雙眼睛圓溜溜的,只是沒什麼澤,看著顧瑾之。

顧瑾之笑了笑,給他診脈。

脈仍是跳得很急,卻沒有昨日那麼兇險。

顧瑾之便知道,他的命抱住了。

接下來就是退燒了。

“用生薑,調和了水井。送兩粒紫雪丹。”顧瑾之道。

親自把藥端給魏舉人。

魏舉人喝了下去,依舊躺著。

鋪子裡下板之後,便有病家上門了。

司箋問顧瑾之:“小爺,咱們關著的那些人怎麼辦?”

“送些好吃的……”顧瑾之笑著道。“先關兩日。”

司箋道是,就和阿良去買了早膳。

寧席等人也沒走。

顧瑾之對寧席道:“勞煩寧大人再守兩天。等這位病家好了,我這邊纔有下文。”

寧席對顧瑾之這樣使喚他很不滿意。

他雖然是王府裡的指揮使,卻是朝廷的武朝廷的俸祿,相當於封疆大吏。並不是王府的下人。

而顧瑾之,還沒大婚呢,就把寧席當下人使喚。

不滿歸不滿,到底不敢說出來。

寧席平時冷著一張臉,此刻也看不出他有什麼表變化,只是不的說了句好。

接下來的兩天,魏舉人的病一步步緩解,燒也漸漸退了。

而兩家,除了第一天派了個過來探頭探腦,居然沒有下招了,這老爺子和顧瑾之有點驚訝。

他們要等樑瑞甕,纔好拿著樑家的事,跟向太監討人呢……

到了第二天下午,司箋終於打聽到,樑瑞病了。

“……聽說病得神志不清,甚至請了醫去瞧。”司箋笑著對顧瑾之道,“果然是報應呢。”

顧瑾之錯愕。

“去打聽打聽,是哪位太醫瞧的,樑瑞什麼病?”顧瑾之道。

司箋就笑:“不用打聽,是張太醫,從杭州來的那位太醫……張太醫看過了,說樑瑞那是溫病,而他擅長風寒,不擅長溫病,他治不了。太醫院下午估計還要派人來。”

溫病,是不是跟魏舉人的病相似?

顧瑾之沉了下,沒再多說什麼,只吩咐司箋:“仔細看著。下一位太醫是誰來,告訴我一聲。”

司箋道是。

要是旁的太醫,顧瑾之或許可以去問問。可是張淵……

張淵就是曾經給顧瑾之大舅母看病的那位。

當時一個小小的誤診,讓他失了面子。雖然宋家和顧家沒有說什麼,可顧瑾之不知道他是否記恨在心。

自己去問的話,不太妥當。

只是,張淵什麼時候進的太醫院,顧瑾之倒不知道。

最近都沒怎麼和太醫們打道,所以不太清楚太醫院的事。

到了晚上的時候,下了板,藥鋪裡沒人,司箋纔回來,跟顧瑾之道:“姑娘,這回請的是秦太醫……”

秦申四。

這就好辦了。

“秦太醫回去了嗎?”顧瑾之問。

司箋點點頭。

“那咱們去秦家百草廳看看秦太醫。”顧瑾之笑著道。

司箋忙套了車,主僕倆出門了。

老爺子閒下來,就去後院看了看魏舉人。

魏舉人的病,已經緩了三

他深藏不得發的熱毒,居然讓顧瑾之用生大黃這種下泄的藥給排出來了。

顧瑾之用藥,該險峻的時候險峻,該保守的時候保守,跟任何流派的手法都不同……

老爺子不又沉思了下。

——

第三更,求紅票!抱歉,沒趕在凌晨之前。累死我了,嗚嗚,睡去了,大家晚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