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瑞的病和魏舉人的病驚人相似。
他們都是被同一位大夫——樑家的坐堂大夫董先生治壞的。
像這種染了熱毒的病例,顧瑾之只見過林翊有比較靠譜的治療方法。其他大夫,仍固步在傷寒流派裡。
溫病流派是明朝末年在南方逐漸興起的。
如今的京城裡,擅長溫病的大夫寥寥無幾。
顧瑾之算是在這件事上撿了個大便宜。
老爺子只是想算計下向公公,卻沒有想到,老天爺這樣幫忙,一步步都在極力幫助老爺子完心願。
倘若樑瑞生的不是溫病,亦沒有被自恃才高的董先生治壞,太醫能治好他,也不到請顧瑾之。
顧瑾之上門,給樑瑞診脈,然後開了魏舉人一樣的方子。
“大爺若不放心,就去打聽打聽,看看魏舉人如今子如何了。”顧瑾之把方子給了向然,道,“當初魏舉人的病怎樣危急,大爺是知曉的吧?”
眼前的事,又是在梁氏藥鋪被治壞的,魏舉人的病,向然自然一清二楚。
他在顧瑾之登門之前就打聽好了。
魏舉人的確是讓顧瑾之救活了。
當初董先生說魏舉人那是溫病。
溫病危急者死。
可是魏舉人沒死。
“……您的醫,京裡有口皆碑,我們自然是相信的。辛苦您了。”向然道。
顧瑾之穿著男裝,他一時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就索免了。
他道謝,留顧瑾之和陪同而來的彭樂邑用膳。
顧瑾之推辭了。
開好了方子,又將如何用藥,仔細說給了彭樂邑聽。自己就回了顧氏善藥堂,將樑瑞留給彭樂邑。
以後用藥,就是彭樂邑照顧,也算分一杯羹,讓他在向公公跟前個臉。
彭樂邑自然激不盡的。
兩日之後,樑瑞的高燒退了,脈象也平穩下來,命保住了。
彭樂邑就進宮去覆命。
——————
向公公知道是顧瑾之救了樑瑞的命,心裡嘆了口氣。這回。他真的欠顧家一個人了。
顧延韜在朝中黨同伐異,已經引起了很多的不滿。皇帝偶然之間,也出幾分不耐煩,不似從前那麼擡舉他了。
將來總有收拾顧延韜的時候。
向公公素來不願意參與朝政,更不與大臣結。所以皇帝才這樣信任他,把他當心腹。
如今和顧家有了牽扯,將來顧延韜的事,只怕要被拖下水。
沒等向公公口氣,坤寧宮的常順跑來稟告說:“皇上,太后娘娘請您去坤寧宮說話。”
皇帝便隨口問:“可是有事?”
“是!”常順道,“瑾姑娘和寧大人來了。還押了十來個囚犯在宮門口,聽說是去顧家藥鋪搗的。太后娘娘請您做主……”
皇帝的眉頭就微蹙。
向樑心裡頓時就咯噔了下。
會不會樑家做的?樑瑞父子早就對顧氏善藥堂不滿意……
“走吧……”皇帝看了眼向樑。
向樑的心猛然涼了半截。
皇帝那眼神,分明就是和向樑的懷疑一樣,肯定是樑家的事攙和在裡頭。要不然。太后也不會讓人請皇帝做主。
向樑跟在皇帝後,心裡直打鼓。
到了坤寧宮,太后的目先落在向樑上。
皇帝就肯定了自己的猜測。
顧瑾之和寧席一起來的。
“……小七,你把話再說一遍。告訴陛下知道。”太后沒有寒暄,直奔主題。眼底有的怒意。
顧瑾之道是,給皇帝跪下,道:“陛下,前幾日善藥堂來了位病家。他的脈象危急,乃是必死之證。之前,他曾在梁氏藥鋪取藥問診的。我便說他是被梁氏的大夫治壞了,跟樑瑞一樣。結果,就有人到鋪子裡去搗,幸而寧大人帶了侍衛去相助……”
向樑掌心就全是汗。
他就知道樑瑞和向然會不甘心,定要做點什麼纔好。
那顧氏,不說顧延韜如今得寵,單單顧瑾之,就是太后的心頭寶貝,這是能的嗎?
真真無知無畏!
樑家不涉足朝堂,他們對朝廷的爭鬥,到底低估了些。
“太后,陛下,都是奴婢該死,沒有好好管束樑瑞父子!”向樑等顧瑾之說完,就連忙跪下,搶在太后發火之前,道,“求太后和陛下重罰!”
大殿裡就沉默了下。
向樑是服侍過兩代君主的總太監。
他的功勞,在這宮裡無人能及。
況且他的家人,行事低調,從來沒惹過事。
這次惹了顧家,其實也不完全是樑家的錯兒。顧家行事,斷人財路,樑家忍耐不住想落井下石,也是人之常。
太后不過是既不想顧瑾之傷心,又不想向樑爲難,才擺出一副嚴厲的面孔,呵斥向樑。
聽到向樑認錯了,太后就笑了笑。
溫和道:“都起吧!”
顧瑾之和向樑都爬起來。
太后就問皇帝:“皇上,您看這如何是好?小七送過來的那些人裡,有樑家的小廝,定是賴不掉的……”
皇帝微笑,看了眼顧瑾之。
他沒有拿主意。
這件事很不好拿主意。
倘若重罰了樑家,上了向樑的心。向樑忠心耿耿,爲皇帝,應該維護自己的親信;倘或罰輕了,又委屈了顧瑾之,太后又不高興。
所以,皇帝置了,只怕兩頭都不滿意。
“母后,您做主吧。”皇帝把這件事給了太后。
太后也清楚皇帝的境。
尊重皇帝,所以沒有僭越皇帝去理,而是問過了皇帝。皇帝讓做主,太后就沒有再推辭了。
“向樑,不單說樑家派人去搗有理沒理。單說樑瑞生病,滿太醫院的太醫們束手無策,生死垂危。只有顧小姐會治。如今病已經穩定了,難道不是顧小姐救了樑瑞一命?”
向樑復又跪下:“是,奴婢激不盡!顧小姐的大恩大德,奴婢和樑家都銘記於,沒齒難忘!”
太后就滿意點點頭:“正是這話,做人不能忘恩負義。樑家行事,有錯在先。萬幸的是。沒有釀大禍,哀家也欣。你改日,正式去趟顧家,向顧小姐賠禮道歉;再讓樑家給顧小姐備份厚禮,既要道謝。也要道歉。”
向樑連忙道是。
“起來吧。”太后笑道。
只是讓向樑賠禮道歉,沒有說要罰樑家,這是太后和皇帝看在向樑的功勞份上。
向樑心裡清楚,太后和皇帝都維護他。
他很是激。
對於顧瑾之救命之恩,他也真心實意的激,所以讓賠禮道歉,他並不覺得是懲罰。反而覺得是應該的。
向樑從未忘記養父梁氏教他的做人事。
“……小七,樑家行事的確不妥,哀家也罵了他們,你莫要委屈。”太后轉臉又對顧瑾之道。“讓樑家的藥鋪關門了吧。以後別爲了這點小事,鬧得兩家有了分歧……”
向樑又磕頭,道:“太后英明,奴婢這就他們把鋪子關了。”
皇帝和太后都在心裡鬆了口氣。
這件事。一直太后爲難。
向樑是宮裡的老人,顧瑾之是未來的廬王妃。顧延韜的侄。
他們兩人的面子上不得。
傷了樑家,旁人就會猜測向樑是不是要失勢了。那麼,那些想要司禮監總太監之位的人就會蠢蠢,宮裡、朝中又是一番不安。
要是傷了顧瑾之的面子,滿朝的人都會想,這是不是暗示顧延韜要失寵了。到時候就會有很多人見風使舵,朝中又是一番風波。
太后和皇帝的微小暗示,都會引起朝中一陣盪。
如今,京裡都知道樑家錯在先,而皇帝和太后沒有罰他們,只是讓關了藥鋪,足見向樑在皇帝和太后心裡的分量。
讓樑家關了藥鋪,仍是爲了彰顯顧氏的威。
如此一來,順利解決了兩家的爭鬥,又能穩定朝中的猜測。
太后倒願意樑家鬧這麼一出的。
“太后。”顧瑾之也給太后跪下,道,“求您收回命。我們家鋪子,只開到年底的。等年底關了門,西大街的街坊們,去哪裡求醫問藥?”
太后和皇帝、向樑都愣住。
幾個人的目,都在顧瑾之上。
顧瑾之這話,讓大家都有點不著頭腦。
不想讓樑家關門?那還折騰什麼?
“我進宮之前,祖父跟我說過:樑家雖然有鬧事之心,到底也是我們有錯在先。聽聞我們開了藥鋪,讓樑家整整一個月沒了生意。樑家在西大街,藥材低廉,常行慈善之事,街坊們口稱讚。
若是樑家有錯,我們更有錯的。
祖父說,以後我們鋪子,每日只看十例病患,不和樑家爭利……我們開善藥堂,原只是行善積德,斷乎沒有和樑家一較高下之意。祖父開鋪子,僅僅是想傳授祖業,鬧如今這般,實非他老人家願……”
顧瑾之話音一落,大殿裡有些安靜。
皇帝看了眼太后。
向樑則在心裡又嘆了口氣:這回,欠顧家的人,是跑不了了。
顧家老爺子這麼折騰一番,就把顧家變了樑家的恩人。
實實在在的恩人。
向樑和顧延韜綁在一起了。
“顧家仁心仁。”太后最後道,“既如此,就依了小七所奏!”
“謝太后!”顧瑾之道。
從五月份開藥鋪到現在,這間藥鋪最主要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顧瑾之心裡沒有半點高興,反而有點悵然。
祖父畢生,最後的心願是不是也達了?他已經無牽無掛,等待命運的安排了嗎?
——————
顧家大小姐聲名遠揚,不以美貌,不以才華,隻憑「倒黴」二字。金牌醫師顧錦璃名噪一時,因美貌,因醫術,更因用不完的好運氣。一次意外,舉家穿越,當倒黴晦氣的顧家大
程瑜瑾是雙胞胎姐姐,本來定下一門極好的親事。可是後來她知道,未婚夫靖勇侯之所以提親是誤把她認成妹妹。靖勇侯和妹妹虐戀情深,分分合合,最後才終於衝破阻力在一起。而程瑜瑾就是那個頂替妹妹的大好姻緣,不停陷害妹妹,阻礙有情人在一起的惡毒姐姐兼前妻。這一世妹妹重生,一開始就揭露了程瑜瑾的「陰謀」。程瑜瑾被萬夫所指,未婚夫也一臉冷漠,程瑜瑾冷笑一聲,當著未婚夫的麵撕掉婚書。眾人幸災樂禍,都等著看她悔不當初。然而靖勇侯等來等去都沒有等到程瑜瑾後悔,反而發現前未婚妻嫁給了她的九叔。程家那位神龍見首不見尾,權力高得嚇人的九叔。***程元璟點了點小嬌妻的眉心,漫不經心說道:「區區靖勇侯,也值得你們倆爭來爭去?算計他,何如算計我?」差點忘了說,他可不姓程。他的真名,太子李承璟。
一覺醒來,卻發現赤果果被關鐵籠之中,旁邊還有一雙眼睛盯著你,你會怎麼辦?洛青羽的回答是,一鞭子抽飛之!穿越?無所謂,她身為頭牌特工,換個時代照樣能玩的風生水起。不受寵的嫡女?嗬嗬,她會讓那老頭悔到腸
辛柚天生一雙異瞳,能偶爾看到他人將要發生的倒霉事。這是她的煩惱,亦是她的底氣。京城吃瓜群眾突然發現:少卿府那個寄人籬下的表姑娘硬氣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