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春閨記事 第243節 完美

《春閨記事》第243節 完美

皇帝自從登基以來,減免過兩次賦稅。 壹?書?庫

第一次是登基的第一年,長江以南的布政司,免徵稅收;到了前年,到了長江以北的布政司。

這麼一免徵,百姓自然恩戴德。

可是國庫就不那麼充盈了。

去年出兵,湖北湖南就增稅過一次……

如今又要打仗,自然又需要增稅。而江浙等地的州縣,因爲去年長江以北減稅,賦稅無形中重了幾分。

現在戰爭徵稅,賦稅更重,這不是得百姓走投無路嗎?

早知道如此,就不該免稅了。

免稅人人稱道,可一旦加重,立馬就民怨沸騰,甚至造

安南國平軍和西北用兵,幾乎掏空了去年國庫的盈餘……

如今,是不可能再去搜刮百姓的,否則政不穩。

難道要想封地的王爺們借錢借糧?

關鍵是,能不能借到,還兩說呢……

皇帝如此暴怒,除了安南國平軍無能,也是因爲這些事。

如今,朱仲鈞主將他的護衛軍獻給朝廷,又將廬州這些年的府庫做糧草,這就給其他封地的諸王做了表率。

王都如此慷慨了,其他王爺敢不借錢借兵嗎?

這樣,不僅僅消除了藩地王爺的勢力,還不至於國家盪,皇帝如何能不高興呢?

其實,他這兩天已經在打朱仲鈞和南昌王仲林的主意了。

他只是沒想到,顧延韜能跟他想到一塊兒去。還主去說服了朱仲鈞和顧瑾之,這點讓皇帝很滿意。

他對顧延韜又有了種新的認識。

朱仲鈞將廬州王府的護衛軍和府庫歷年的庫存全部捐獻出來,很快就傳開了。

那批增援軍,誰任主帥,是寧席關心的事。

Advertisement

自己應該怎麼辦,是南昌王和其他藩王心的事。

南昌王接到了消息,立馬到顧家找朱仲鈞,確認消息是否屬實。

朱仲鈞傻傻的,哪裡懂其中的厲害,立馬跟他說這是真的。南昌王當時就心底發涼。

慘了。他的護衛軍不保!

甚至他的府庫也不保了!

是朝廷的事。怎麼到了現在,朝廷不用出力,反而搜刮他們這些藩王?可朱仲鈞開了頭,南昌王敢不隨其後。只怕他這輩子也不能離開京師了。

皇帝把他圈在京城。不就是忌憚他的兵力?

有了這個藉口。估計他的兵力也要悉數上朝廷了。

既然消息確實,就應該爭取主。 Wωω▲ тtκan▲ C〇

南昌王立馬進宮:“臣弟聽說仲鈞將王府的護衛軍全部捐獻出來,助皇兄一臂之力。臣弟也願意將王府的護衛軍捐獻出來。助皇兄平。只是臣弟的封地素來貧瘠,只怕糧草……”

軍隊和錢財,他如今只能保一樣了。

能保住一樣就不錯的。

皇帝龍大悅,立馬道:“仲林有這個心,朕甚欣。糧草的話,朕問其他人借,仲林出兵力即可。”

一句客氣話也沒有,就接納了南昌王的護衛軍。

整整六萬兵,乃是南昌王心栽培的。

就這樣送出去,他的心都疼得滴

其實他心裡也明白,這是早晚的事。否則皇帝是不可能放他離京的。在京裡的這些日子,南昌王也漸漸想明白了。

皇帝想收拾他,有千萬種法子,哪怕他有六萬兵。

所以,六萬兵,並不能給他一一毫的安全

皇帝要懷疑他、收拾他,他只有承的份。如此一想,那六萬兵,也變得不那麼難以割捨。

Advertisement

況且仲鈞不是既賠錢又折兵嗎?

和朱仲鈞一比,他至保住了自己的府庫……

有了比自己更慘的人,南昌王也不覺得自己多悲慘,就回了家。

一夜之間,皇帝所擔心的事,都解決了。

南昌府那讓他日夜憂心的六萬兵,也無形中被收上來了。

皇帝的心前所未有的好,連安南國平軍的失利,也讓他生氣不起來。接下來,就是借這個機會,搜刮其他的叔叔們和兄弟們,讓他們捐錢,削弱藩地的勢力。

和軍隊相比,那些叔叔和弟弟們應該更加願意捐錢。

他們都只有一萬多的護衛軍,不足爲害。

整個九月,各路諸王都奉詔回京。

他們來的時候,大概都知道此行的目的。一到京裡就紛紛哭窮,稱自己沒錢,封地收不好等等。

皇帝冷眼旁觀。

要麼給錢,沒錢就出兵。

他們有多護衛軍,皇帝是一清二楚的,這個賴不掉。

最後,皇帝從各路諸王那裡,得到了大量的捐獻。

這筆錢,足夠十二萬增援軍一年的糧草。

安排好徵糧部隊之後,就開始考慮增援軍的將領問題了。

兵部尚書姜樑這次大出醜,被皇帝屢次在朝堂責罵,心裡就存了口氣,他主請纓,要出任主帥。

皇帝沒有拒絕。

接下來,就是兩路先鋒的。

一個自然是從南昌王府出,一個是從廬王府出,這個算是明面上的東西,代表軍隊還是屬於兩個王府,只是暫時徵用。

南昌王知道這只是形式。

等這支軍隊回來,他派出去的先鋒,不一定能回來。反正捐獻都捐獻了,南昌王也懶得再掙扎,沒有派他的指揮使,而是隨便派了個將領。

Advertisement

而廬王這邊,最痛苦的人,非寧席莫屬。

當得知廬王將王府六萬護衛軍捐獻給朝廷,充當安南平增援軍的時候。寧席就大發了通脾氣。

他的壯志凌雲,都寄託在這支軍隊上。

結果,朝廷沒收了。

每個王府可能見護衛軍,這是祖制。寧席想不到朝廷能用什麼法子,不遵循祖制,沒收王府的軍隊。

結果,那個傻傻的廬王,自己給皇帝出了個主意,把自己給賠進去了。

和其他人一樣,寧席肯定這是顧家在搗鬼。

除了顧延韜。誰還這麼損人不利己?

已經無法迴轉。寧席除了氣得心口疼,還真沒有旁的法子。

兵部的人通知他回廬州,讓他出任先鋒,又讓寧席狠狠氣了一回。

這個先鋒。除非能立大功。否則能不能回來還兩說。寧席纔不想去!他一夜之間,從堂堂正正的六萬兵指揮使,變桿將軍。這如何不人氣惱?

“大人,要不我去吧?”邊的下屬對寧席道,“總得有人出人先鋒。大人自然不能去。將來王爺回廬州,還是要按祖制建護衛軍的,還需得大人出力……”

再建護衛軍,能有六千人就是上限了,否則皇帝不會同意的。

當初能建六萬人的護衛軍,那是先帝特許的,讓廬州作爲壽城的後備。

每個王府只能見三支護衛軍,每支護衛軍是兩千到兩萬不等的人數。雖然說不等。可超過兩千的人數,皇帝就會留中不發。

六千人,有什麼用啊?

寧席的滿腹大志,一下子就化爲烏有。

這讓他憤怒又迷茫。

“讓孫柯去吧。”寧席最終狠狠道,“那小子定是在王爺邊,說了什麼壞話。也許這次的事,也有他出的主意!”

很快,寧席就將孫柯的名字報上去。

皇帝猶豫了下。

他知道朱仲鈞很喜歡孫柯,整日帶著孫柯玩。

他找了朱仲鈞,問他的意見。

朱仲鈞則道:“好啊好啊。孫柯出去玩,回來會給我帶好玩的嗎?”

本不懂這些。

皇帝見問了也是白問,就同意讓孫柯任先鋒了。

孫柯還可以選一名副將。

他選了姚問錯。

這點,讓寧席等人都不著頭腦。

大家都知道姚問錯是寧席的親信,孫柯又和寧席不和,怎麼會寧席的人?

“不要讓他再回來。”寧席最終一想,其實也還不錯,於是他告訴姚問錯,讓他盯了孫柯,然後道,“那小子養不,總是壞心思。”

姚問錯道是。

已經如此了,懊惱也沒用。

寧席狠狠的想,將來的事誰說得準呢?

既然王府已經不氣候了,他就很不想回去。

可又不能說,萬一太后和皇帝覺得他在王府是別有用心,就有口難辯了。

“真他媽的晦氣!”寧席啐道。

他心裡,也徹底記恨上了顧瑾之和顧家,只想等回到廬州,再慢慢收拾顧瑾之。

那個傻子王爺娶誰,原本都應該在寧席的安排之,結果太后一生病,王爺被調到京城,一切都失去了控制。

要是沒有顧瑾之和顧家,王府的護衛軍也不能出這麼大的事!

想起了都後悔不及!

連千蘭那張明豔的臉,也讓寧席分外的討厭。可如今,他不能再討厭千蘭了。千蘭父親是壽城的都指揮使。

將來顧瑾之一死,千蘭說不定還能做廬王的繼室,壽城的兵力又會爲王府的。

王府的,就是他寧席的。

回到廬州,就慢慢弄死顧瑾之,才能順過來這口氣,寧席想。

一切的一切,比顧瑾之和朱仲鈞預料得還要順利。

他們的計劃,原本以爲會有很多的偏差。結果他們的計劃,正中了皇帝的下懷。

皇帝幫他們把計劃實施得更加完

朱仲鈞想,有了這次的事,他和顧瑾之完婚,應該在年可以定下來。

他如今,最關心的只有這件事。

其他的,哪怕是生死,他都願意往後放一放。

他要先和顧瑾之完婚,這是他最迫不及待的。

第三更了。你們以爲我會停下來嗎?纔不呢,我要以每三個小時一更的節奏,完月末最後一天!弱弱的問下,可以求紅票麼?雖然我這個月好渣……(未完待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