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春閨記事 第435節 肝風

《春閨記事》第435節 肝風

太后半躺在牀上,闔眼打盹。

蒼白,眼角的皺紋,再也遮掩不住,一下子便覺老態頓現。

太醫早已退了下去,只有姑姑守在跟前。

屋子裡靜謐清冷。

朱仲鈞和顧瑾之進來,打破了這種令人窒息的靜。

太后睜開眼,雙目無神。

看到是朱仲鈞和顧瑾之,勉強打起幾分神,由姑姑攙扶著,半坐了起來。

朱仲鈞和顧瑾之行禮之後,顧瑾之上前幾步,走到了太后邊,道:“母后,太醫怎麼說,您吃過藥了嗎?”

“藥已經在熬,再過半個時辰便可以吃。”姑姑幫忙回答,然後又吩咐小宮端了錦杌給顧瑾之和朱仲鈞,道:“王妃再給太后娘娘把把脈吧。”

太后也說:“小七也給哀家瞧瞧……”

笑著出了手。

顧瑾之忙道是,坐在錦杌上,給太后號脈。

太后的脈象細

顧瑾之又給太后看了看舌苔。

太后的前舌苔薄灰,後舌苔薄黃。的頭暈,也不是第一次發作。

再看太后的面相,又微微赤紅。

顧瑾之就問姑姑:“太后娘娘這幾日飲食如何?”

“飲食不佳。”姑姑道,“勉強能克化幾粒米粥……”

顧瑾之點點頭。

綜合太后的面相和舌苔、脈象,再結合況看,應該是肝風

肝腎不足,則風升

中醫認爲,肝屬木,腎屬水。當肝腎不足,則水不涵木,就會脾虛,從而頭暈。

假如不治療本,頭暈的病會常犯。

顧瑾之離京這七年。太后也很健康,說明太醫院的提點大人彭樂邑照顧太后,已經有了心得。

像今天,顧瑾之未到,太后也讓人去煎熬,願意吃彭樂邑的藥,說明太后心裡也是信任彭樂邑的。

Advertisement

顧瑾之不想打破這種信任。

不知道彭樂邑是怎麼診斷的,故而問姑姑:“彭太醫怎麼說太后娘娘的病?”

姑姑看了眼顧瑾之,道:“彭太醫說,太后娘娘有點虛。開了點補氣的方子……”

然後。去把方子拿給了顧瑾之看。

顧瑾之道了謝。接過來仔細看著。

從彭太醫的方子上看,他是認爲太后這病,起源於脾虛弱,故而側重於治療脾

他的方子裡。還有一味板。板是治療虛的主藥。

也不能說他這方子不對。

他側重治療脾虛弱。

而肝風,也是因爲氣攢,使得肝風隨之而。若是治好了脾,肝風自然也會止歇。

彭太醫繞了點彎路,最後和顧瑾之的想法也是殊途同歸。

顧瑾之就對太后道:“母后,我瞧著彭太醫的方子,很是對癥。我就不需另開方子了。”

太后笑了笑,道:“小七也這麼說,哀家就放心了。”然後又道。“哀家好些日子不見你和孩子們,甚至想念著,才讓仲鈞回去帶了你來。怎麼孩子們沒有跟來?”

“彥穎跟著師傅習武,今天不是休沐的日子。孩子放開始習武,我和王爺也不敢養他半途而廢的惡習。故而沒有帶他;燕山前不久生病,如今尚未痊癒……”顧瑾之慢慢說道。

“燕山是怎麼?”太后打斷了顧瑾之的話,語氣裡有幾分焦急。

“母后安心,燕山不過是小小風寒。”顧瑾之忙道,“春夏替,時溫無常。燕山也跟著師傅習武,一不留神出了汗,就染了風寒,是我沒有照顧好他……”

朱仲鈞在一旁,連忙接話:“也不是小七的錯兒。燕山到底虛弱了些。小七是時刻用心在他上的……”

Advertisement

太后就不住笑起來。

這麼多年,仲鈞還是這麼疼媳婦,生怕太后責怪顧瑾之,讓太后心好了不

看到孩子們恩和睦,老人就會放心。

“哀家知道小七用心……”太后道。

正說著話兒,藥已經熬好了。

小太監試了藥,姑姑再端給太后。

顧瑾之看了眼姑姑,想給太后喂藥。

姑姑也能理解,笑笑輕微點頭。

顧瑾之這才說:“我給母后喂藥……”

“王妃孝順。”姑姑笑著,就把藥碗給了顧瑾之。

太后也沒有拒絕。

顧瑾之便坐在太后牀邊,一勺勺給太后喂藥。喂藥的手非常穩,是因爲平常給燕山他們兄弟餵飯的緣故。

藥很苦。

太后喝得直皺眉。

等喝完了,姑姑端了蜂水,給太后漱口。

喝了藥,太后胃裡很不適應,臉更加難看。

而後,慢慢平復。

見朱仲鈞還在這裡,太后便道:“你去東宮瞧瞧,看看太子那邊可有事宜。小七陪著哀家,咱們娘倆說些私房話……”

朱仲鈞道是。

等朱仲鈞走後,姑姑也退了出去,只留顧瑾之照顧太后。

太后問肚子裡孩子的事:“現在可會?”

“……還不能。”顧瑾之笑道,“我懷著燕山他們兄弟的時候,也要到六個月纔會。”

太后笑著點點頭,又道:“聽朱仲鈞說,你前些日子都下不得牀,這胎如此辛苦?”

顧瑾之這胎,的確辛苦。

仍是輕描淡寫:“王爺疼我,府裡又沒事,我便託懶。倒也不是真的下不了牀。我有點不舒服,就裝腔作勢躺在牀上,躲清閒……”

太后微笑。

Advertisement

對顧瑾之還了解的,只是格。

只怕這胎真的很辛苦。

“……我之前懷著燕山他們兄弟的時候,也不曾這樣。如今這胎,我也貴了起來,一點事都承不住。王爺和我私下裡猜測,這胎怕是個兒。”顧瑾之道,“王爺大名、小名,取了一串。”

太后也沒有兒。

“都取了些什麼名字,你說給哀家聽聽?”太后笑著道。“燕山他們兄弟三人,你再給仲鈞添個兒,就是錦上添花了……”

顧瑾之道是,又把朱仲鈞取過的名字,說給太后聽。

“王爺說,小名要彤彤的……”顧瑾之道。

太后覺得這個小名有趣的。

知道的人家,沒人這個小名。

“好聽。”太后道,“仲鈞這是盼個兒呢……”

“我也盼。”顧瑾之道。

太后笑起來。

這麼一笑,神好了不

而後,話說多了。也有點疲憊。漸漸支撐不住。顧瑾之便扶著睡下。

太后沒有逞強。

睡著了,顧瑾之出去,告訴姑姑道:“…..我去趟太醫院。”

姑姑訝然,立馬問:“彭太醫的方子有問題?”

“沒有。沒有。”顧瑾之笑道,“只是,我有個新奇的見解,也不知道適合不適合,想去跟彭太醫討教。他管著太后娘娘的脈案,比我悉。”

姑姑就知道,顧瑾之對彭樂邑的方子有異議。

如此委婉,姑姑也不想點破,只是道:“奴婢陪著王妃去吧?”

“太后娘娘這裡。一刻也離不得姑姑。您隨便派個侍跟著我就好。”顧瑾之道。

姑姑就喊了個小侍,讓他跟著顧瑾之去太醫院。

彭樂邑今日不敢走,時刻待命。

見顧瑾之來,彭樂邑心裡咯噔了下。

他知道太后之前非常信奉顧氏醫的。

太后的藥,都是顧家的顧辰之親自制的。

顧辰之的藥。算得上品。但京裡能與他比肩的大夫也是有的,不能說顧辰之的藥獨一無二。

但太后就信顧家的藥。

吃旁的藥,總說不見效,非要顧家的藥不可。

顧辰之憑著這點,拿了宮廷供奉。

宮廷供奉,每個月都有白花花的銀子,一本萬利,無人不眼饞。顧辰之從宮裡拿錢,救濟窮人,贏得了盛名,替顧家積累了聲……

而顧瑾之的醫,更是太后信奉的。

今日給太后開的方子,彭樂邑也不是十拿九穩。

所以,顧瑾之一來,他心裡立馬就犯嘀咕。

顧瑾之獨自已經微,所以走路很慢。

彭樂邑迎了出來,把迎到了太醫院的正廳。

“……今日到宮裡問安,才知曉太后娘娘違和。我也幫著診了診脈,也看了彭提點的方子,只覺用藥妥帖攸當。”顧瑾之笑道,“有您照料太后娘娘,我十分放心。”

彭樂邑細品這話,是顧瑾之肯定了他的治療方子。

顧瑾之沒有在太后面前提出異議。

彭樂邑一顆心歸位,忙謙虛道:“不敢當,王妃過譽了……”

“……只是,我有幾分不明,也想跟您討教。”顧瑾之繼續道,“我瞧著太后娘娘面發赤,有冒熱之相,又飲食不佳,似有痰聚之相。彭太醫斷定,太后娘娘是脾虛弱。若單單是脾虛弱,這麼短的時間之,也不足以脾痰之聚吧?”

彭樂邑愣了愣。

他似乎沒有留意到這點。

太后上了年紀,不再計較大防,故而給太后瞧病,是不需用簾幕遮蔽的。

但彭樂邑也是不敢仔細讓太后臉上多看的。

他給太后瞧瞧舌苔,也覺冒犯。

所以顧瑾之說太后面發赤,有冒熱之相,讓彭樂邑後背微涼。

本沒有仔細看太后的面相,所以沒有留意到。

推薦好友三嘆的新作《毒當嫁》毒辣vs佞,是該懲除惡還是該雙合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