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春閨記事 第464節 半真半假

《春閨記事》第464節 半真半假

時間轉眼到了八月初一。

諸王館會選也有了結果。

三個待選駙馬,袁珣不在其中。

顧瑾之打探到了消息,第二天,立馬進宮去,把藥送給了皇后譚氏。甚至多送了不

不知道譚皇后是怎麼做到的。

顧瑾之也沒問。

看到顧瑾之送來的藥,聞到了悉的味道,譚皇后幾乎喜極而泣。八月初一這一整天,用了三天的分量,沉浸在如意膏裡難以自拔。

這些,顧瑾之不知道。

進宮給譚皇后送藥,也要去給皇太后請安。

皇太后就問:“去見過德妃了嗎?”

知道顧瑾之進宮的目的。

顧瑾之搖頭,道:“先來給母后請安,再去德妃娘娘那邊坐坐。”

太后點頭。

而後,姑姑使了個眼,讓姑姑把服侍的人都帶了出來,只留了顧瑾之在殿說話。

太后的表一改往日溫婉慈祥,目犀利看着顧瑾之:“小七,你在皇后上,用了什麼手段?哀家今日問你,你莫要欺瞞哀家。若是你有半個字胡言語,哀家一旦查出來,自有你的好果子吃……”

顧瑾之看了太后一眼。

頓了頓,貝齒輕咬了下脣瓣,出深深的牙痕。

沒有回答,太后也沉默等着。

靜如止水,不着痕跡在殿裡遊走。

最終。顧瑾之輕輕佔了起來,走上了太后的榻前,着大肚子跪下道:“母后,從第一次見面,我便知您疼我。我們有緣分。這些年,您當我是兒一般,我心知肚明,心裡很激您。”

太后犀利的目微斂。

似乎想扶起顧瑾之。

而後,的手又了回來。

Advertisement

“起來說話。”太后依舊清冷,道。“跪着做什麼?”

顧瑾之聞言。聽話的爬了起來。

沒等太后開口,就坐到了太后邊,目切切看着太后。

太后被這麼瞧着,心裡先了一半。

“母后。我並未對皇后用手段……”顧瑾之坐到了太后邊。說道。

太后的怒意又衝了上來。

這是當面撒謊呢。

太后沉着臉。也沒有發火。

“……只是我那藥,吃了的確可以強。但是若不吃,人也會很難。”顧瑾之繼續道。

太后愣了愣。

想到了皇后那發瘋的模樣。把宮人打得鼻青臉腫。

若單聽顧瑾之這話,太后是不怎麼相信的。

但聯想到皇后的模樣,太后心知肚明,顧瑾之九沒有撒謊。

“人怎麼難?”太后終於開口,反問顧瑾之。

顧瑾之道:“就是……吃了,再也離不得。皇后娘娘吃了我的藥,這輩子就離不得我。”

太后只覺後背發涼。

用種陌生至極的目,看着顧瑾之。

這種藥,既然是離不開,說明顧瑾之可以隨意控皇后的。

怪不得皇后願意爲了三公主的事,和太子撕破臉,甚至把太子的妻妾全部扣留在坤寧宮。

這太可怕了。

“你……你還給誰用過這種藥?”太后想到了自己。

總是吃顧家的藥。

對顧瑾之,沒有半點設防。

是不是顧瑾之也對用了手段。

可是不吃藥的時候,太后也不覺得難,不似皇后那樣發瘋,太后就知道自己多想了。

顧瑾之雖然對皇后用手段,也對太后是真心的。

這點,太后很肯定。

“只有皇后娘娘……”顧瑾之道,“這種藥,是從西域傳來,我偶然所得,萬分珍貴。其他人,我捨不得用。”

Advertisement

太后又看了眼顧瑾之。

“此話當真?”追問。

顧瑾之點點頭,擡眼看着太后:“當真。”

殿又是一陣沉默。

太后的表,變幻莫測。

顧瑾之也不知道太后心裡在想什麼。

正襟危坐,不敢有半點靜。

“你爲什麼單單要給皇后用這種藥?”太后又問。的聲音,聽着比剛纔還要冷,實在已經是強弩之末。

的氣,已經消了一半。

“母后,這藥強啊。”顧瑾之道,“皇后娘娘那子骨,已經虛空了。若是沒有強悍之藥,撐不過這幾年的。用了我這藥,能保命啊。母后,這非常之藥,利弊各半。”

太后頓時無語。

現在,終於理解了顧瑾之的心思。

顧瑾之給譚皇后用這藥,絕對是抱着私心的。而的私心,就是利用這藥的弊,控制譚皇后,讓譚皇后聽話;

可有人若是追查,也有理由搪塞。

譚皇后病膏肓,飲鴆止也要用的。

顧瑾之的藥,的確是救了譚皇后的命。

所以,也不怕有人找的麻煩。

太后明白了這些,微微嘆了口氣。

想到太子對朱仲鈞的敵視、皇帝對朱仲鈞的不喜,心裡也是百倍放不下的。萬一自己哪天去了,朱仲鈞以何依靠?

如今,顧瑾之算是徹底攀上了譚皇后。

雖然的手段有點卑鄙。

可是在宮久了,任何卑鄙的手段,對太后而言都是司空見慣。譚皇后自己,更是殺伐無數,原本就不該活這麼久。

顧瑾之替保命,再從中獲取利益,也無可厚非。

太后心裡,還是偏袒顧瑾之和朱仲鈞。

輕輕拉住了顧瑾之的手,道:“你給皇后用的這藥。弊如此之大,皇后遲早會明白過來。你行事,且要萬分小心。三公主的事,自有哀家。你若是不讓皇后出手,哀家也要謀劃一二,不值得你這麼早暴…….”

Advertisement

想將計就計,讓譚皇后將來爲朱仲鈞的保命符。

太后不相信什麼奇蹟。

也需要準備充足、萬事俱備。

很怕將來朱仲鈞如刀俎上的魚

顧瑾之點點頭,不再看太后。

這場談話就結束了。

太后又叮囑顧瑾之:“……這些日子,就到宮裡走。”

顧瑾之避避鋒芒,別惹了皇后和太子的眼。

這次的事。皇后事後想起了。肯定會怪顧瑾之的;而太子,正滿心怒火無發泄呢。

顧瑾之笑起來。

知道,太后已經站到了這邊。

真話是不可能說出來的。

這樣半真半假的話,算欺騙。卻對太后沒有惡意。

顧瑾之道:“母后。我胞弟下個月初親。我這胎下半個月中旬就要臨盤。到時候也不能到宮裡給您請安了。”

太后點點頭。

在仁壽宮說了半日的話,解開了太后心中的疑團,顧瑾之又往景和宮走了一趟。

三公主也在景和宮。

給德妃看新畫的圖。

“中秋節。我要自己給皇祖母做個大大的燈籠,這是我自己畫的,姨母看看,我畫得如何?”顧瑾之進來,三公主就熱迎了上來,拉了顧瑾之的胳膊,讓看自己的話。

的丹青,筆鋒,運筆微妙。

一副八圖,畫的栩栩如生。八個人,或立或坐、或凝眉或笑,形態各異。

顧瑾之看了大讚:“公主這筆力,不輸一代丹青大家了。”

三公主臉微紅,笑道:“姨母謬讚。”

德妃也滿臉喜悅。

顧瑾之和德妃一起,狠狠讚了一回三公主的畫。

三公主還要回去潤,就人收拾起來,道:“母妃和姨母說話,我先告辭。”

德妃點頭。

等三公主走了,德妃笑盈盈拉着顧瑾之的手,道:“我聽說了,多謝你,七妹。這次你幫了大忙。”

“我並沒有幫什麼忙。”顧瑾之笑道,“聽說是皇后娘娘不喜歡袁珣,太子爺孝順,才換掉的。”

這是私下裡的傳言。

從袁珣初次選,大家都覺得,憑着太子這些日子對袁裕業的寵,袁珣當選三公主是毫無懸念的。

哪裡知道,轉眼見,袁珣第二甄選就落選了。

這讓朝中猜測紛紛。

是不是袁裕業哪裡得罪了太子,要失寵了?

宮裡卻說,是皇后幫忙的。

這話尚未傳出去,只有宮裡人知道。

始作俑者顧瑾之也知道。

“皇后娘娘仁,太子爺孝順。”德妃道,“但我知。我承七妹的。將來七妹有事相求,我也不餘力。”

皇后娘娘並不喜歡三公主,更不待見德妃。

德妃和三公主的生死,皇后是不在乎的。

而太子,是極力想擡舉袁家。

這個時候把袁家的孩子打下去,無疑損失了袁家的聲譽,對太子而言也是種損失。

沒有厲害在裡頭,太子不會無緣無故放棄的。

顧瑾之替皇后看病,已經大半年,皇后子大好,也過起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日子,清心寡慾,連每日的問安,也變了半個月一次。

宮裡大事小事,皇后也睜隻眼閉隻眼。

這就是顧瑾之的功勞。

德妃在這宮時間久了,雖然沒吃過什麼大虧,卻也是把宮裡的人世故看了個通

宮裡是無利不起早的。

沒有顧瑾之,這件事本不能

“娘娘不必這樣。”顧瑾之笑道,“咱們是脈親。況且,我出力也是的。皇后再怎樣鬧,太子若是執意不聽,皇后也無可奈何。只怕外廷也使了力,大伯出力更大。”

這話,也有道理。

德妃之前還懷疑大伯本沒有出力,心生怨恨。

此刻,兒不用嫁到袁家,德妃心裡大好,也寬容起來。

外廷的事不知道,但是顧瑾之的話,還是贊同了。

準備中秋節賞給東西給大伯母。

第一更,求紅票。(未完待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