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為了不插秧,努力考科舉 第242章 堤堰(dī yàn)

《為了不插秧,努力考科舉》第242章 堤堰(dī yàn)

水泥作坊進展得很順利,李意卿也就功退了。

把前日寫的奏折拿了出來,去找營造司的韋海主事。

到了營造司,一陣敲門,沒見人開門,李意卿皺了下眉頭。

正要轉走人,工部的雜役剛好路過,行禮後問道:“李大人,可是找韋大人?”

“本找韋大人有事,你可知韋大人在哪?”

雜役低頭沉思道:“李大人,近日韋大人都在忙盛京大熱的水泥作坊,連著好些時日不在工部了。”

“喲,還真給忘了。”

李意卿拍了下額頭,因為水泥怎麽用這件事,李意卿也跟著營造司跑了好些地方,時常見到韋海,不過他連著閑了下來,把奏折寫完了下意識到營造司找韋海了。

“多謝了。”李意卿跟雜役道謝完,正要去外麵尋下。

“大人,您要是不急,等午膳的時候到公廚,總能等到韋大人的。”

李意卿轉,詫異道:“你是怎知?”

雜役臉上揚了揚,笑道:“大人,不是所有的食無憂的,特別是我們工部的大人們,能去公廚就不會出去外麵用膳。”

總的來說,工部又累又不麵,六部就屬工部最會被貶低,工部基本都是家世背景貧寒的員。

不止工部,很多員的俸祿,隻夠在盛京租個離皇宮很遠院子,時不時還有同僚間的禮尚往來,如果是全家供著考上的員,那可真是一大家子可能都會在,俸祿都不夠吃住的。

Advertisement

雜役能在工部幹活,還是有些關係的,來了好些年頭了,對工部不說了如指掌,員的況大致也是知道的。

韋海在工部出了名的拮據,不出意外,在公廚總能見到他的。

李意卿挑眉,輕笑道:“你倒是個機靈的,什麽名字?”

雜役雙眼一亮,喜道:“多謝大人讚譽,小人鄭阿鐵,往後大人有何吩咐,可小人。”

去了一趟茅房,才回來的林東聽此,不急促出聲道:“大人,有何事?小的這就去辦。”

瞧著著急忙慌跑過來的林東,李意卿好笑不已。

鄭阿鐵見林東杵在中間,讓李大人都看不到他了,側站在林東邊上。

林東扭頭死死地盯著鄭阿鐵,鄭阿鐵不甘示弱。

“咳咳,本先回去忙了。”

李意卿溜之大吉。

“哼。”林東對著鄭阿鐵冷哼一聲,警告道:“我才是我們家大人最得力的下屬,你別想靠巧言令投了大人。”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

林東正是換聲的時候,最後被鄭阿鐵一句,“你都沒長齊,辦事沒我牢靠。”弄得啞口無言。

走遠的李意卿轉回來,大喊道:“小東,快些走了。”

林東這才不甘不願地走了,臨走前憤憤道:“辦事牢靠又怎麽樣,我現在是大人唯一的下屬。”

Advertisement

說完,又有些得意地彎了彎角,傲地仰了仰頭就跑了。

“大人,小的來了。”

李意卿見林東跑過來,輕輕地給了他一個栗。

“你小子。”

兩人親親熱熱地走了。

鄭阿鐵豔羨地看著林東,眼神一閃,快步往製造司跑去。

“小叔,小叔。”

鄭鐵匠放下錘子,用汗巾汗水,納悶道:“阿鐵,啥事啊?慌裏慌張的。”

把鄭鐵匠拉到角落裏,鄭阿鐵悄聲道:“小叔,你說我要是投了製造司李主事如何?”

鄭鐵匠連連搖頭,疾言厲道:“想都不要想,你有個什麽?打鐵,打鐵你不會,木工你也不會,讀書也沒讀個兩年,你去投了李主事,人家有賣契的奴才當親信,你能做甚?”

被數落了一頓,鄭阿鐵失落的走了。

這廂,李意卿還真在午膳的時候見到了韋海

“韋大人,近些時日很忙啊。”

韋海大塊朵頤地吃著,放下碗,打了個飽嗝。

“嗝~”

“是極,好些人買水泥,不止是盛京的員,不商賈也買了,錢大人為了水泥好賣些,讓營造司也跟著忙活下,還真有些忙。”

要不是沒私房在外麵食肆吃,韋海都不想來回跑。

“韋大人,我一會兒有事要跟擬商量,不知可否耽誤幾刻?”

Advertisement

韋海點頭,“行啊,現在就去我書房說。”

兩人很快到了韋海的書房,韋海拿著茶壺給李意卿倒了杯茶水。

“李大人,不知有何事要跟我商量?”

李意卿接過茶水,喝了一口之後,悠悠地把奏折遞給了韋海

“韋大人,這是我寫的奏折,您給看看?”

韋海不明所以接過奏折一看,神越發嚴肅認真,幾息後,正道:“李大人,你這奏折上寫的,本看著可行。”x33xs.com

“意卿找韋大人也是想商討一下,如若能,堤堰該怎麽修葺?韋大人是營造司的主事,自當比意卿還稔。”

是的,李意卿寫的奏折就是水泥築堤堰,治理青州經年水患。

沒想到韋海搖搖頭道:“李大人謙虛了,你奏折上寫得仔細淺顯,還有另外畫的圖紙,更是清楚明了。”

“這事,本和李大人都做不了主,不過本瞧著,這事可行,這些時日,本對水泥越發了解,便更是欽佩李大人啊。”

不過李意卿還是拉著韋海商討了下堤堰的事,要不怎麽說專業的事找專業的人,韋海真本事還是有的。

幾番商討,李意卿又重新畫了堤堰的圖紙,奏折也重新寫了。

一個時辰後,李意卿拿著奏折和圖紙,“韋大人,這樣我一會兒上奏給馮大人了。”

喝了口茶,韋海清了清嗓子,開口道:“李大人,修葺堤堰還是要去到青州才行,這圖紙不過是我們兩人紙上談兵。”

倒也是,雖然畫了圖紙,但怎麽修葺,還是得到當地看著才行。

不過先上書,讓陛下看重這件事,那便是功了,現在不開始修葺,那水患的問題,如若下大雨,還是一如既往發水災。

“不知韋大人可願去青州?”

修葺堤堰,李意卿可不敢說他比韋海還擅長。

。您提供大神三層肚腩的為了不秧,努力考科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