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家兄典韋,開局硬剛呂布典默曹操 第148章 被驚呆的曹營眾人

《三國:家兄典韋,開局硬剛呂布典默曹操》第148章 被驚呆的曹營眾人

典默給糜家的信送過去沒多久,小蹄子就回來了,據說是糜家收到信后,糜竺就親自跑去了冀州。

至于回來是絕口不提想念二字,只用實際行證明,然后側臥在床上,玉手杵著下,風萬種的看著典默笑道:“麒麟怎麼了,還不是扶著墻走。”

一手扶著門框的典默也不敢跟爭論,狼狽而逃。

再之后曹昂就來了,說是曹讓過議政廳商議軍政。

其實老曹已經有一段時間沒來找典默了,或許是知道他怕麻煩,但今天特意讓曹昂來了,估計事不小。

來到議政廳的時候,看到了一張新面孔,那人在文序列中,站在郭嘉的后。

“他是誰?”典默低聲問道。

“荀攸,荀彧的侄子,才來許昌沒多久,聽父親說也是潁川大賢。”曹昂回了一句。

謀主荀攸來了?

典默經過他邊的時候忍不住多看了一眼,曹營五大謀士終于集結完畢了。

而且最后這位,還是個不輸郭嘉的大才。

獻十二奇策,助曹一統北國,曹都稱他為妙計百出、算無策。

其實荀攸不僅是有良策的奇才,也是果敢剛烈的人,早在老曹手持七星刀刺董之前,他就謀劃過刺殺董卓。

只不過運氣不好被人發現了,還沒來得及手就被丟大牢,后來是董卓死后才重見天日。

與典默對視一眼后,荀攸禮貌一笑,點了點頭,典默也笑著回應,估著他來的這些日子沒有見過老曹也跟他說了不自己的事

Advertisement

見人都到的差不多了,正準備開口的曹瞥見典默后,眸子,站了起來走到他邊,低聲道:

“你怎麼回事?”

“怎麼了丞相?”

“臉不太好,需不需要讓醫給你瞧瞧?”

“沒事沒事,可能休息的不太好。”還不是那小蹄子回來之后索求無度,太過分了!典默在心里罵道。

畢竟是過來人,有些不高興的說道:“一會議政結束后你別走,我那有幾虎鞭,你拿回去補一補。

你們幾個都不讓我省心,奉孝這樣,你也這樣。”

是嗎?

典默回頭看了一眼郭嘉,嘶~這貨的臉明顯比自己還差。

聽說他喝多了,比大哥二哥還猛,恨不得包下怡紅院,年輕人要懂得節制呀。

“袁

紹,剛剛戰罷公孫瓚,三軍還未休整,他便想竊取天下了。”

重新落座的曹拿起一份竹簡在眾人面前晃了晃,道:“數日前他已令袁尚統兵五萬進駐濟南,似有意從青州攻徐州而俯瞰中原。

各位都說說吧,我們如何應對,是戰是和,若戰,是在徐州會兵,或是待時而,各位,但說無妨。”

“丞相,在下覺得戰和不必討論,就算丞相要和,袁紹也不會答應,我們不僅要戰,而且是全力以赴、決死一戰!”

站在典默后的荀彧一席話很讓人提氣,有幾個想要提議求和的人便他這麼一說立刻就不敢開口了。

荀彧剛說完,荀攸便開口了。

Advertisement

“請問丞相,軍報上可有說起良文丑在何地?”

愣了片刻,然后重新打開軍報掃了一眼,道:“五日前就出了鄴城,帶了一隊人馬往南去了昌黎。”

荀攸捻了捻山羊胡,道:“良文丑是袁紹的三軍上將,過去每有戰事袁紹必遣其二人為先鋒,故在下斷定,青州只是佯,他們的目標是渡河取白馬城。

有了白馬城,袁軍就有了渡河的前沿地,待大軍渡河,便可從渡長驅南下,與我軍一決勝負。”

就連不說話的老貨的點了點頭,顯然是心很贊同這個看法的。

擰了擰眉,轉看著后的版圖,目落在了渡一帶。

須臾,他重重點頭,沉聲道:“好,渡距離許昌不過一百五十里,在此地開戰,我們的補給線不至于被拉的太長。

而且這一帶水陸兩便,不易被截斷后援。”

對于這個地方,曹很滿意。

“現在只等白馬敗報送到,我們便可整頓三軍,齊上渡,與袁紹展開一場決定皇朝天下歸屬的大戰!”

幾十萬人的戰斗讓曹沸騰,口而出的話也沒去顧慮是否有失人臣之道。

荀彧瞥了他一眼,又低下頭,并沒說什麼。

“子寂,你那頭部署的如何了,大戰在即,應該要快些將子盛他們召回來了。”

眾人都看向典默。

怪不得這兩個月都沒看到典韋他們幾個,問曹也說是行了令,原來是被子寂派出去了。

Advertisement

“丞相放心,在下估計,事應該辦的差不多了。”

話音剛落,手捧軍報的斥候就急匆匆的跑了

進來,“丞相,白馬城急報!”

良文丑下手的速度還真快,不愧是河北名將。”曹吐出一口濁氣,揮手讓斥候作稟。

良文丑率兩萬步騎渡過黃河襲白馬城,被典韋、許褚和趙云三位將軍斬殺,斬將之后白馬城開城反攻,追殺敵軍不下八千人!”

此時,議政廳靜的落針可聞,所有人的面驚詫之,一向從容的荀彧都瞪大了雙眼。

剛剛營的荀攸瞥向古井無波的典默,心頭良文丑明明是才出發,他何以在兩個月前就將伏兵都準備好了。

只是怔怔的看著斥候,好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許久,他才站起子,緩步走到斥候邊拿過竹簡看了一遍又一遍。

“第一份大禮?”他沉著臉舉著竹簡看向典默。

“對。”典默只是吐出一個字。

閉上了雙眼,此刻激的說不出話來,戰端未開,竟然把對方的上將給斬了,帶著幾百陷陣營能追敵八千,我有典子寂,何愁袁紹不敗!

“子寂,你何以在兩個月前就判斷出了袁軍的進軍方向?”郭嘉不解的問道。

要知道黃河沿岸有千里可南渡,要不是知道了良文丑的向,也沒人敢判斷出袁紹的進軍方向。

“猜的。”

典默笑了笑,解釋道:“青州雖可南下徐州,可那里河流縱橫錯,后續的軍械糧草補給會很麻煩。

若是單純從出兵的順暢與糧草軍械的補給考慮,我覺得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比渡更合適。

如果我是袁紹,我就一定從這里進軍。”

“厲害。”

荀攸看著典默,早就聽說此人善于戰前謀劃,料敵于先,今天我算是開眼了。

麒麟軍師,果然不凡。

終于緩過神來了,他看了一眼典默后走回帥椅,然后將軍報重重砸下,中氣十足道:

良文丑乃袁紹的三軍上將,屢建奇功,多惡戰是靠著他們打下的。

二人一死,袁紹必然三軍震,這可遠比賺上他幾萬兵馬更重要!”

是啊,議政廳的每一個人都很清楚,士氣對于一支軍隊的重要

袁紹為什麼急著南下?說到底不就是想借著剛剛剿滅公孫瓚,兵鋒正盛的時候,能所向披靡嘛。

但隨著良文丑一死,這一切都將然無存。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