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家兄典韋,開局硬剛呂布典默曹操 第163章 請丞相替我殺個人

《三國:家兄典韋,開局硬剛呂布典默曹操》第163章 請丞相替我殺個人

“哈哈哈!文和沒讓我失,辦的好!不僅解了許昌之圍,還反追荊州軍,斬敵不下三千!”

中軍大帳的老曹高興的將一只腳直接踩在了帥椅上。

這些日子他還是有些抑的,高順已經向袁尚送去了約定襲的信,袁尚自然是沒辦法復信的,但曹相信袁尚一定會來。

再加上典默認定的破袁關鍵人張郃也會在其中,那麼這場戰斗看上去一切都在朝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

唯獨是許昌方面,讓他一直放心不下。

畢竟那里是基,一旦有失,不管渡這里打什麼樣子,都可能瞬間逆轉形勢。

現在好了,劉備又一次吃了鱉,再加上按照典默的意思已經給蔡瑁送了信,估計劉備也折騰不起來了。

他可以專心的收拾渡這里的局面了。

“丞相,文遠他們什麼時候回來?”趙云問道。

“按日子算估計已經在來渡的路上了。”

老曹將竹簡收起,右手一揮,道:“不妨事,他們雖然帶走了五千騎兵,但是明晚袁尚若來襲,一樣不會有力。”

說罷老曹看向高順,“對了伯平,子龍說起大戟士戰力不俗,要想生擒張郃,你得領著陷陣營攻破大戟士的陣腳。”

“丞相放心。”高順作揖保證。

一切都妥當了,曹才沉聲說道:“文和來信說徐庶城后竟還想助劉備一臂之力,想是暫無投誠之意。

Advertisement

他能助劉備這麼短時間再次卷土重來,還勢不可擋,其才不容小覷,你既與他相識,可有把握勸降?”

這就是老曹,能做出千古絕唱短歌行的雄主,永遠懷著‘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宏遠。

哪怕帳下的謀士個個都是睥睨當世的存在,他也不愿放過徐庶。

典默抬眼的瞬間正好遇上曹炙熱的目,當即笑道:“丞相別看我,我可沒這個把握,讓我大哥去說不定還行。”

徐庶曹營,一言不發。

這句話可不是說著好聽的,這種釘子典默表示可不想去

老曹只是因為想起了張遼當時遇到典默立刻就服氣的投降了

,所以才有了這個念頭。

當然,典默說讓典韋去,這種話老曹不會當真,他徐庶可不是高順,不抗揍。

迎上曹的郭嘉也笑道:“丞相,我與他不,文若跟他關系好一些,他不就在許昌城里嘛,若是文若都無法說服,只怕其他人更沒辦法了。”

得,都這麼說了,老曹只能無奈的吐槽了一句:“恨不為我所有。”

言畢,他便拍了拍手,道:“行了,許昌已經安全,各位可以安心,你們再多去看看寨子里的部署,可有不足之。”

“諾!”

眾人都出去了,典默也想回自己的營帳睡覺,巡視什麼的,老曹比較喜歡,他可沒那興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這些將軍也該回去屯田了。

Advertisement

“子寂。”

剛剛走出大帳,曹就把他住了,“陪我坐一會。”

“丞相還有什麼擔心的嗎?”

“有你在,我覺得一切都安心,陪我說說話而已。”

丟,老曹有時候說話實在讓人覺得麻。

背靠著帥椅,仰頭看著上方,慨道:“還是你當初說的對,劉備這樣的人,一旦得到了高明謀士輔佐,必我的大患,真是后悔當初在徐州沒把他給宰了。

不過現在也好,文和一出手,把徐庶也給搶了過來,就算不能為我所用,他劉備也不會再有任何謀士輔佐,不足為慮。”

說完,典默便陷了沉思,這倒讓曹有些茫然了,“子寂想什麼呢?”

反應過來的典默沉聲問道:“丞相在荊州應該也有安排暗子和死士吧?”

點了點頭,“有一些,不多,畢竟劉景升這種看家護院之犬并不值得我過多擔心。”

過了一會,他挑了挑眉問道:“你不會是想派刺客暗殺劉備吧?這可能不太現實。”

典默搖了搖頭,“請丞相讓人聯絡荊州的暗子和死士,替我殺一個人。”

坐直了子,問道:“何人?”

“此人住在南隆重的臥龍崗上,名諸葛亮,年齡應該與我一般大小。”

“他與你有仇?”

“算是吧...”

這件事,其

Advertisement

實典默最初并沒有放在心上,畢竟歷史已經被自己攪的一團了。

按照原著里,諸葛亮出山的時候可是已經到了207年,但現在徐庶出現了,而且還是因為老娘而來到了曹營,誰敢保證他臨走之前沒有跟劉備推薦諸葛亮。

若是讓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與他對抗,勝負幾許,誰也不敢說,但事肯定會變得很麻煩。

試想,如果沒有諸葛亮,劉備大概率是不太可能在荊州站穩腳跟,更不可能主西川。

能把事態扼殺在萌芽階段,典默不介意殺上一個人。

只要沒有大才謀士助他,收拾劉備一個人,其實還是比較容易的。

“雖然我不知你與他有何恩怨,但你既開口,那就送他上路吧。”

見典默不愿多說也就懶得問了,這個年代人命如草芥,曹甚至都不想多問對方是不是來自瑯琊的諸葛氏,他該死了,理由只有一個,自己的默默開口了。

其實,如果可以,典默并不想殺諸葛亮,以前無論是讀三國,還是看影視,他對諸葛亮都是比較崇拜的。

不僅滿腹韜略,也可以像荀彧這樣致力于民生,算是個全才。

謀論的讀者覺得后期他是在把持季漢的朝政,架空了劉禪,甚至連劉備都在托孤前非要劉禪認他做仲父,目的就是保他一命。

這事典默不敢論真假,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也許真,也許假,但可以肯定的是,諸葛亮確實是一位驚世奇才。

在典默的藍圖里,是收拾完了袁紹,便南下取荊州,把荊州拿下,倒是可以去見一見這位大才,如果可以就把他請出山。

可惜啊,徐庶出現的不太恰當的時機,為了大業,也為了自己,該殺還得殺。

荊州的大才,除了諸葛亮,還有一個龐統,但這貨似乎是個游俠,不怎麼待在一個地方,想挖他估計比較難。

而且,司馬徽把他拉到和諸葛亮一個檔次,可他的表現,屬實不是太搶眼,鐵索連船還被徐庶給看穿了。

這麼算下來,真把諸葛亮宰了,后面的事應該會好辦很多。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