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宋朝當暴君 第102章 使出西夏

《回到宋朝當暴君》第102章 使出西夏

古人當然有自己洗澡的,但是那東西哪有皂更方便呢?

而且這皂里加一些香,可以調制氣味。

不過這東西的制造工序還沒有搭建起來。

即便搭建起來,一天也造不出多來,畢竟原材料和制造方法都限制了它的供應。

這沒關系,皇帝做生意,資源優勢太大。

把香皂做頂級奢侈品。

有錢人的世界就是這麼奇妙。

他們愿意花1500元買一瓶飲料,也愿意花幾萬塊買一塊奇丑無比的包。

一件十幾萬的服,穿一段時間就扔掉,如果你也買了一件,穿一段時間洗壞了,跑去商家那里理論,人家會說,我們的服設計之初就沒考慮要洗。

不洗?

沒錯,穿一段時間就扔掉,有錢人誰洗服?

這就是有錢人。

賺的就是有錢人的錢!

這事趙寧也不急。

為了支撐起這事,趙寧將文思院單獨擰了出來。

文思院是干什麼的?

大宋朝的文思院是掌造金銀,犀玉工巧之,金采,繪素,裝鈿之飾,以供輿輦、冊寶、法服之用。

它是綜合生產機構,下設繡作、裁作、鞋作、釘腰作、刻作等42個分衙門。

里面的匠人一抓一大把。

隨后,趙寧又直接將太府寺給拆解并且重新定位。

太府寺以前是王安石變法的時候掌管貿易、錢財的。

Advertisement

這種重復的衙門,留在那里就是養閑人,現在開辟新的產業線,都過來干活吧。

時間過得飛快,在一片唾罵聲中張邦昌被從隆德府提到東京。

據說是張邦昌自己打開城門投降的,表示愿意重新歸順大宋。

趙寧也暫時沒有去理會張邦昌。

倒是聽聞宗澤在河北的勢頭非常猛。

截止到七月二十日,抵達大名府黃河口岸的糧食總量已經高達300萬石,每天都有數不清的船只往來期間。

且趙寧又讓張叔夜給宗澤撥款500萬貫,各地的軍民都在連夜趕工修建城寨。

短短一個多月,在大名府、磁州、相州周圍,就已經有十座城寨搭建起來。

主要還是有錢和糧食了。

人一有錢,就不必再去乞討。

有糧食,就不必再挨

歷史上岳飛的軍隊戰斗力為什麼強悍?

除了岳飛本人的治軍強悍以外,岳飛會為軍隊提供充足的軍餉、糧草。

這是打仗最基礎的東西。

頭的軍隊為什麼一打就崩潰?

因為軍餉和糧食都被上層貪污,一線士兵過得非常悲慘。

漢武帝為了打漠北之戰,讓衛青和霍去病各率領5萬鐵騎北上,但后勤輜重部隊人數卻高達四十萬。

所以啊,打仗一旦上升到戰略層面,很大程度打的是后勤。

Advertisement

河北、河東各地防線火速搭建,這個時候當然不了“報紙”!

趙寧人都安排好了。

一個澈的年輕人。

一個熱青年,歷史上和陳東一起上奏疏被趙構給殺了。

既然有一腔熱,就去前線給朕當“記者”咯!

去河北宣傳主戰,用報紙,把識字的人思想統一起來,然后組織人呼吁不識字的農民。

在廣袤的河北、河東大地,燃燒起抗金的烈焰!

當然,歐澈沒有直接給,而是以吏員的份過去的。

這不重要,反正后面吏都做大改革。

此時最重要的是推波助瀾,在河北、河東加固抗金防線。

七月二十二日,孫傅抵達陜西。

他見到了張浚。

“下參見張相公。”

這一年的張浚才三十歲。

去年張浚還是樞院編修,樞院下面一個小小的員,而孫傅則是同知樞,樞院二把手。

現在雙方的份已經完全不同。

真是時局多變。

“伯野,本收到了陛下的函,已經為你準備好了一切,你直接北上即可。”

“多謝張相公。”

“對了,你可以答應李察哥,互市的地方定在黃河邊上的會州,我方對他的人可以全力庇護。”

“有勞張相公了。”

孫傅在陜西沒有多做停留,便一路北上,在七月二十五日的時候,出了大宋邊境,進西夏國

Advertisement

到七月三十日,孫傅以大宋朝使者的份,抵達了西夏國國都興慶府。

但西夏國主李乾順并沒有立刻接見孫傅。

孫傅被安排到使館住下。

被擱置了三天,沒有人問他,也沒有人來招待他。

直到八月初四,與孫傅隨行的一個李河的人,打探到消息,原來是金國使者來了。

孫傅這才知道為什麼西夏國主不愿意見自己。

不是不愿意見,是不敢見。

“李河,見不到夏主沒關系,見到李察哥才是最重要的,你去賄賂賄賂李察哥下面的人,爭取見到李察哥。”

“是,您放心。”

三天后,也就是八月初七。

李察哥手下的謀士張春明到了晉王府。

“大王。”

“張先生來找本王何事?”

“大王,我朝危在旦夕,請大王出面做主。”

“哦,先生此話怎講?”

“金使是否來我朝陛見?”

“是有這件事。”

“金使是否要求我朝今年年底一同出兵伐宋?”

“確有此事。”

“大王如何看這件事?”

李察哥還是很尊重這個張春明的,漢人只要是有知識的,在西夏會到重用,張春明是李察哥很重的謀士之一。

“這件事尚無定論,陛下還在與金使議論。”

“大王,某敢問,遼國是如何滅亡的?”

“自然是被金人所滅。”

“不,遼國是被宋金一同滅掉的。”

“你到底想說什麼?”

“遼國被滅后,金國是如何對待宋朝的呢?”

李察哥說道:“先生之意是我們與金國一同滅了宋,金國會轉對我們用兵?”

“大王必然是早有悉,何須在下提醒。”

李察哥嘆了口氣,說道:“本王自然是知曉其中利害關系,只是金國實在太強大。”

“大王何不先見宋使,聽聽宋使如何說。”

李察哥說道:“先生是與宋使有往嗎?”

張春明說道:“不瞞大王,他們找到在下,以重金賄賂在下,希能見到大王,與大王詳談兩國之盟。”

張春明倒是老實,他知道李察哥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有些話不說李察哥也知道,說出來反而更好。

“宋夏兩國是世仇,要結盟恐怕很難。”

“在下也以為結盟阻力重重,不過大王可聽完宋使如何說,再做決定。”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