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我用閑書成圣人 第八百九十三章 告訴老姜,孤想吃魚了

《我用閑書成圣人》第八百九十三章 告訴老姜,孤想吃魚了

「文王守節盡臣忠,仁德兼施造大工。民力不教胼胝碎,役錢常賜錦纏紅。西岐社稷如盤石,紂王江山若浪從。謾道孟津天意合,飛熊夢已先通。」

在春秋新頁上落筆,繼續更新。

最近隨著《封神演義》不斷書寫,他也持續煉化著從太玄平育天得來的源材,源材之力被春秋新頁吸收,然后轉化《封神演義》的容注天道,再由天道反哺到陳的大道,完了一個閉環的提升。

不同于其他乾坤境的小乾坤修行,氣運大煉世的道路,可以說從一開始,就是往「世界之主」的方向前進。

小乾坤之路,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修行者,先掌握一個道理,然后用這個道理去馴化一片虛空,使得虛空有理可尋,形小天地。隨著道理不斷完整,層次不斷增加,小天地也在逐漸完善。這片小天地就猶如一個增幅,會無限提升修行者的道理,最終為修行者掌握的無窮偉力。

道理無對錯,立意有高低。雖然相差甚遠,但這個過程,有點像重定地火風水,再開天地一般。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

小乾坤的演化,歸結底,道理的基都在那四九中的一條,唯有遁去的一不可追求。因此,這個階段的小乾坤,無法造就生靈,也就不得完整。

所以,在乾坤境之上,才有了造化境。何為造化?

日月相替是造化,天地泰是造化,和合是造化。

生靈,方為造化!

因此,小乾坤修行之路的下一步,尋找那遁一,沖擊造化。

萬里之前,見自我。乾坤境時,見天地。至造化境,見眾生。

這就是陳了解的小乾坤修行之道。而陳的「氣運大煉世」,卻和它不同。

Advertisement

從一開始,陳就不定虛空,而是要將祖庭納為自己的小乾坤。

某種意義上說,陳也是從無到有,卻不是世界的從無到有,而是自己這個存在的從無到有。

舉個例子,小乾坤修行,就是白手起家,從一無所有到家財萬貫,甚至富可敵國。

而氣運大煉世,就像是你當了一輩子的普通人,突然有一個國外的二舅姥爺給你留下了一個巨大的集團,讓你去接手。

這很輕松嗎?

不,這個過程中,你要不斷了解集團的人事、業務、財務等各個方面,重用提拔那些有能力且忠心于你的人,踢出那些使絆子心懷異心的人;要不斷增強自己在這個集團里的存在,提升自己的權威,讓自己在這個集團中為被人追隨,不被忽視的存在,最終徹底掌握這個集團。

這就是陳讓自己在這個集團中掌控力的從無到有。

從沒人知道,到不可或缺,萬眾追隨。那要怎麼做呢?

說起來也簡單,努力發展集團,帶著大家一起掙錢,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比如第一步,就是要梳理集團況,達到掌控集團的戰略目標。

在陳看來,西域偽佛、蠻天蠻族,這些都是屬于要剔除的集團毒瘤;儒門、道門,是需要重用且有能力的老員工;而紅塵大道,就是自己應該重點提拔的嫡系干將。

幽冥是屬于要收回公司總部的一個戰略分公司,而天道,就是這個集團公司的董事會。

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天道。

像陳現在書寫《封神演義》,其實就是給董事會畫餅......不是,是做企業戰略,這其中源材的不斷消耗,通過《封神演義》現出各種傳承與異象,就是戰略初期各種利潤表現。

Advertisement

就目前來看,董事會對自己這個新任總裁還

是很滿意的,不斷地給自己釋放預算。

這也就是陳修行不斷提升的原因。

因此,陳并不能簡單用道理來和小乾坤修行對標,說自己達到了什麼層次。嚴格來說,陳目前就是乾坤境大圓滿的位格。

但是力量上卻遠遠不足。

就好像一架馬克沁機槍,你現在只有兩三發子彈,本無法表現出他的制力。

正是這樣,陳才在西域斬殺了四尊一品大菩薩后,用戰績定下了一個「斬四」的層次。

不過之前陳和蘇子由了一次手,對自己的實力有了一個大致的判斷。

目前的他,弱于蘇子由這個層次的頂尖二問,應對尋常二問半圣應該沒有問題。

當然,這只是切磋的結果,如果生死相搏,那結果就不好說了,畢竟武道多一條命。

值得一提的是,氣運大煉世這種法子,唯有開道之主才能修行,比如之前的孔夫子。至于方圣,其實是取了巧,以方禮大道借用了儒道的權柄,這也是「存天理「我為天」的道理由來。

未來的紅塵弟子,也要走小乾坤之道,不過鑒于紅塵大道中有心學、地仙、禪佛、武道等各大分支,所以這其中小階段的境界劃分,陳打算留給后來人去定。大道留痕,也算是給第一個到達相應境界的獎勵。

才不是懶得起名字呢!

至于自己的命名,估計會為另一種榮譽吧。

--

繼續落筆,寫著全新一章的更新。

話說為求吉兆,周文王在西岐鑄造靈臺,這一日靈臺鑄,周文王攜百前往,祭祀完畢,遂飲宴同樂。期間周文王不勝酒力,醉睡過去,「忽見東南一只白額猛虎,脅生雙翼,帳中撲來。文王急左右,只聽臺后一聲響喨,火沖霄,文王驚醒,嚇了一香汗;聽臺下已打三更。」

Advertisement

沒錯,所謂飛熊,不是熊,其實是一只虎。

這一睡,睡出了姜尚直鉤釣文王;這一夢,夢來了西岐得賢滅殷商。

正所謂:

文王治國造靈臺,文武鏘鏘保駕來。忽見沼池枯骨現,命將高阜速藏埋。

君臣共樂傳杯盞,夜夢飛熊撲帳開。龍虎風云從此遇,西岐方得棟梁才。

故事繼續往下,周文王解夢,得知將得賢臣,卻不知賢在何。返回時,恰好有一樵夫,名為武吉,因為避讓文王車隊,換肩挑擔,不小心扎死了城門守衛。文王得知,畫地為牢,讓武吉等候發落。武吉擔心家中老母,大哭不止,大夫散宜生心,便放武吉回家,讓他安排好母親的生活再來刑。

武吉回去之后,將事告訴了母親,母親痛哭流涕,又從武吉口中得知,原來事發之前,就有個做姜尚的釣叟預言了他的這一劫。母親讓武吉去找姜尚求救....

斷章!

開玩笑,陳是這種人嗎?

這一回寫完,立刻繼續書寫下一回——「第二十四回:渭水文王聘子牙」。

又名:Boss直聘,找工作,直接和老板談!

話說姜尚見到武吉之后,教了對方一個假死之法,果然周文王卜算不到,誤以為武吉已經畏罪自盡,便結了武吉的案子。

這對周文王來說,不過是件小事。一晃眼,又是數月時間過去。

周文王與百春游踏青,聽到了一首蘊意深厚的歌曲,頓時以為那唱歌的樵夫就是自己朝思夢想的賢臣。

對此,有著同樣經歷的孫悟空和劉皇叔都表示很贊。

得樵夫指點,周文王才知道這歌曲是一位釣魚叟教他的。

于是周文王開始尋找那神的釣魚叟,卻再次

撞見了武吉。

武吉將自己假死之事說出,讓周文王更加確定了姜尚的不凡,當下就命武吉帶他尋找姜尚,只要找到,功過相抵。

終于,姜子牙這個釣魚佬,在兢兢業業擺了七年的pose后,終于釣到了周文王這條從朝歌洄游的巨型三文魚!

在這里,不得不說一下西周上大夫散宣生的心理影。

想當初,姬昌剛剛回到西周的時候。散宜生:「大王,打朝歌啊,我賊6!」姬昌:「滾,你個混子!」

散宜生:「大王,給大公子報仇啊!」

姬昌:「都喊撤退了,他還arry,死了白死。」

如今。

姬昌著散宜生的額頭,語氣低沉:「散宜生,告訴老姜,孤想吃魚了。」

于是,姜子牙直接被拜為靈臺右丞相,總理西岐。

只是大家還沒忘記吧,姜子牙在朝歌,那是頂撞了紂王之后跳水逃命,被認為已經死了

的人。

「汜水關守將韓榮疏往朝歌,言姜尚相周。不知子牙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寫下最后一句,心滿意足地點點頭。-

只是剛剛寫下最后一筆,陳突然一愣,臉微微變化。

「怎麼回事?「陳心中低呼了一聲。

覺到之前煉化進春秋新頁的源材之力耗盡了!

「不對啊!「陳微微皺眉。

這兩章并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按道理完全消耗不了那麼多源材之力的。

說起來,從平育天返回,不算大帝級源材,陳手中源材還有三十四份, 七位師兄師姐一人一份,給了風南芷兩份,這就還剩下二十五份。前幾日小紀登臨乾坤境,給了小紀一份,還有二十四份。

在紅塵殿中存放了十份備用,剩下十四份,返回祖地后書寫的八回中主要是紂王暴之事,前文都有鋪墊,因此消耗降低,只是其中夾雜了雷震子,因此消耗了四份。因此在寫這一章之前,他又煉化了一份源材。

那他現在手中的半圣級源材還剩下九份。

按照陳的估計,像這樣的章回,只要不出現什麼大能和法寶,一份源材完全可以寫完四回。

怎麼這兩回就用完了?

放下筆,著那春秋新頁上的字跡漸漸淡去,隨即春秋新頁上散發出氤氳的七彩之,在這七彩芒之中,又有一道白芒生

「氣運?「陳微微一愣,隨即就看到那氣運白化作了一座高臺的模樣。

這高臺:臺高兩寸,勢按三才。上分八卦合,下屬九宮定龍虎。四角有四時之形,左右立乾坤之象。前后配君臣之義,周圍有風云之氣。此臺上合天心應四時,下合地戶屬五行,中合人意風調雨順。

「靈臺?」陳著面前的虛影,這分明是書中周文王打造的靈臺的微版嘛。

這玩意兒有啥用?

下一刻,這靈臺虛影化作一道氣運芒,猛然空中。

---中京。

一道圣文石碑從天而降,落在圣道碑林之中。

對此,中京百姓表示習以為常。「喲,文恥又更新了?」

「明天又可以聽說書了。」「嗯?那是什麼?」

終于有人發現了異樣,只見在圣道碑林的空中,浮現出一座巨大的白玉高臺,那高臺莊嚴肅穆,讓人之不由憧憬。

幾乎同時,皇城之,一道道金屬激的聲音傳出。

不是洪鐘大呂的聲音,倒像是古樂中才有的「鼎聲」。

書房中,大玄皇帝葉恒一路跑出

房,順著聲音跑向長明宮后的九鼎殿。

他猛然推開九鼎殿的大門,就將那國運壁上,九尊氣運大鼎彼此撞,激起了道道鼎聲。此時九尊氣運大鼎已經滿了八只。

「要與那白玉臺相合嗎?」此時葉恒心中一,福至心靈,似乎聽懂了氣運大鼎的呼聲。

按理說,這氣運大鼎乃是國之重,就應該待在國運壁中,一旦出來,沒了國運壁的庇護,那氣運就會消散。這也是無數年人族王朝的規矩,但是這一刻,葉恒還是取出了他的傳國玉璽,心念微,勾連玉璽。

「以朕皇權,放九鼎出壁!」

不為別的,那白玉臺是陳寫出來的,就值得信任。

下一刻,玉璽上出一道氣運芒,打國運壁之接著,那九尊氣運大鼎便沖出了國運壁,同時飛向了那白玉靈臺的方向。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