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玄幻奇幻 神兵圖譜 第946章 我絕不做亡國之君(第一更)

《神兵圖譜》第946章 我絕不做亡國之君(第一更)

第946章 我絕不做亡國之君(第一更)

“他終於答應了嗎?”

大夏皇宮之,元封帝看著面前的殷無憂,開口道。

“這一天,早就應該到來了。”

元封帝臉上的表非常平靜,眼神之中,甚至還有些欣

“他無心權力,這一點我早就看出來了,不過在這個位置上,很多時候,人都是不由己的。”

元封帝嘆了口氣,說道,“他已經走到了這個位置,那當不當這個人族的王,就不是他自己說了算的。”

“父皇你是答應了?”

殷無憂沉默了一下,緩緩地道。

“當然。”

元封帝笑了笑,“你以爲我以前說的那些話,都是跟你開玩笑的?”

“無憂啊,伱未免也太小瞧父皇了!”

元封帝長而起,一甩袖,開口道,“我在意的,從來就不是這個皇位,而是我大夏的百姓。”

“周恕他有這個本事,能讓人族過得更好,我又何惜這區區大夏皇帝之位?”

元封帝臉上出真心的笑容,“再者說,我就算不當大夏的皇帝,那也是你爹,他周恕就算當了人族的王,見了我,也得乖乖地一聲岳父大人。”

元封帝顯得十分得意,很多年前,他就在得意自己當年沒有阻止周恕和殷無憂之間的是多麼明智的一個選擇。

有這麼一個婿,他就算不當皇帝,那照樣可以活得非常不錯。

說起來,元封帝這個人的格,倒是和周恕有些像,他也不是一個權力慾多麼強的人。

“父皇,你同意了,但是我擔心其他人不同意。”

殷無憂擔心地說道。

這大夏,可不是元封帝一個人的大夏,元封帝還有兒子,大夏還有大臣。

Advertisement

元封帝一句話想要讓大夏徹底消失,他們可未必會心甘願。

“你爹要是連這都擺不平,那也枉費當了這一百多年的大夏皇帝了。”

元封帝笑著說道,“把心放進肚子裡吧,大夏這裡,你不用擔心,一切有我。”

“多謝父皇。”

殷無憂眼圈發紅,對著元封帝深深鞠躬道。

“傻丫頭,我是你爹,我不幫你,誰把你?”

元封帝著殷無憂的頭頂,笑著說道。

……

大秦,秦王宮之

現任秦帝,面無表地看著面前的人。

整座大殿之雀無聲,一針掉在地上,怕是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這一天,終於來了嗎?”

過了許久,秦帝才緩緩地開口道,說出來一句和元封帝大同小異的話。

“陛下你早就知道這一天會到來?”

說話的人是王信,曾經的大秦將軍,如今華夏閣的霸王。

因爲和大秦的香火,所以這次來大秦的,是王信。

“朕不是傻子。”

秦帝開口道,“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華夏閣勢大,又豈容十國一直這麼存在?”

十國和華夏閣,一直都沒有什麼從屬關係,雖然華夏閣實力強橫,但是從來沒有要求過十國什麼。

至於當初十國上供的鑄兵材料,那也是爲了抵天外強敵,十國主提出來的。

十國,從來都不是華夏閣的下屬。

某種意義上,他們是平等的存在。

但是在對抗天外強敵的時候,華夏閣一直是主力,十國出的力氣,微乎其微。

這分明是一種不正常的狀態。

秦帝自問,如果換了他是華夏閣閣主,他只怕早就已經一統天下了。

Advertisement

“我一直在等這一天。”

秦帝從龍椅上站起來,開口說道,“我本人,對周王爺是欽佩至極,便是爲他牽馬執凳,也是無妨。”

“但是大秦上千年的基業,不能毀在我的手裡。”

“朕,不能當亡國之君!”

秦帝眼神之中閃過一道芒,他死死盯著王信,沉聲道。

王信眉頭皺,“陛下,你想與華夏閣開戰?”

“你要想明白,以大秦的實力,絕對不可能是華夏閣的對手,一旦開戰,大秦銳士,只怕會全軍覆沒,到時候大秦百姓生靈塗炭,難道是陛下你願意看到的事?”

雖然王信早就已經離了大秦,但是他當年畢竟是大秦之人,他並不願意看到大秦的百姓落到那種地步。

“我說不願意,華夏閣就會放過大秦嗎?”

秦帝苦笑道。

“我明白,大秦的實力,絕對不是華夏閣的對手。”

秦帝搖搖頭,正說道,“我也不想搭上我大秦銳士的命。”

“但是你們想要就這麼拿走大秦,也是不可能的。”

“王信將軍,我有一個條件,只要你們能夠做到,那我願意退位。”

秦帝眼睛明亮得嚇人,他死死盯著王信,眼睛一眨不眨。

“什麼條件?”

王信眉頭皺,說實話,不到萬不得已,他也是不願意兵的。

一旦需要兵的話,那大秦勢必會死傷慘重,別的不說,就僅僅是一個劉若川,就能殺大秦京城的所有人。

“大秦見過千年,從未有過不戰而退的君王,我雖不,但也不會辱沒了祖宗的威名。”

秦帝正說道,“我要與周王爺一戰,此乃我人族務,用不著兩軍戰,那隻會損傷我人族的實力。如此,那就讓我和周王爺一戰,來決定大秦的存亡。”

Advertisement

“我贏了,那請華夏閣退避三舍,我輸了,大秦,從此煙消雲散!”

秦帝一的龍袍無風而,他雖然沒有鼓靈元,但是上竟然也是出一讓人心悸的氣勢。

王信的眉頭皺得更了。

“你想與王爺一戰?”

王信搖搖頭,說道,“你不是王爺的對手。”

“沒打過,誰知道?”

秦帝不以爲意,開口說道。

“要麼我與周王爺一戰,要麼,我大秦與華夏閣一戰,王將軍,你選吧。”

“你應該知道,我大秦銳士,寧爲玉碎不爲瓦全,他們,就沒有一個怕死的。”

秦帝的聲音鏗鏘有力。

“此事我做不了主,我會把報給王爺,讓王爺定奪。”

王信沉默了片刻,開口說道。

“我會在這裡,等著周王爺到來。”

秦帝揹著雙手,目投向前方。

……

“絕無可能!”

幾乎是同一時間,大楚皇宮之,楚帝把一個茶盞摔在地上,摔得碎。

“我大楚對華夏閣,向來警鐘,從無半分不敬,但華夏閣,也休要得寸進尺!”

他盯著面前的楊洪,聲俱厲地說道,“你大魏願意歸順華夏閣,那是你們大魏自己的事,但是我大楚,絕不可能!”

“人王,我可以給周王爺面子,我大楚奉華夏閣爲天下盟主,唯周王爺馬首是瞻,但想讓我大楚歸順華夏閣,從此亡國爲奴,絕對不可能!”

“如果你們執意如此,那我大楚也只有魚死網破了!”

楚帝的語氣十分堅決。

楊洪也是有些意外,這件事的阻力,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他們原本以爲,所到之,會一切順利。

想不到,楚帝的態度這麼決絕。

“楚帝,你要明白,沒有王爺,祖地人族,早就已經亡了。”

楊洪說道。

“那又如何?我念他的恩,但不代表,我要把大楚基業拱手讓與他。”

楚帝冷冷地說道。

“天下一統,對祖地人族,是一件好事,這也算不上亡國爲奴,大楚的百姓,照樣可以安居樂業,甚至楚帝你,如果願意,同樣可以繼續貢獻力量,以王爺的氣度,你的地位,也不會低了。”

楊洪繼續說道,“你要明白,跟華夏閣魚死網破,你大楚,還沒有這個實力,只怕魚死了,網也破不了。”

楊洪兼施,已經開始威脅了。

楚帝冷笑,“來啊,我大楚就算戰至一兵一將,也絕對不會屈服!”

“人王,你要是覺得這樣就能嚇得住我,那你可是想錯了。”

楚帝冷冷地說道,“朕也是海之中殺過來的,我怕過什麼?你儘管可以試試,看你能不能殺得我大楚的兒郎!”

楊洪看著楚帝,眼神之中也是閃過一抹殺機。

楚帝的修爲不算太強,不過是初天境而已。

現在大殿之,更是隻有楊洪和楚帝兩人,如果楊洪真的手,他有九的把握,能把楚帝當場擊殺。

但是楊洪猶豫了半晌,終於還是沒有選擇手。

殺死楚帝不難,但是難的是殺死楚帝以後,如何收場。

楊洪心裡清楚,一旦他殺死了楚帝,那麼大楚,一定會大的。

到時候,想要鎮大楚的百姓,只怕只能大開殺戒。

這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如果他們真的願意大開殺戒,也就本用不著一一來找這些皇帝商議了。

“楚帝,你可以再考慮考慮,我會再來的。”

楊洪深吸一口氣,開口說道。

“不需要考慮,我現在就可以給你答案!”

楚帝言辭激烈地說道,“除非我大楚兒郎死得乾乾淨淨,否則想吞併我大楚,絕無可能!”

“你會改變主意的!”

楊洪一甩袖,大步而出。

兩人不歡而散。

楊洪的經歷,並不是唯一的。

蒙白、米子溫、蕭江河等人,也全都壁而回。

這次爲了一統天下,華夏閣選擇先禮後兵,他們這些核心之人,全都前往各國皇宮,去找各國皇帝商議。

本以爲會十分順利的事,結果除了元封帝當場表態,剩下的八個皇帝,一個說要與周恕單挑,三個說要考慮考慮,剩下四個,全都明確地拒絕,並且擺出一副寧死不屈的樣子。

“真是想不到啊。”

衆人面,聽到這個結果以後,所有人都是有些意外。

楊洪嘆了口氣,說道。

“這也正常,權力在手,真正看得開的人,又有幾個?不是每個人都能像王爺一樣,不在意權勢。”

蒙白說道,“堂堂一國之君,一旦答應了我們,就算日後地位再高,又如何能與一國之君相比?他們不肯放棄,那是正常的。”

“他們也不想想,如果沒有王爺,哪裡還有十國?哪裡還有他們當皇帝的機會?”

蕭江河冷冷地說道,“如果他們還是執迷不悟,那我就去教教他們如何做人!”

“話雖如此,但是恩重仇。”

蒙白慨道,“現在他們是不會在意這一點的,其實也是我們大意了。”

“我們這麼找上門去,直接讓人家放棄滔天的權勢,換了誰,也不會這麼痛快得答應的。”

“人家元封帝不就痛快地答應了?”

楊洪嘟囔道,他不也答應了,他也是人王好吧。

“所以天下只有一個元封帝。”

蒙白說道。

“那你說,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

王信說道,“難道真讓王爺去跟秦帝陛下手?”

“未嘗不可。”

米子溫沉道,“秦帝肯定不是王爺的對手,而且他也說了,他如果輸了,大秦歸順,這應該是他在給自己找臺階下。”

“大秦、大夏、大魏,這樣一來,十國最強的三國,就已經歸於一起,到時候,剩下的七國,應該也能夠看清楚形勢了。”

“拿到三國,這天下,就已經有一半進我們的口袋了。”

米子溫腦海中甚至已經開始推演,以三國之力,能不能將剩餘七國包圍起來。

到時候兵臨城下,他們降也得降,不降也得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