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玄幻奇幻 神兵圖譜 第964章 天工閣和蟲災(第一更)

《神兵圖譜》第964章 天工閣和蟲災(第一更)

第964章 天工閣和蟲災(第一更)

“五日就能鑄造一把?”

葛長隆和其他人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驚喜。

以前莫大師在的時候,鑄造一把神兵,則十數日,多則數十日,平均下來,也得二三十日才能拿出來一把神兵。

五日一把,已經足足比莫大師快了數倍時間啊。

這種速度的話,用不了幾年,就能裝備一支千人隊啊。

葛長隆滿臉都是驚喜之,這吳宗銓,再一次給了他驚喜啊。

如此人才,自己怎麼早就沒有發現呢?

“好!”葛長隆長而起,哈哈大笑,“宗銓,若你真能每五日鑄造一把神兵,那本座許諾,此城的副城主,將有你一個,以後本座高升,你就是城主!”

葛長隆此言一出,衆人皆是變。

要知道,此前葛長隆可從來沒對誰說過這種話。

不過轉念一想,如果吳宗銓真有這種鑄兵能力的話,前途不可限量,一個城主之位,他還真不一定看得上。

那些強大的鑄兵師,去哪裡不是被人奉爲座上賓?

一個偏遠小城的城主,還真不一定被他們放在眼裡。

吳宗銓有這等能力,他日說不準會被天工閣招攬,城主不下本,可未必能夠留得住他。

想到這裡,衆人心中頓時釋然了,對被一個小子後來居上的事,也不再在意。

吳宗銓是鑄兵師,跟他們走得不是同一條路,自然也就沒有什麼好爭的。

“大意了!”

看到葛長隆激地樣子,周恕如何不知道,自己又把時間說短了。

五天鑄造一把神兵,在他看來已經夠慢了,但是很顯然,在葛長隆等人看來,卻是非常之快。

Advertisement

“鑄兵之,最開始應該是天帝從這個世界帶回去的,就算我們那裡發展得快,這裡的鑄兵之,也不應該落後到這種程度啊,還是說,只是這些人的見識太?”

周恕心中一直有個疑

“多謝城主栽培!”

周恕把疑藏在心裡,臉上做出一副大喜之,躬說道。

他表面大喜,心中則是不以爲意,區區一個城主之位罷了,他還真看不太上。

想想在祖地,他可是人族之王,治下不知道有多城市呢。

當然,這門後世界的城池,肯定比祖地那些城池大就是了。

“城主,這把劍,伱打算怎麼置?”

忽然,一個面相憨厚的將軍開口問道。

葛長隆心很好,哈哈一笑,開口說道,“你這傢伙又想打它的主意啊,這把劍就先給你了。”

“謝城主!”

那面相憨厚的將軍哈哈大笑。

其他幾個將軍則是後悔莫及,該死的,又讓這個混蛋給搶先了。

周恕的眉微微一挑,我鑄造的神兵,我還沒說什麼呢,你就把它給人了?

不用問我的意見?

好吧,這裡不是祖地,自己也不是周恕。

吳宗銓只是葛長隆的下屬,確實沒有這個權力。

隨便他怎麼分吧,反正不管他分給誰,不管這神兵落到誰的手上,神兵的主人,都會變他周恕的打工人。

“宗銓,從今日開始,你什麼都不用心,只管全力鑄兵,城中所有人,全都會無條件配合你!”

葛長隆看著周恕說道。

“得令!”

周恕心中一喜,開口道,“城主,我想先看看城主你搜集的鑄兵,如果能提高一下我的鑄兵水平,那說不準我鑄兵的速度還能提升,畢竟磨刀不誤砍柴工嘛。”

Advertisement

周恕說出來他此行的真正目的。

“倒是本座疏忽了。”

葛長隆拍著自己的額頭說道,“我讓人帶你去藏書閣,隨你翻閱。”

說話間,葛長隆已經喚了人進來,讓人帶周恕前往藏書閣。

他現在正要全力籠絡周恕,自然對周恕有求必應。

跟著城主府的管家來到一棟小樓前,那管家恭敬地說道,“大人,這裡就是藏書閣了,城主喜歡收藏書籍,這藏書閣現在一共有十萬八千六百七十二冊書籍,武道、鑄兵之、奇聞趣談,各種都有。”

“小的就在外面等候,大人有什麼吩咐,隨時招呼我就行。”

那管家的姿態擺得極低,他還是第一次見到城主讓人進他的藏書閣呢。

這藏書閣,是城主的私之地,周恕還是第一次進此地的外人,以前就算有人想看什麼籍,葛長隆也是讓人找出來送給別人而已。

讓人進來隨意翻閱,這是破天荒的事

周恕對此不以爲意,那管家卻是把他列爲了不可得罪之人首位。

走進藏書閣,裡面打理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

沒看出來,這葛長隆,確實是個書之人。

對武道強者來說,很多時候,單純儲存信息的話,本不需要紙質的書籍,一塊玉符就能解決了。

這就好比周恕前世的電子書和紙質書一般,單純爲了記錄的話,電子書就非常方便。

事實上,大部分高階武者,用的就是電子書。

只有真正書之人,纔會專門建這麼一個藏書閣,用來收藏紙質書籍。

周恕自己也是書之人,只不過以前他倒是一直沒有閒逸致來建一個藏書閣。

“回頭有機會,倒是可以把這裡也順手牽羊了。”

Advertisement

周恕行走在書架之間,心中自言自語道。

他順手從書架上出一本書籍,然後快速翻閱起來。

他找的不是鑄兵之籍,而是關於這個世界的奇聞趣談。

鑄兵之,周恕的造詣已經極爲深,葛長隆收集的鑄兵之籍,想必也不怎麼流,周恕自然懶得多看。

他想要了解的,反倒是這個世界的基本況。

這些在葛長隆看來是常識的東西,纔是周恕最迫切需要了解的。

雖然曾經夢過兩個這裡的人,但是那兩人都是最底層的士兵,對這個世界的瞭解並沒有多

周恕作很快,一本一本地翻閱著書架上的書籍。

武者無日月,對周恕來說,幾日不吃不喝,一點問題都沒有。

他就這麼待在藏書閣中翻閱各種書籍,城主府的管家也沒有催促他。

至於葛長隆,更是從頭到尾都沒有過來過。

對他們這種修爲的武者來說,幾日時間,跟一眨眼的功夫沒有什麼區別,甚至幾年時間,在他們看來也只是倏忽片刻而已。

隨著翻閱書籍越來越多,周恕腦海中關於這個世界的印象,自然也是越來越清醒。

“原來如此。”

周恕合上最後一本書籍,喃喃自語,“難怪覺葛長隆那那些將軍這麼孤陋寡聞,不是他們孤陋寡聞,而是在這個世界,鑄兵之,竟然屬於絕!”

以前在祖地的時候,鑄兵之雖然也是不會輕傳,但是卻沒有嚴苛到這種程度。

在這個世界,鑄兵之掌控在一個做天工閣的組織手中,外人無從得知鑄兵之的真相。

那天工閣,或者說還有其他人推波助瀾,可以掩蓋了鑄兵之的真相。

最重要的是,天工閣嚴格控制了神兵外流的數量,這也導致,以稀爲貴,這個世界的神兵,遠比祖地的神兵更加珍貴。

所以葛長隆等人才會一副如此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也纔會發生,這麼大一座城,擁有的神兵,竟然就那麼三瓜倆棗。

“葛長隆這些人,似乎也不知道真力的存在,不過天工閣,應該是知道的。”

周恕自言自語,“他們應該知道,神兵有缺陷,擁有神兵,未必是一件好事,所以他們纔回嚴格控制神兵的數量,這樣纔不至於讓所有人都淪爲神聖的養料。”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世界的人,不都應該是神聖的下屬嗎?神聖連他們都不放過,也要當韭菜?這可真是夠狠的。”

周恕沉道。

“天工閣有意控制神兵的數量,不知道是不是出自神聖的意思。看來我也不能表現得太過,萬一引起天工閣的注意,只怕還會有些麻煩。”

周恕心中想到。

“有機會,倒是可以加天工閣,看看他們是神聖的狗子,還是反抗神聖的壯士。”

周恕心中打定了注意,眼看著藏書閣已經沒有什麼價值,他便起離開。

門外,城主府的管家果然盡職盡責地守在那裡。

“城主可在府中?”

周恕隨口問道。

“回稟大人,城外有靈蟲顯現,城主帶人前去查探,還未回來。”

那管家開口說道,說話的時候,臉上還閃過一抹恐懼之

“靈蟲?”

周恕心中也是一驚。

之前他就已經知道,他現在所的這個世界,就是位於天地靈之上,而天地靈之上,會有蟲子誕生,這些蟲子,便是靈蟲。

它們會以天地靈爲食,破壞這個世界存在的本,乃是天地靈和生活在天地靈之上的人的死敵。

這座城市的職責之一,也是鎮守靈蟲,阻止靈蟲衝到天地靈的枝幹上去。

不過據周恕夢的時候瞭解到的報,這座城周圍,已經數百年沒有出現過靈蟲了。

現在突然出現了靈蟲的蹤跡,難道說,蟲災又要發了?

周恕心中忽然有些恍然,難怪葛長隆如果重視他,原來是蟲災就要發了。

蟲災一旦發,那就是一場生死大戰,如果有大量神兵存在的話,對他們的幫助,自然不言而喻。

尤其是對葛長隆這個城主來說,如果能平定一次蟲災,他必定會得到上面的封賞。

“確定出現了靈蟲的蹤跡?”

周恕沉聲問道。

“應該確定吧,我也不是很清楚。”

那管家說道,他畢竟只是個管家,這等大事,他也是不敢肯定的。

“行了,我先回去了,回頭城主回來了,勞煩你派人通知我一聲,我來見城主。”

周恕沉道。

如果蟲災真的要到來,那他還得提前做點準備呢。

他自己倒是不怕,但是城中現在還有木治星和戰他們。

大家都是老鄉,正是彼此照應的時候,周恕可不能放著他們不管。

……

原本屬於莫大師的府邸,現在已經是周恕的地盤。

府中的護衛,也全都換了古天庭的人。

周恕、戰和木治星,聚在後院的一間房間之

“蟲災?”

木治星有些驚訝地道,“吳大人你的運氣真是沒得說,真是走到哪裡,哪裡就會有事發生啊。”

木治星豎起了大拇指,也不知道是表揚還是諷刺。

周恕回了他一個白眼。

“這裡已經數百年沒有發生過蟲災了,我們這纔剛來沒多久,竟然就遇到了蟲災,這運氣也是沒誰了。”

木治星說道,這幾天他也沒閒著,一直四打探消息。

蟲災這種事不是機,他當然也是打探到了不消息。

不過這座城已經數百年沒有發生過蟲災,大部分都從未經歷過真正的蟲災,他們對蟲災的瞭解,也僅限於父老之間的口口相傳。

“聽說從靈蟲顯形,到蟲災發,中間有個數十上百年都是正常的。”

木治星著下道,“幾十年之後,我們還在不在這裡都不一定呢,所以也沒什麼好擔心的。”

“此言差矣。”

戰搖搖頭,說道,“蟲災並非只有這座城纔有,這個世界的其他地方,也存在,只要我們還在這裡,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遇到蟲災,只是無可避免的,接一下蟲災,未必是什麼壞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