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玄幻奇幻 神兵圖譜 第974章 虎翼刀,我若爲天工閣閣主(第一更

《神兵圖譜》第974章 虎翼刀,我若爲天工閣閣主(第一更

第974章 虎翼刀,我若爲天工閣閣主(第一更)

木治星吐了足足一刻鐘,直到裡吐出來的都是酸水了,依舊在乾嘔不止。

周恕很地沒有追問,而是一直等他恢復過來,這才緩緩地開口道,“你都看到了什麼?”

“大人,我可是被你坑死了!”

木治星苦笑道,“以後再見到這靈蟲,我會有心理影的!”

木治星看了一眼那老老實實待在籠子裡的靈蟲,又是乾嘔了兩聲。

他的反應,讓那靈蟲都翻起了白眼。

這個人是有病嗎?

人果然是難以理解的東西啊。

靈蟲心中有些難以理解木治星的行爲。

“先讓它睡過去再說。”

周恕使了個眼,木治星會意,從懷裡出那個小鈴鐺,叮噹一晃,那隻靈蟲,再次陷昏睡當中。

木治星好像不想看到那隻靈蟲一般,背對著它,開口道,“大人,你可知道,它在靈蟲羣裡是什麼份嗎?”

“我要是知道,還用得著讓伱夢?”

周恕沒好氣地說道,“讓你夢,就是爲了查清楚它的份來歷。”

“好吧。”

木治星有些無奈地說道,“這靈蟲,他孃的就是個種馬!”

“種馬?”

周恕眉挑了挑。

“不對,它又不是馬!這麼說吧,它在靈蟲羣中的職責,就是配種!”

木治星好像又想起來什麼不堪回首的事,兩眼都忍不住有些翻白。

“噗嗤——”

周恕也是反應過來,忍不住笑出聲來。

這隻靈蟲,是用來配種的?

那豈不是說……

周恕有些同地看著木治星,在夢中的時候還不會有什麼覺,但是醒來之後,夢中的經歷,可就好像是自的經歷一般,一想想在木治星的記憶當中,他可能是幹過靈蟲……還不止一隻,這可真是人間慘案啊。

Advertisement

“辛苦了。”

周恕強忍著沒有再笑,開口說道,“除了那個——還有什麼有價值的東西?”

“這隻靈蟲確實是發生了變異之後才能夠聽懂人言,而且經過它的配種,新誕生的靈蟲,也有一定的機率能夠聽懂人言。”

木治星也是強忍著心中的噁心,開口說道,“據我所知,靈蟲羣中,已經變異的靈蟲,超過了十隻!”

說起正事,木治星也漸漸把噁心的覺拋之腦後,繼續說道,“但是第二代的變異靈蟲再繁,已經無法再變異,所以這隻靈蟲,對靈蟲羣十分重要,只有它的後代,纔有一定的機率發生變異。”

“這就是靈蟲羣爲什麼一定要把它救回去的原因嗎?”

周恕沉道。

“你有沒有看到,靈蟲的巢在哪裡?”

周恕沉聲問道。

如果能夠找到靈蟲的巢,那他們就能直搗黃龍,直接把這一波蟲災撲殺在微末之時。

這樣一定可以避免潼關城有太大的損失。

“看到了!”

木治星沉聲說道,“我可以找到它們的巢,但是說實話,大人,我並不建議我們直接去那裡。”

“爲什麼?”

周恕問道,“現在靈蟲還沒有繁衍太多,正是撲殺它們最好的時機,如果給它們足夠的時間,它們就會爲真正的災難。”

“現在已經是災難了。”

木治星苦笑著說道,“你可知道,它變異之後,爲什麼能夠聽懂人言嗎?”

“那是因爲,靈蟲的巢之中,關押了許多人!”

木治星沉聲說道,“它正是從那些人的上,學到了人言,而且它學到的不只是人言,還有兵法之道!”

木治星的表凝重無比,他們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Advertisement

不怕靈蟲實力有多強,就怕靈蟲懂兵法啊。

一想到佔據數量優勢的靈蟲懂得兵法,連周恕都有些頭皮發麻。

懂兵法和一盤散沙,那絕對不是同一個概念!

“它們的巢,現在就是龍潭虎。”

木治星繼續說道,“它們已經在防備著我們殺過去,我們現在去的話,就是自投羅網。”

“懂得兵法的靈蟲……”

周恕也是陷之中。

“這樣的話,那就更應該抓消滅它們了。”

“不懂兵法的靈蟲,一旦形蟲災,都能攻城掠地,懂得兵法的靈蟲,絕對不能讓它們勢!”

“你還是想去?”

木治星瞪大眼睛,開口道,“我說大人啊,你是個鑄兵師,好好地在後方鑄兵不好嗎?爲什麼一定要冒險呢?我們現在的局面,本不需要冒險啊!”

“我什麼時候說我要自己去冒險了?”

周恕淡然說道,“這潼關城中,能去的人可不止是我們。你以爲,葛長隆他們是吃白飯的?”

“不過呢,你通曉靈蟲的佈置,所以你呢,是必須得跟著去的。”

“大人,你不能這樣過河拆橋啊!”

木治星大道,“你這是把我往火坑裡推啊!”

“不去,打死也不去!”

“我又不是讓你親犯險,你的他化自在法,難道是白學的嗎?”

……

“轟隆——”

城外,葛長隆將最後幾隻靈蟲斬殺,他手上那把長刀,也終於不堪重負,徹底化作無數碎片,掉落在地上。

葛長隆臉上閃過一抹惋惜之,這把刀,正是之前吳宗銓和金魁比試的時候鑄造出來的那把刀。

這把刀,他用著還是十分順手的。

Advertisement

只不過,它最終還是無法承自己的力量,一戰之後,就徹底碎掉了。

這也是葛長隆的無奈之,以他天尊境的修爲,如果火力全開,一般的神兵,本就承不了他的力量。

所以往往每一戰,他就要毀掉一件神兵。

這也是天尊強者的無奈之,等閒的神兵,本配不上他們的修爲。

而能夠配得上他們實力的神兵,又牢牢控制在天工閣的手裡,縱然是葛長隆的份,也是難得一件。

葛長隆現在就希吳宗銓能夠早一日長起來,爲他量鑄造一件神兵,這也是他如此重視吳宗銓,想要培養吳宗銓的原因之一。

“只可惜,宗銓現在的鑄兵之還沒有徹底長起來,如果他能夠有他師尊的實力,那麼爲我鑄造一把合用的神兵,將易如反掌。”

葛長隆把僅剩下的刀兵隨手丟掉,自言自語地說道。

在他心中,吳宗銓的師尊,就是天工閣的閣主,舉世公認的天下第一鑄兵師。

那位,可是隻爲神聖鑄兵,別說葛長隆一個小小的潼關城城主了,就算是他們葛家的家主,也沒有資格請天工閣的閣主鑄造神兵。

如今流傳在外的天工閣閣主的作品,都是他尚未接任天工閣之前鑄造的,自他爲天工閣閣主之後,就只有神聖,纔有資格讓他出手。

縱然如此,就算是他早期的作品,也已經被炒作了天價,一般人也是得不到的。

他的親傳弟子,竟然出現在潼關城,這讓葛長隆都有一種撞了大運的覺。

這時候吳宗銓還沒有長起來,而且他的份還沒有泄出去,葛長隆纔有拉攏他的機會。

如果讓人知道天工閣閣主的親傳弟子在潼關城,只怕潼關城的門檻,立馬就會被人踏破,到時候,他葛長隆可就沒有什麼優勢了。

葛長隆現在最慶幸的是,當初吳宗銓剛剛表現出來鑄兵之的時候,自己就給予了他足夠的尊重,如果當時自己稍有懷疑,只怕現在的局面,就不是這樣了。

至於現在,他葛長隆已經和吳宗銓結爲異兄弟,就算吳宗銓的份曝了,又有誰能把他招攬走?

說句話不好聽的,他葛長隆,是吳宗銓的結義大哥,就算吳宗銓以後真的了天工閣的閣主,他也照樣是吳宗銓的大哥!

這就是早期投資的重要啊。

“城主,吳副城主在等你,說是有要事稟告。”

就在葛長隆思索之際,馬千里來到他邊,低聲說道。

“哦?我二弟找我有事?”

葛長隆說道,他現在,得把這結義兄弟的份給做實了!

“他有沒有說是什麼事?”

“算了,我自己去問他。”

葛長隆說著,大步向著潼關城走去,收拾戰場的事,自然有手下的人去做。

片刻之後,葛長隆就已經來到了周恕的面前。

“二弟,我不是說了嗎?這城頭十分危險,沒什麼事,你不要到這裡來,萬一出了什麼事,你不是讓爲兄我悔恨終生嗎?”

葛長隆哈哈笑著說道,“有什麼事,你讓人來我一聲就是了,我有空就會過去的!” щшш◆ ttKan◆ Сo

葛長隆堂堂潼關城的城主,竟然說出這種話來,他可是把自己的姿態擺得足夠低了。

“大哥你客氣了。”

周恕也是勉爲其難地稱呼著大哥,他現在扮演的,畢竟是吳宗銓。

“這件事我信不過別人,所以必須要親自來告訴你,而且事急,我等不了。”

周恕正道,他看了一眼周圍,葛長隆立馬會意。

“馬將軍,我和二弟說幾句話,你們都退下,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

葛長隆沉聲道。

馬千里點點頭,立馬退到了數十丈之外。

一時間,方圓數十丈之,就只剩下周恕和葛長隆兩人。

“二弟,有什麼話你說吧,放心,沒有人能聽我們談話。”

葛長隆看向周恕,好奇地說道。

“大哥,我找到了靈蟲的巢!而且我得知了靈蟲的一個大!”

周恕沉聲說道。

他把那隻靈蟲能夠聽懂人言,而且以它配種之後能夠讓誕生的靈蟲發生變異的事,都向葛長隆描述了一遍。

至於他這些消息的來源,周恕也早就有所準備,推到他那個便宜師父的上就是了。

反正天工閣的閣主,已經多年不曾出現,誰也不能找他當面對質。

以天工閣閣主的本事,找到靈蟲的巢,並不是不可能的事

至於說他爲什麼不直接滅掉靈蟲的巢,那周恕怎麼知道?

高人行事,就是這麼讓人不著頭腦,你們要是想知道,你們去找天工閣的閣主問啊。

天工閣的閣主在哪裡?

我怎麼知道?

我雖然是他的親傳弟子,但也不知道他人在哪裡啊。

這種大人,神龍見首不見尾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果然,對周恕說得這些,葛長隆沒有毫懷疑,他也沒有問周恕這些消息的來源。

不需要周恕解釋,葛長隆自己就已經腦補完全。

天工閣閣主的親傳弟子,做到這些,很奇怪嗎?

就算是周恕告訴他靈蟲之災已經被解決了,葛長隆都不會覺得奇怪。

現在這樣,葛長隆甚至會覺得,這是天工閣閣主給周恕的一個考驗!

“靈蟲,學會了兵法?”

葛長隆沉道,“這倒是真有些難辦。”

“二弟你的想法很對,靈蟲會兵法,我們必須要趁著它們尚未勢就剿殺了它們,要不然,潼關城是不可能擋得住蟲災的。”

“你放心,我這就出兵去剿殺靈蟲,一定會幫二弟你完這次試煉,我保證,沒有一隻靈蟲能夠逃得掉!”

葛長隆一殺氣!

既然是周恕的試煉,那他一定要幫周恕完,如果周恕能夠爲天工閣的閣主,那他葛長隆,也是好無限的。

現在周恕的事,就是他葛長隆的事

不就是殺靈蟲嗎?這一點,他葛長隆在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