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清穿好孕貴妃:四爺日夜嬌寵哄我 第351章 朕必誅之

《清穿好孕貴妃:四爺日夜嬌寵哄我》第351章 朕必誅之

次日一早,滿蒙大臣們還是求見了康熙,為著漢為太子妃的事擔憂著大清的未來。

他們覺得可以讓耿靜晗繼續當側福晉,往后當貴妃,皇貴妃,弘星上位后再尊封太后,甚至追封胤禛皇后也行啊。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app閱小說閱讀最新章節。

現在直接封太子妃,那胤禛上位,耿靜晗直接就是皇后了。

覺沒有必要一下子把耿靜晗抬舉的這麼高,他們心里不爽,不痛快,甚至后悔在那拉氏倒下的時候,怎麼就不趕給太子選個太子妃。

滿州貴這麼多,哪個不比漢更可靠一些。

而且漢為太子妃,那幫漢臣還不得得瑟起來,往后他們這些滿蒙大臣還有立足的地方嗎。

康熙無語,“聽你們這麼一說,漢為太子妃,你們在朝堂就無法立足了?在你們心里,連胤禛弘星這些新覺羅的子孫都為漢人了?”

“萬歲爺,奴才不是這個意思。”

“你們什麼意思,朕明白的很,把你們的心思放回肚子里去吧,這天下是新覺羅的天下,不管滿蒙漢還是其它民族都是大清的子民。”

康熙說服了宗室,自然也能說服這些大臣。

康熙就傳達一個意思,朝堂任人唯賢,選賢舉能,滿蒙漢都一樣。

Advertisement

“弘星的就,你們也有目共睹,你們誰能有他優秀。

大清往后給弘星,能讓大清更加的強大,你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難道你們不希大清更好嗎。

還有胤禛,這麼多年在朝堂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也許不是一個開疆擴土的繼承人,但絕對是一個治國理政的優秀繼承人。

大清的國庫在胤禛的治下有多,在朕的治下有多,你們一清二楚。

收回你們的私心,朕要的是為大清效力的臣子,你們就算以權謀私,只要為國為民,朕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事關國祚,任何歪心思的人朕必誅之!”

康熙的話震懾了滿蒙大臣們,大家只能無奈退下。

其他員看著大臣們都敗退了,也只能認命了。

而這當會,老八福晉到了寺廟拜送子

觀音后就表示想見見那拉氏嘆悔尼。

那拉氏一僧袍,著腦袋,看到老八福晉過來,木然著臉,道了一聲,“阿彌陀佛。”

“四嫂啊,哦,不是四嫂了,該你一聲嘆悔尼才是。”

老八福晉怪氣,那拉氏依舊面無表,從兒子死的那一刻,是后悔了。

所以嘆悔,也是心的贖罪。

只是在聽老八福晉說耿靜晗被康熙冊封為太子妃的時候,那拉氏心里還是起了不小的波瀾。

Advertisement

還是在意的,非常在意,可這會在老八福晉面前,那拉氏沒有任何的表

老八福晉看著那拉氏要死不活的樣子,心里也覺得無趣,但還是不滿道:“你要穩的住,哪有的事,現在好了,一個妾室為太子妃,讓我們這些皇子嫡福晉全都沒臉了。”

那拉氏依舊不吭聲,老八福晉繼續道:“我是沒兒子,八爺運氣也不好,出了阻礙,不然怎麼也不會過的像你這般。你真是太廢了,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害,枉我從前還羨慕你有兒子,地位穩固。”

老八福晉確實羨慕過那拉氏,有了嫡子,雖然小時候弱多病,但到底也活到年了,還封了世子,這多年令們這些無子的嫡福晉羨慕啊。

他們這些皇子福晉,廢太子妃無子,老五福晉、老七福晉、還有,還有老九福晉、十五福晉、十七福晉都無子。

十二福晉和十六福晉生過兒子,但夭折了。

所以啊,們這些皇子嫡福晉,有子的就這麼幾個。

那拉氏讓眾人羨慕,因為胤禛是太子,兒子是世子,只要穩的住,耿氏除非死了才能扶正。

老八福晉發著牢沒對那拉氏怎麼樣,但也恨鐵不鋼,覺得那拉氏給們這些皇子嫡福晉造了不好的影響,讓妾侍上位打臉了。

Advertisement

那拉氏一聲不吭,直到老八福晉離去后,雙手開始抖著,兩行淚水急速而落。

不停的拭著淚水,心里只覺得痛苦的要死了,求而不得太子妃之位,終于被耿氏給拿

去了。

如果再有機會,再給一次機會,一定一定穩住自己。

一定養好自己的兒子,一定再不給兒子娶侄,一定保住兒子的孩子。

也一定再不會和胤禛對著來,會一直忍下去,忍到兒子順利登基為止。

明明從前也想過忍到兒子上位再清算一切的,可偏偏就大意栽了。

寺廟里,那拉氏因為耿靜晗為太子妃而難過,民間百姓們則高興的很。

大清的學子們也都認同耿靜晗封為太子妃,不僅是漢人學子贊,還有更多的原因是耿靜晗的功勞。

改良的種子,讓糧食增加,大大的解決了百姓的,讓不人都能吃飽飯了。

現在只要不是天災人禍,只要你勤勞肯種地,都不會肚子了。

當然,天災還是不可避免的。

但大清國庫也充足,發生災禍的時候,朝廷也能及時的救援和補給。

相比從前來說,災民也大大的減,百姓的日子也眼的好過起來。

還有的就是因為弘星,弘星的優秀出眾,讓天下學子都崇拜不已。

他的事跡都在大清傳播著,甚至說書先生每天在茶樓聲并茂的講弘星在外打仗的事。

這也是胤禛有意,讓弘星那邊的記錄,把弘星的事跡傳出去。

為兒子宣揚造勢。

所以弘星在民間的名聲一直很好。

耿靜晗都說胤禛,“禛郎總是為弘星著想,怎麼不為自己多想想?”

胤禛是太子,但名聲不算好,可這人好像不在意自己的名聲。

對于朝臣們的微詞和不好的印象,他都沒有想過去改變。

他堅持自己的理政治國方式。

有功就賞,也不吝嗇自己的夸獎。

但對于一些不作為的員也是一頓的批罵。

一些大臣更是經常被他懟的啞口無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