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科幻未來 災變時代:我能點亮科技樹 第816章 克萊因瓶

《災變時代:我能點亮科技樹》第816章 克萊因瓶

“零,報告故障信息。”

“剛才發生了什麼事?”

話音落下,全息投影中開始出現一行行信息。

看著全息投影中的報告,呂永昌的臉愈發古怪起來。

那些被“吞噬”的大統一場生裝置和甲板并沒有消失,而是被轉移到了一個危險程度表的區域——反質反應堆

它們不僅憑空穿越了上千米直線距離,更是穿了中間幾百層厚度不一的墻壁和保護裝置!

而在這個過程中,墻壁和保護裝置竟然沒有出現任何外傷!

“這……”

這種神奇的現象,忽然讓他想到了帝國要塞的一項技

他有些迷茫地喃喃自語道:“短距離空間躍遷?”

不能說像,簡直就是一模一樣!

“這玩意兒還涉及到了維度的變化?!”

呂永昌頓時瞪大了雙眼。

你要說這個他可就不困了啊!

“零,把這次實驗的所有記錄和數據全部放出來。”

“派出第二艘實驗艦,繼續重復剛才的實驗步驟!”

不錯,自從采取了葉夫尼院士提出的窮舉法和二分法相結合的篩選方案后,零便開始對大量的實驗艦進行改造。

沒辦法,這種暴的實驗方案,注定了昂貴的實驗艦變了消耗品。

不過,單單從結果上來看,呂永昌覺得這筆買賣還是賺的。

Advertisement

……

一次,兩次,三次……

一次次實驗事故向研究中心的院士們證明了一點——剛才發生的場景并不是偶然。

每一次關閉那個引力源,時空海洋中的漩渦都會將大統一場生裝置和一部分甲板卷走,然后再找一個地方拋出來。

唯一的問題是……

這個“拋尸”的地點是完全隨機的。

除了反質反應堆,那些被卷走的裝置每一次出現的地方都不盡相同。

星艦之外的茫茫宇宙、實驗艦倉庫……

只要是你能想到的地方,就沒有它不能去的。

最離譜的是,它甚至能卡在兩片甲板之間!

呂永昌看著全息投影中那繁雜的時空波數據,下意識抬起手

頭疼。

第一次到短距離躍遷技的時候,他認為其中可能蘊藏了維度技

據目前一次次實驗數據來看,這似乎是時空以一定規律扭曲造的后果。

或許和維度有一定的關系,但關系似乎不算大。

不管怎麼說,這背后的原因都不是現在的他據一點實驗數據就能解決的。

飯要一口一口吃,科研也要一步步走。

對于如今的人類文明而言,首先需要做的,還是盡快分離出那個單獨的時空異常結構。

只有掌握了基本單元,才能對整進行詳細分析。

Advertisement

……

時間飛逝。

次年,地球歷3764年。

分離實驗終于宣告功。

由十二個引力源構建的一個單獨的時空異常結構平穩地運行在第26艘實驗艦

這些引力源的排列方式并不是相鄰排布的,甚至,有幾個引力源是斜對角排列的。

至于為什麼是第26艘實驗艦?

只能說懂得都懂。

全息投影中,平行束直直地向實驗區域。

的懸塵混合著線,一同消失在一片毫無異像的空間中。

隨后,又在另一個看似沒有丁點關聯的區域噴涌而出。

……

研究正式進下一步。

對單一時空異常結構的觀測和研究難度明顯下降了一截。

沒有了其他異常結構的影響,觀測數據都顯得簡潔和清爽了不

當然,這僅僅是相對而言。

研究中心的前方,呂永昌仍然獨自一人面對著寫滿十數塊全息投影的龐大數據。

只不過,這一次,他手中的推演和計算作比原先順暢了許多。

“這是……”

呂永昌在面前的全息影像中落下了最后一筆,通過數學這個工,他已經功模擬出了那片畸形時空的大致模樣。

“克萊因瓶?”

在眾院士的目中,呂永昌口中吐出了一個耳能詳的名詞。

Advertisement

所謂克萊因瓶,是一種與莫比烏斯帶類似的概念結構。

莫比烏斯帶,就是把一紙條扭轉180度后,再將兩頭粘接起來做的一個紙帶圈。

它有一個神奇的質。

假設一張紙條上生活著一只小蟲,亦或者說二維生

紙條分為正面和反面。

因此,它想要去爬遍紙條的兩個面,必須將自己升維,離這個二維平面,從三維空間中進另一個面,即過紙條的邊緣。

但由紙條構建的莫比烏斯帶只有一個曲面——一只小蟲亦或者說一個二維生,完全可以在不過其邊緣的前提下爬遍整個曲面。

對于生活在紙條上的小蟲亦或者二維生來說,真正的莫比烏斯帶,只能存在于三維空間。

而它最大的意義就在于,它作為一個介,功打通了二維和三維之間的橋梁。

克萊因瓶也是如此。

它沒有外之分,在進瓶中的那一刻,你已經到達了瓶外。

因此,它也得到了一個奇異的稱號:“永遠也裝不滿的克萊因瓶”。

這便是連通三維和四維的橋梁。

和莫比烏斯帶類似,真正的克萊因瓶,只能存在于更高維度的空間之中——也就是四維空間。

在三維空間中,是無論如何也制造不出真正的克萊因瓶的。

就算傾盡所有制造工藝,得到的,也不過是一個四維空間在三維中的投影罷了。

這兩個概念,早在地球時代就被提出了。

對于如今的人類文明而言,更是一種基礎知識。

只不過,雖然它是基礎知識,但如今的人類,至今沒有見到過真正的克萊因瓶。

就像生活在二維平面中的生,永遠看不到真正的莫比烏斯帶。

也正是如此,呂永昌的這個判斷頓時激起了這群院士們的興致。

“教授,您的意思是,這片時空形了一個克萊因瓶結構?”

跟在呂永昌邊學習時空理論的林永年有些迷茫地發出了詢問。

他對這方面知識了解的并不多。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