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科幻未來 災變時代:我能點亮科技樹 第818章 三百年

《災變時代:我能點亮科技樹》第818章 三百年

呂永昌默默地注視著那橙黃標。

這已經是他第二次看到所謂的次危險科技了。

他也稍微清了這所謂的次危險科技的含義。

所謂的次危險科技,大概率是超出文明等級的技

無論是【思想鋼印】,還是所謂的殘缺版【四維腦】,其實都是更高級科技樹的閹割版科技。

殘缺版【四維腦】自然不用多說。

【思想鋼印】,人類其實也是在【努斯文明】的幫助下走了捷徑才掌握的。

和清掃者文明掌握的完全版【思想鋼印】相比,它也相當于是一個殘缺版的科技。

至于危險……【思想鋼印】的危險不用多說,【四維腦】的危險,主要現在它的研究過程中。

試想一下。

如果人類文明沒有帝國要塞的觀測數據,那要壁才能知道這其中的規律?又得壁才能構建一套可以使用的四維架構?

別說人類文明撐不住這種程度的科研了。

就是把整個泛人類聯邦的資源全部加起來,也架不住這種速度的消耗啊!

……

短短幾年時間,零的算力得到了躍進式的增長。

這對人類文明而言無疑是一件大好事——文明的實力得到了全方位的增長!

和其他文明不同。

Advertisement

在數個外掛的共同加持下,人類文明的發展甚至呈現出了加速的勢頭。

地球歷3767年,憑借著【四維腦】的研究過程中的數據和經驗,時空理論再次得到突破。

它的突破,也帶了大統一場理論的進步。

就像是右腳踩左腳上天一般,在【四維腦】這項技的催化下,人聯的科技以井噴的勢頭發生著突破。

各種基礎科技的突破,自然而然地帶了其他關乎民生的科技突破。

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便是關系到文明未來的壽命延長技

依然是【努斯文明】,還得是【努斯文明】!

為一個進化了數千萬年,科技全部點偏的特殊生命,人類在【努斯文明】上獲得的實在是太多了!

就這樣任勞任怨的【努斯文明】,所求的,不過是一點溫和的伽馬和一些利于伴生文明【落巨蟲】生長的營養質。

它真的,我哭死!

正志院士的帶領下,盧思遠院士和一眾科研人員功從【努斯文明】上獲取到了壽命延長的技

它不僅可以大幅修復人細胞中損的端粒,還可以解決細胞癌化的可能。

當然,這種修復肯定不是無限次數的。

但和以前相比,人類的理論壽命還是暴增十倍有余!

Advertisement

但太過漫長的壽命,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的。

人生在世,即便是六級文明的個,也會有大量的煩惱和愁苦。

再者,過于悠久的壽命也比較容易影響文明的發展潛力。

考慮到以上亮點,科學院據全人類公開投票的結果,為這項技增添了不限制。

首先,文明個的基礎壽命仍維持在千年級別,這對于掌握了冬眠技的人類文明而言,已經綽綽有余了。

畢竟人類文明從離開地球到為六級文明,也不過花了一千七百余年時間。

刨除全人類冬眠的時間,地球時代的老一輩都還有相當一部分健在于世呢!

其次,對于那批想要延長壽命的公民,科學院采取了貢獻分級制度。

只有當公民對人聯的貢獻值達到一定標準時,有意愿的公民才可以得到更高級的壽命延長改造。

至于評判標準和評估過程,全權由零負責,可以說完全剔除了某些不穩定因素的可能

……

三百年悄然流逝。

地球歷4050年。

隨著各種基礎科技和關鍵理論的全方面突破,原本黯淡禿的科技樹儼然長了一株型不算小的大樹。

六級文明對資源的需求十分龐大,甚至達到了五級文明的數百倍乃至上千倍。

Advertisement

因此,在過去的這些時間里,泛人類聯邦的疆域仍在不斷的擴大。

這片星域確實相當富饒。

當聯邦的疆域擴大至1000年時,泛人類聯邦的附屬文明數量已經突破了一千大關。

這些文明中,絕大部分是三級以下的文明。

大量低級文明匯聚在此地,如同養蠱一般,總歸還是養出了幾個相對較強的文明來。

三個五級文明。

不錯,如今的泛人類聯邦,已經擁有了三個五級文明作為附屬文明。

這三個五級文明從被發現,到為附屬文明的時間不超過一年時間。

五級文明和六級文明的差距實在太過巨大。

大到戰爭直接呈現出了一邊倒的狀態——【時空阱】一開,【空間裂隙】直接往艦隊聚集一掃,對方的主力艦隊基本就喪失戰斗能力了。

面對六級文明的艦隊,五級文明本沒有還手的余地。

隨著泛人類聯邦的疆域不斷擴大,呂永昌心中也開始出現了些許憂慮。

范圍的增加,讓人類文明遭遇更高級文明的概率也開始大幅提升。

總有一天,人類文明會遭遇六級文明的。

可偏偏,如今人類文明的星艦還是五級文明時使用的行星級星艦。

沒辦法,人類文明為六級文明的時間實在太短了。

大部分院士的力都被放在了科技和理論的研究工作上,武和星艦的研發優先級自然降低了不

這意味著,一旦遭遇同等級文明,人類文明很有可能會慘遭鐵盧!

這些行星級星艦經歷過數次大規模改造,曲率引擎、武系統、能源模塊……

除了外殼,部的部件幾乎都不是原裝。

但這依然改變不了它們仍然是行星級戰艦的事實。

考慮到這一點后,呂永昌逐漸開始調整科學院的研究重心。

戰艦相關的研發工作得到了更多的資源支持,人力、力……

更重要的,是零的算力分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