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武俠仙俠 仙藏 第976章 蔣仁 六藝

《仙藏》第976章 蔣仁 六藝

第976章 蔣仁 六藝

秦文為天寶閣效力。他要巡回各地,開辦仙文學習班。

教導的對象大都是天仙修士,主要以掃盲為主。偶爾也有高級班,針對的是祖仙以上的修士。

很多修士只知道悶著頭修煉,並不懂得仙文在領悟天道法則中的重要意義。

就現有的世界來說,基本上每一條大道,都被人研究了,有一個仙文與之對應。

這個仙文,簡要概括了大道的特和存在意義,有一種提綱挈領的作用。

一般來說,只要掌握了仙文,最能將修煉速度加快一倍。對於秦笛這樣通仙文的人來說,還可以類旁通,將修煉速度加快許多倍。

秦笛每次授課,都選擇名山大川,特別是在有仙文跡的地方,進行現場教學。

如此一來,他給弟子講課的同時,自己也在學習仙文,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因為他在仙文上的造詣極其深厚,所以講解仙文深淺出,很學員們的稱讚。

漸漸的,他在天寶閣的知名度越來越高。不單一千多位“元士”知道他,就連七十二大夫,三十六供奉,甚至八大財神,都聽說過他秦文的名字。

這一天,他忽然接到通知,說是天儒門要在天市垣“七公星”召開高層會議,由孔夫子講授天儒門的奧義。

Advertisement

秦笛有一些興,趕從外地回來,直奔七公星。

七公是七位高級員的意思,這是一個小星域,總共有七顆大星,分別冠以七公一、七公二、七公三這樣的名字,除此之外還有十五顆小星。

秦笛按照指引,趕到七公一,這裡是孔夫子定居的仙星。

據說夫子門下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這些人只有一小半來到了仙界,仍然跟隨夫子,算是天儒門的核心弟子。

前來開會的總共有四千人,但是從外面趕來的只有一半,全都是天寶閣的上層人士,比如說三十六供奉,七十二大法,再加上一千八百位元士。剩下的人員主要是孔夫子和孟夫子的門徒,這些人雖然屬於天儒門,但是並未在天寶閣任職,他們喜歡跟著夫子,從事學研究。

四千人聚在一起,彼此之間流攀談,因而顯得很熱鬧。

秦笛在這裡見到了蔣仁,這是一個略顯消瘦的年輕人,相貌英俊,眼睛格外明亮,臉上帶著和煦的笑容,雖然看著年紀不大,但他已經是金仙了,而且主修的天儒六藝中的“禮藝”。據說能“出口憲”、“畫地為牢”,頗有神奇之

趁著會議還沒有開始,兩個人開始攀談起來。

秦笛問道:“蔣先生,您修禮藝多久了?”

Advertisement

蔣仁也知道秦笛是秦蘿的師傅,因此很是恭敬的拱手答道:“秦先生,我已經修煉了八百萬年,至今仍然一知半解,談不上修二字。”

秦笛覺得自己穿越到異界之後,整個時間概念已經被打了,每個古人來到仙界的時間都不一樣。比如說黃帝在地球上誕生於公元前兩千七百多年,可是在仙界他卻有五千萬年的歷史。

他心想:“或許地球上的一年,等於這裡的一萬年?可是那也不對啊,梁山伯是晉朝人,距離現代社會足有一千六百年,到了仙界應該是一千六百萬歲。或許他中途隕落過,因而蹉跎了歲月?”

秦笛口裡問道:“蔣先生,我對天儒一竅不通,趁著夫子尚未登臺,你跟我簡單介紹一下,好不好?要不然,夫子在臺上開講,我在下面跟傻子一樣,那也不好,對不對?”

蔣仁欣然答應:“好說。我跟你簡單講一下。天儒門分六大支派,分別是禮、樂、、書、數。我修的主要是禮。如果學全了,會擁有吉、兇、賓、軍、嘉五大神通。但我才掌握一部分神通,距離大乘還遠著呢。

樂指六樂,主要是《雲門大卷》、《鹹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樂舞。黃帝開創的《雲門大卷》。堯時有《鹹池》。舜時有《大韶》。禹時有《大夏》。商時有《大濩》。周時有《大武》。

Advertisement

這六套樂舞,分別在重大的祭祀活中使用:《雲門大卷》用於祭祀天神;《鹹池》祭地神;《大韶》祭四;《大夏》祭山川;《大濩》祭始祖;《大武》祭祀先人。

每一種祭祀,都能調天地山川之力,既可以拿來對敵,也可以大幅提升自己的功力。”

秦笛聽到這裡,對六樂頗興趣,笑道:“沒想到雲門大卷,也是天儒門的招牌,我倒是在別聽過。”

老實說,他不但聽過,而且還經常跟師曠門下弟子一起演奏,每次演奏,功力都能增長不

蔣仁笑道:“黃帝既是仙人,也是人間帝王。天儒門想請他來做太上仙帝,就像三大帝一般,但被他拒絕了,因為他很忙,要去天外探險。雖然他拒絕了天儒門的請求,但卻將《雲門大卷》賜給了天儒門。”

“喔,原來是這樣,蔣先生,你再說說六藝中其他的部分。”

蔣仁道:“,指的是箭,通過五種,來提高個人修為,這五種技為: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

:駕駛馬車的技。也有五種神通,分別是鳴和鸞,鑄水車,過君表,舞衢,逐禽左。

書:指書法,也就是寫出仙文來對敵。仙文就是大道法則,如果能迅速寫出來,其威力比刀兵還厲害!秦先生,您是仙文大家,應該從這方面多琢磨一下!

數:指理數、氣數,即五行生克制化。後來轉化為易數,就是算卦知吉兇的法門。這門功夫同樣博大深。”

秦笛讚道:“多謝多謝!蔣先生懂得真多。”

“哪裡哪裡,我才是剛門而已,等到空閑下來,可以多切磋。”

秦笛道:“你剛剛的提議很有意思,或許我可以選擇樂、書二藝多下點兒功夫。卻不知如何拜師?又能拜何人為師呢?”

蔣仁手指前方,道:“夫子門下七十二大賢,其中有十幾位仙王。這些人修六藝,為人知,他們每隔一段日子,都會招收弟子。另外夫子本人每次集會也會招徒,等下你表現好一些,只要能引起他的興趣,或許可能當場收下你!”

“哈哈,多謝蔣先生!”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