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 陶唐之丘
不久,秦笛才學會兩首曲子,便告別師傅孔夫子,前往中土玄黃大星域,去尋找傳說中的九丘。
他沒有跟任何人同行,因為他上有太多的,不能與人分。
從天市垣,到中央玄黃大星域,距離並不近。
好在有傳送陣能節省時間。
秦笛首先要找的乃是陶唐之丘。
所謂陶唐,就是三大帝中的堯,也就是說,陶唐之丘應該是堯帝發家,或者定居的地方。應該算是聖地了。
因為三大帝名聲太響亮,而且堯又是四十九位執政仙帝之一,位高權重,人人景仰,沒有人敢去惹他,所以尋找陶唐之丘,難度比較小。
秦笛只花了兩年,便抵達陶唐之丘。
這是一顆很大的星辰,這裡並沒有被凌霄殿佔據,也沒有任何廝殺的跡象,不管是仙人還是百姓,全都安居樂業,呈現出一片和平寧靜的景象。
星門的外面也沒有天兵駐守,只是在門口懸掛著一塊心鏡。
這是一塊特殊的心鏡,不管是什麼人,只要來到星門之外,被心鏡照過之後,心中的惡念就會自減一半。而且,如果真的是歹人,心裡惡念太多的話,甚至無法承心鏡的照,自己就會走得遠遠的,不敢進星門之。
秦笛進星門後,在附近找到一座仙城,下去問了問。
有人隨口指點:“你問陶唐之丘?那是堯帝仙宮所在之地,從此向西一萬八千裡,有一片高高的山丘。你去那兒看看就知道了。”
於是,秦笛出了仙城,向西飛去。
飛了一會兒,他看到一座高大的山丘,矗立於西方天際。
來到近前,就見山腳下,綠樹掩映之中,有一個碩大的宮殿群,雖然外表看著有些陳舊,但是依然有種氣勢巍峨的覺。
宮殿裡還有不人走來走去,有的在練劍,有的在練拳,也有人在靜坐。
但是秦笛看到,這些人中,最高只有幾位金仙,他沒有看到仙王出,更看不到仙帝。
或許,堯帝平日裡並不住在這裡。
秦笛心想:“就算堯帝真住在這兒,我也不能直接登門拜訪,我才是金仙而已,只是不起眼的小人,若沒有重要緣由,直接找上門去,未免太突兀了。”
宮殿的左側還有一條羊腸小道,依稀可見有人在山路上行走。
秦笛縱飛了過去,落在小路上,坐在路邊等著。
不久,他看見一位祖仙中期的老者走過來,便上前搭訕:“請問兄臺,你這是去哪兒?”
那人須發灰白,面目慈祥,笑道:“還能去哪兒?自然是陶唐碑林啊!”
秦笛問道:“碑林在什麼地方?”
那人答道:“哈哈,跟著小路走,總能走到的。”
“為何不飛過去呢?”
“因為這裡是堯帝故居,所以大夥兒都心存敬意,寧願徒步走過去。”
“多謝兄臺,我也跟你過去看看。”
“好啊,你跟我走吧。”
秦笛問道:“兄臺您貴姓?”
那人笑道:“免貴姓黃,名霑。”
秦笛吃了一驚,心道:“不會吧?連黃霑都來了?我這是做夢嗎?這世界怎麼越來越?究竟到了哪年哪月?”
然而仔細一想,應該不可能,天下這麼大,重名的人多著呢!
“請問黃兄,你是本地人嗎?。”
黃霑笑了笑,答道:“沒錯,我生於此間,在這裡生活很多年了。”
秦笛拱手道:“小弟從別來,姓秦名文,還請多關照。”
“好說,這兒很安靜,沒有什麼兇險。你來到這裡,就像回家一樣。”
“請問黃兄,你有沒有見過堯帝?”
“這個嘛,我只在百萬年前見過。這裡只是堯帝舊居,他平日很回來。”
“我剛剛看見不人住在仙宮中,那都是堯帝的家人嗎?”
“不是的。堯帝將自己的舊居開放,只要是過路的修真人,都可以進去暫住,只要別損壞宮殿便好。走的時候,自己留下幾塊仙石,以做將來修繕之用。我聽說宮裡積攢了不仙石,也沒有盜賊過去顧。”
“呵呵,說不定堯帝化藏於其間,誰敢在這裡作惡呢?即便沒有化,憑著堯帝的手段,隔空將那人捉過來,還不是殺伐由心?”
秦笛一面走,一面看著兩旁茂的樹林,問道:“請教黃兄,這座山有什麼古怪的地方沒有?為何能誕生堯帝那樣的大人?”
黃霑笑道:“堯帝並非誕生於此,他只是年以後,才來這裡靜修,也不知道在這裡住了多年。這座山上,就是樹多了一些,枝繁葉茂,比別都要昌盛。”
秦笛又問:“山上有沒有仙樹?”
“那自然是有的,不過這裡的仙樹很聰明,藏於茂的森林中,就算你走到跟前,也難以找出來。”
“有沒有發現建木?”
“沒有,沒有!小樹苗有沒有不清楚,反正沒有高大的建木。”
“那麼,山上有沒有仙石礦脈呢?”
“有!這裡的仙氣很富,有時候走在路上,就能一腳踢出仙石原礦。悄悄挖幾顆沒人管,但是大規模挖掘就不行了。”
“是堯帝發話,不準挖掘嗎?”
“堯帝倒沒說什麼?但是你想啊,這樣天下聞名的大帝,沒將整座山封起來,已經算是仁慈了!作為外來的仙人,怎麼好意思挖斷仙脈呢?”
“沒錯,多謝黃兄介紹這兒的況。這陶唐之丘,還真是一風水寶地啊!”
山很高,山路頗為遙遠。
兩個人閑聊完了,秦笛想起前世的鬼才黃霑,不住放聲高歌:“滄海笑,滔滔兩岸,浮沉隨浪記今朝,蒼天笑,紛紛世上,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旁邊的黃霑撓撓頭,忽然取出一個胡琴,“吱吱呀呀”伴奏起來。
“好詞,好曲!哎呀,真想不到,還有這樣的曲子,讓人聽了心裡震撼,甚至久久難越的修仙瓶頸,都變得有些松了!多謝小兄弟,你這是你做的仙曲嗎?”
“哎,我哪能做的出來?”
兩個人走了大半天,來到山腰一寬闊的平臺。
黃霑手指前方,道:“秦兄弟,陶唐碑林就在這裡了!這裡的石碑都是堯帝親手開鑿的!據說這山上原本有許多仙文跡,因為年代久遠,地質變遷,顯得殘缺而又雜。是堯帝整理了仙文,將所有的仙文整切割,鑲嵌在碑中,由此構了碑林。石碑的下面還有堯帝的注解,所以這裡很有名,經常有人過來觀學習。”
秦笛讚道:“堯帝真是好人啊!要是換一位普通的仙王,說不定要守住這裡,讓人繳納仙石,然後才能觀賞。”
又往前走了不遠,便看到高高矗立的一塊塊石碑。
石碑有大有小,大的十丈高,小的可能不足一丈,這是因為仙文有大有小的緣故,既然是整切割,就不能將仙文撕裂開。
每一個仙文都蘊含著天道,平常人很難看出來,但如果戴上天魂眼鏡,就能夠看清空中蒸騰的天道法則了。
(本章完)
向天,指點星辰! 浩瀚星空七情六欲,貪念嗔癡,佛諦如來,任你法力無邊! 蕓蕓眾生,一腔誠愿卻換來血海滔滔! 鬼哭神嚎,血海無涯,敢問路在何方? 既無路,任它苦海血海,白骨化舟,一飛沖天! ...
古村蘇醒,莫名怪事連連。聖蟲附體,難解因果妙玄。而立之年,誤入仙宗修練。 結界之內,方知法則難全。上界浮沉,漸平五方之亂。度厄飛升,幸得羽化登仙。 三域輾轉,仙心聖欲難填。是非盡頭,終曉道極無天。
一人蕩平諸天,一人獨尊千域,一人睥睨萬古....只恨此生不與天帝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