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明瘋王 176 南都金陵

《大明瘋王》176 南都金陵

金陵城,我來啦!

圾坐在飛馳的車舸上,興得滿臉通紅。

不容易啊,準備了好幾個月,他終于可以奔赴金陵了,那里,可是他預定的都城!

這時候畢懋良和劉若愚早已赴任,一個南京都察院左都史,一個南京鎮守太監,雖然不能說權傾朝野,只手遮天,在金陵城那還是相當牛劈的。

衛也早已在秦淮河畔夫子廟大街上買下了一個相當大的鋪面,據說那里原來是個酒樓加客棧,占地面積相當的大,所以開價也相當的高,一番砍價之后,最后價也達到了恐怖的一萬五千兩。

要知道,這會兒就算是京城大街上,一個占地一畝左右的院子也只需要一百兩左右,一萬五千兩,一般人簡直無法想象,就算有錢人也不會胡花錢去買,畢竟,要將這本收回來可不容易。

瘋王朱圾就不一樣了,他有的是錢,只要占地面積夠大,再多錢都沒關系,一萬五千兩,他相信很快便能賺回來。

他準備的奢侈品可不,云裳、花容、瑤池仙果這都是他早就已經想好了的,后面,他還想出了很多其他的東西。

比如,夜杯也就是玻璃杯,要放在后世,玻璃杯自然不值錢,但這個時候卻不一樣,因為玻璃還是很罕見的東西,而且玻璃做的杯子那真的就如同傳說中的夜杯一般,只要好好包裝一下賣個好價錢還是不問題的。

又比如,兔靴,這東西在浙川西北的山區其實很常見,他自己就有好幾雙。

Advertisement

因為他手下流民養的兔子太多了,一個月出產十萬只都不止了,兔基本都烤干拿去賣了,兔子皮卻是沒多人買的,畢竟,南附近,陜西、河南和鄖基本都遭災了,老百姓飯都吃不飽了,怎麼可能還有錢買皮貨。

于是乎這些流民便把兔子皮了各種東西,什麼皮、皮帽,甚至皮毯、皮被等等,這些東西里面,最漂亮的就屬兔子皮靴了,里外兩面都用帶著絨的兔子皮制,底面則是厚厚的牛皮,穿上去,別提多暖和了。

要知道這會兒可是小冰河時期,北方是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南方卻是冰雪災,冷得要命,據傳聞,天啟年間,連從來不下雪的福建和廣東都下起了鵝大雪,氣候之寒冷,可想而知。

這麼冷的天氣穿布鞋能把腳指頭都凍壞了,兔靴就不一樣了,穿著走路的時候甚至能熱得腳冒汗!

靴在他領地里是很常見,在金陵城卻是沒有的,畢竟,一雙靴子就需要好幾只兔子的皮,誰沒事養這麼多兔子啊。

他相信,這東西,肯定能為搶手貨。

還有就是千里眼了,男人對這東西應該會很興趣,畢竟,這東西能把遠的景拉近。

傳說金陵城里可是如云,男人有幾個不想看的。

不過,這年頭,你站在近盯著人家看,那就是非禮了,站在遠,用千里眼看那就不一樣了,反正別人都不知道,那還不是想怎麼看就怎麼看。

當然,他準備的并不是那種可以看五里以上的高倍數遠鏡,那東西可是戰略資,他是不可能賣出來給敵人用的,他準備的都是低倍數的,最多也就能看清一里開外的景

Advertisement

這種遠鏡用于冷兵對戰可能夠了,畢竟弓箭的攻擊距離也就百來步,不過,用于熱兵作戰就沒什麼用了,畢竟,火炮的攻擊距離最遠的都能達到五六里了。

長長的船隊正在江面上奔馳,朱圾的心思卻早已經飄到金陵城里去了。

這年頭的大都市他還沒見過呢,金陵城到底有多繁華呢?

離金陵也就兩千里左右,車舸順流而下,速度簡直不要太夸張,雖說沒有一日千里那麼夸張,但是,全程總共也就花了不到三天時間。

這個時候已然是初冬時節,外面那是相當的冷,坐車舸里簡直就跟開了暖氣一般,不要太舒服。

圾走出船艙的時候都忍不住裹了裹上的棉袍,小冰河天災的確不是蓋的,這南邊竟然比北邊還冷。

他們是外來船只,想要直接開進金陵城還是很麻煩的,所以,船隊只是停靠在金陵城外的河口碼頭,也就是長江和秦淮河的,離真正的金陵城還是有點距離的。

不過,這里已經相當繁華了,港口碼頭附近已然被各種各樣的建筑給滿了,什麼茶肆酒樓,商鋪戲園,隨可見,平民百姓的院落更是此起彼伏,直接延到了遠的城墻下。

碼頭上,將楊蓮花已經在那里恭候多時,旁邊還站著個穿便服的檔頭,也就是劉若愚手下的親信。

圾剛一下船,兩人便迎上來恭敬的拱手道:“朱大掌柜一路辛苦。”

好吧,這地方兩人自然不可能他王爺,朱圾也改回了原本的名字,朱奇,他的份就是華玉堂的大老板。

Advertisement

圾微微點了點頭,隨即問道:“楊掌柜,馬車可準備好了。”

楊蓮花連忙指著不遠一溜長長的馬車道:“已經準備好了,就在那邊,要不小人先陪您進城,卸貨的事就給他們吧。”

圾微微點頭道:“那行,我們先進城吧。”

說完,他便帶著寧丑旦和幾個衛高手往馬車方向走去,那里可不有運貨的平板馬車,還有一輛帶著車篷的大馬車呢。

這種大馬車進去五六個人都不問題,不過,也就朱圾、寧丑旦、楊蓮花和那檔頭上了馬車,其他衛都在馬車兩側快步相隨。

眾人剛一上馬車,那劉若愚手下的檔頭便連連拱手道歉道:“王爺,我們公公和畢大人都不便前來相迎,還海涵。”

劉若愚假假也是個鎮守太監,相當于京城閣大學士般的人,自然不可能專門跑來城外碼頭迎接他一個“商販”。

至于畢懋良就更不可能了,人家可是都察院左都史,雖然是南京的,那也是專門負責監察員的,必須以作則,跑到城外來迎接他一個“商販”統!

圾只是微微點了點頭,示意沒什麼關系,隨即便掀開旁邊的窗簾布往外看去。

這南都金陵城還真不是一般的繁華啊,是城外便已經熱鬧非凡了,進了城里面,那更是車水馬龍,人流如織,簡直就跟后世大都市中的步行街一般。

據史料記載,洪武二十六年,應天府便有十六萬余戶,將近一百二十萬人,就這,還是登記在冊的正式人口,那些什麼奴仆雜役本就沒算進去,到了天啟和崇禎年間,按相關史料分析應天府人口最在兩百萬以上,是金陵城里就有一百萬人左右。

這是什麼概念。

要知道,這時候在遼東肆的建奴總人口還不到八十萬,而海上霸主荷蘭總人口也就一百二十萬左右。

也就是說,是金陵城及其四周的郊區加起來人口就超過了建奴和荷蘭的人口總和!

這麼繁華的大都市,在明朝這個年代絕對是世所罕見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