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扛著AK闖大明 第759章 終將載入史冊

《扛著AK闖大明》第759章 終將載入史冊

軍械所經過三年的大力發展,如今已經長爲一個擁有一萬多名各類匠人、工人的的軍工集團。

經過歷次戰爭的實踐,朝廷也對軍械所愈加的重視起來,不僅專門調派了三千士兵防衛,各火工坊周邊五里也被劃爲軍事區,除非有上頭的令牌,否則生人擅者不問緣由直接扣押。

劉鴻漸與常鈺是直接去的西山山腰的軍械所總部,能呆在這裡的都是軍械所的骨幹,與西山山腳下已經形流水線的工坊不同,這裡的匠人專門研製和測試新火

“宋老,數月不見,別來無恙啊!”劉鴻漸一進研究室便見到宋應星滿油污的彎腰打磨著什麼,周邊還站著幾個匠人助手。

“呵呵,宋某見過大人!”宋應星迴頭一看是劉鴻漸拱手道,其餘幾個匠人也趕忙見禮。

“怎麼樣宋老?蒸汽機可是改進功了?”劉鴻漸看到室放著一臺蒸汽機,邊上還放著另外一臺他沒見過的大塊頭,瞅了兩眼道。

“昨日聽聞大人返京,本來老夫便打算親自拜訪,但又擔心大人遠道辛苦故而沒去叨擾,老夫便是要跟大人彙報這新式蒸汽機的進展。”

宋應星在臉盆裡洗了洗手,邊走邊指著牆角那鋼製的大塊頭道。

“大人請看,這是咱們北洋水師如今正在使用的蒸汽機,老夫從去歲開始便一直與先帝絞盡腦,意圖提高蒸汽機的效率。

Advertisement

但蒸汽機的鍋爐要承,必須選用厚實的鋼鐵方能製造,一組蒸汽機高達四百多斤,即使先帝想出了多級聯增加力的法子,仍然因爲自太過笨重在推力上並未有大的改變。

而且咱們現有的蒸汽機作繁雜,一艘主力戰艦上至要專門分配三十個人來在各自節點專門看管,最嚴重的是鍋爐用的久了還容易炸。”宋應星指著研究室的蒸汽機道。

若是以前劉鴻漸聽不懂這些技上的東西,可一趟南洋回來劉鴻漸幾乎無師自通了。

劉鴻漸當然知道蒸汽機的各種缺點和不足,戚元功幾乎每天都會向他彙報第幾號船的蒸汽機組壞掉了,哪裡的鍋爐炸了等等。

其實最致命的還不是宋應星說的這些,蒸汽機在戰爭中最要命的是啓速度,戰艦想啓必須將鍋爐燒開,而且一旦燒開又不能隨意停止。

如果北洋水師在蒸汽機沒有啓的時候遭遇突襲,幾乎都會爲稱職的靶子。

“然後呢?這玩意兒可是宋老新研製出來的?”劉鴻漸知道宋應星如此說,肯定是已經想到了解決方案,指著地上的新機道。

“是啊大人,這便是老夫與諸位同僚研製了三個月的果,還是半品,小孫,就由你給王爺講講這其中的原理吧!”宋應星似乎是口了一邊過去倒水,一邊指著年紀輕輕的孫雲球道。

Advertisement

“是,宋大人,山長大人請看。”孫雲球雖然年輕,卻並不惶恐。

“等會兒?你是工學院的學生?”劉鴻漸聽這年輕人喊他山長隨口問道。

“是呀大人,此子便是咱這工學院的第一期學生,也是悟最高的幾人中的一個,說起來這新式蒸汽機的構想還是小孫提出的呢!”宋應星端著茶水遞給劉鴻漸,口中更是不吝讚賞之語。

孫雲球並不居功,而是謙遜的說都是幾位師傅的功勞,讓得周圍幾個老匠人頻頻點頭。

“山長大人,衆所周知,咱們的蒸汽機鍋爐和氣缸是分離的,鍋爐在外面燃燒,把燃燒產生的蒸汽熱量傳到氣缸,而後推

弟子也是了軍械所才發現,這種外部燃燒的熱損失太高了,即便是師傅們一直致力於熱量傳導,但蒸汽機的效率仍然很難有大的提高。

弟子於是就想,有沒有可能將這外燃改爲燃,也就是不用蒸汽作爲工作介,把鍋爐和氣缸合併起來,利用燃燒後的煙氣直接推運作。”孫雲球繞著機邊指指點點邊講解道。

“呵呵,小孫,將機起來給大人看看吧!”宋應星知道劉鴻漸不喜歡聽這些複雜的東西,催促道。

“誒,弟子這便啓,山長大人且退後些。”孫雲球說完,人羣中又走出一個匠人上去幫忙。

這匠人負責拉風箱將空氣鼓,孫雲球則從一旁的炭火中取出一燒的通紅的鐵,在與拉風箱的同僚確認準備好了後,孫雲球打開了閥門。

Advertisement

突——突突——突突——突突——

只聽機中突然傳來巨大的轟鳴聲,機上頭的排氣口冒著黑煙,與此同時機另一頭的渦開始極速旋轉起來。

劉鴻漸眼睛都直了。

因爲這聲音有點耳,這特麼的不是拖拉機嗎?還是名副其實的‘人力’拖拉機!

劉鴻漸吃驚還有一個原因,當初他只是將蒸汽機的圖紙給了宋應星,而並沒有將燃機的圖紙也出來。

原因很簡單,從蒸汽機到燃機歐羅人用了將近一百年時間,劉鴻漸是想著還是想把蒸汽機好好利用起來,待以後技了再說。

沒曾想大明竟然能有人無師自通,真是天縱奇才!

劉鴻漸才明白爲什麼孫雲球讓他退後些,機只轟鳴了不到半刻鐘就熄了火,只是僅僅這一會兒時間,離機最近的孫雲球兩人就被薰了黑炭。

“大人,這新式蒸汽機還只是試驗階段,沒有辦法長時間使用,倘若解決了燃料問題和點火問題,倒是舊式蒸汽機的大部分缺點皆可避免了。”宋應星嘆了口氣道。

可燃料問題哪裡又那麼好解決,技的每一次進步幾乎都要掏空他的所有力。

“這罐子裡裝的是何?”劉鴻漸沒有管宋應星的顧慮,指著地上的鐵罐子道。

“大人,這是煤氣,是真定府那邊的鋼鐵工坊提供的。”宋應星道。

煤氣煤炭煉焦的伴生,真定府鋼鐵工坊的匠人們發現這玩意兒並不稀奇,這東西燃燒起來確實方便快捷,但缺點也很明顯,不耐燒。

這時候又沒有力罐,收集的氣就只是氣,不僅不耐用,時間久了還極容易泄

“我有辦法解決燃料問題。”劉鴻漸面的道。

“哦?大人可有什麼好法子?”宋應星急忙問道。

“用石油啊!哦,也就是火油。”

……

PS:推薦一本朋友的新書《盛唐太師》仗義每多屠狗輩,位卑也能擎天!這是一個草到太子太師的傳奇故事,小人的逆襲。有喜歡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