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養丞 第111章 第 111 章

《養丞》第111章 第 111 章

們差點喊出來:“什麼?!”

葛公讓們盡量保持鎮定,不要教百姓知道,不然是會引起恐慌的。

葛尋晴扶著他阿耶,頭暈目眩:“啊這可怎麼辦?全都被那……那姓佘的掏空了嗎?”

葛公長吁短嘆,似乎也很無奈:“為今之計,只能去看看銀庫有多銀錢,是否能夠從鄰縣采買一些糧食過來救急了。”

唐見微不太樂觀:“連糧食都被掏空,能給你剩銀子才怪。按理來說這種天災,朝廷不應當撥款撥糧嗎?而且鄰縣也當義捐才是吧?”

懸道:“夙縣泥石流的消息傳到中樞恐怕都得幾日,中樞發糧施藥等到資都到齊,最快最快也要十五日了。咱們最好祈禱鄰縣不要災,不然的話義捐沒指,說不定到時候還會跟咱們搶糧。倒霉的是咱們縣里大部分的田莊都在扶滄山腳,這回也不知道能摳出多糧來。”

懸這話就像一句詛咒。

扶滄山大面積崩塌,連埋了兩個縣。

夙縣這還算是好的,鄰縣更是可憐,幾乎全都被埋了個干凈。

Advertisement

因此次泥石流發得極其兇猛,防不勝防,鄰縣死傷無數,而夙縣這邊因為懸的機敏,只有兩個人逃離不及時被埋,其中一個還被胡二郎的巡查隊給救了出來。

但因為鄰縣死傷太多,糧倉整個被埋了,而調度不可能這麼快到達,另一個臨近縣的糧倉瞬間被掏空,在刺史的指示下,全運了過去。

葛公沒想到刺史一點都沒給夙縣留糧,也是很憤怒,完全不把人命當命!

但無計可施,只能暫時另想辦法,有機會一定參他一本!

葛公想要去更遠一些的岷縣找糧,士兵探路回來說,因為連日暴雨,不止是扶滄山,很多小一點兒的山和路都出現了洪澇和塌方,去岷縣的路被堵死,而岷縣也不靠海,沒法從海上運輸。

據說新上任的阮縣令在聽聞夙縣有災,已經連夜往這兒趕了,但最快也要五日才能到達。

阮縣令就算現在就著翅膀飛過來,沒帶糧也沒用啊。

夙縣城里沒災的家家戶戶都捐了不糧食出來賑災,可大部分有田莊的人家,糧都放在田莊里,全被埋干凈不說,自己家也需要吃飯,不可能全都拿出來。

Advertisement

眼看著糧食就要見底,災民們挨了好幾天的,全都鬧到葛公這邊來了。

弄得葛公一個頭兩個大。

夙縣百姓其實已經算是溫和,只是在問他什麼時候才能有糧,但繼續這樣下去,只怕再溫和的人都不會坐以待斃,說不定會引起暴-

就在葛公格外頭疼的時候,港口來了一條商船。

這商船本來想停靠在夙縣三日,讓船員們下床休息,順便補給。

可到了夙縣才知道,這兒鬧了這麼大的災害,怕有疫,都不敢下來。

懸知道夙縣港口常有運輸貨的私家船舶,因為昂州幾個縣山地較多,耕田偏,糧食的產出有限,需要從其他地方調撥或是購買,所以時常會有運糧的船經過。

如果運氣好的話,說不定能遇上運糧的商船!

懸和唐見微拉著葛公立即前往港口,找到船長,詢問之下大喜,天助夙縣,這居然是一艘從鄰國前往春運送黃金稻米的船!

們立即詢問售價,聽完售價之后別說懸和葛公,就是唐見微也覺得頭暈。

“為何這麼貴?!”

Advertisement

這位船長原本是大蒼人士,前幾年在鄰國娶妻生子,在那兒扎了,所以即便是胡籍,大蒼話說得十分地道。

船長說的話也有道理:“這是送給春貴族的上等糧,量又好吃,自然金貴。而且我們做生意的講的就是信用,還簽了契約,若是將糧賣給你們,毀約不是責罵兩句就完事的,得賠錢啊!將黃金稻米賣給你們也不是不行,畢竟關乎人命。可我們也不能虧本吶。瞧我們這一大艘船的人,都指著這筆錢活呢。”

話雖如此,但銀庫空虛,五萬兩的價格夙縣真是買不起。

就算整個夙縣的人,每家每戶都出上一兩,都買不起。

更何況也不是所有人家都出得起這一兩銀子的。

葛公想要給船長打個欠條,日后再還不知能不能行,唐見微卻拉住葛公,對船長道:

“五萬兩便五萬兩,船長帶我上船點貨吧。”

葛公和船長驚的表如出一轍。

葛公納悶,聽說氏食鋪能賺錢,可一口氣拿出五萬兩現銀?就算夙縣首富都不做不到吧?

船長卻是站在原地未,這小娘子看著標致,應該是富貴人家出,可五萬兩是個什麼數目,居然給得起?

唐見微看出了船長的心思,笑著問他:“莫非足下覺得小出不起?待小驗過糧食品質之后,便將現銀帶來,咱們一手錢一手貨。”

船長呵呵地笑道,上說著“好”,實則不以為然。

葛公看向懸,懸神卻是和唐見微一模一樣的鎮定,仿佛兩人已經在無聲之中通過了,此刻心意相通。

“走吧。”懸對船長說,“煩請帶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