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養丞 第112章 第 112 章

《養丞》第112章 第 112 章

這黃金稻米懸是第一次見,通晶瑩飽滿,表面呈金,看著一粒粒都跟金子似的,的確米如其名。33小說網

唐見微不僅用眼睛看,還抓起一小捧,嗅了嗅,笑道:

“果然是頂級的黃金稻米,表面細膩油亮,有濃郁的稻米香,最特別的便是它還有一清雅的花香。”

船長看著小娘子說得頭頭是道,的確像是非常了解黃金稻米的特點,逐漸不敢小覷了

“多謝小娘子夸贊。不是吾等自夸,這些黃金稻米雖然貴,但是口絕佳,絕對有所值。”

本來還以為這個小娘子要挑刺,想方設法把價格往下,沒想到唐見微環視一眼他們船艙的貨,很快就決定了:

“好,五萬兩便五萬兩,但是我們現在沒有銀票,只有現銀和黃金,你們可收嗎?”

船長將信將疑道:“只要是來路干凈,哪有不收的道理。”

唐見微說:“干凈,自然干凈,足下可以好好檢查一番。”

葛公越聽越神,不一直盯著懸,就像盯著夙縣乃至整個昂州的巨富。

莫非們府上真的有這麼多錢?

葛公也不是沒有聽說過,這個姓唐的小娘子特別能賺錢,就連鶴華樓的人都開始打們家的主意,生怕整個夙縣被壟斷。而且們家那個婢天拿一袋袋的銅錢去換銀餅。

要說有錢的話,們應該是有錢的,但是能到一出手就能救濟整個夙縣的地步……葛公還是有點不敢相信。

懸相當坦然地面對葛公的眼神,示意他稍安勿躁。

知道,唐見微所說的并非是自己錢財,而是要將忠義祠里的贓挪用賑災。

所有人都明白贓在未得家允許的況下是不可的,但此時若是不,夙縣的災民不是活活死就是引發,無論哪一條路都是萬千人命。

Advertisement

唐見微并不像懸,心里沒那麼多為國為民的偉大抱負和襟,所想的就是保護妻子,保護家人不傷害。

若是荒真的到來,家一家必定到威脅,所以必須而出,遏制險的發生。

贓款相當危險,一不小心就會惹禍上,可如今忠義祠里面的贓只有懸兩個人知道,幕后黑手也不可能跳出來指認。

這一筆贓款花起來有風險,可們背后是長公主和長孫家,加上唐見微一向膽大心細的個,即便有些風險也并不畏懼。

再者,新的縣令來了之后就算是問起這筆贓款的去向,唐見微也做好了應對和解釋的準備。

佘縣令這等猾之人所藏的贓款,已將銀全部重新熔鑄,去掉了惹眼的印,無從追查,這些胡商也是敢收的。

船長回去和他同伴商量了一番,回來跟唐見微說這筆生意他們愿意做,可以隨們去取錢銀。

“不必了。”唐見微找借口將他們勸下,“縣災道路不通十分難走,且有可能從鄰縣傳染疫,萬分兇險。足下就在船上等待,一個時辰我們便會回來。”

“好,某就在此等候。”

連葛公都沒讓跟著,唐見微和懸速速回家。

.

昨日扶滄山的山狀況已經趨于平穩,唐見微惦記著忠義祠里的寶貝,悄悄去探了路。

不得不說忠義祠的選地非常好,沿途的山路被一些傾倒的樹木給擋住了,還有一些泥石阻塞,但是并不礙事,唐見微很輕松就躍了過去,到達了忠義祠。

這一路上的路稍微清理一下就能夠讓馬車通行,更讓驚訝的是,等到了忠義祠前,發現忠義祠完全沒有到山坡的影響,仿佛那日發的泥石流跟它一點關系都沒有。

Advertisement

或許在選擇忠義祠為藏匿贓的時候,佘縣令這幫人早就探查過地形,發現此相當安全,不易在天災時被摧毀,這才放心大膽地將所有“家當”都藏在這里面。

忠義祠,懸當初留下的機巧依舊沒有被打開過的痕跡,說明沒有人來過此

唐見微有想過或許有朝一日最先這些寶藏的會是自己,沒想到這一日來得這麼快。

……

從碼頭回來,唐見微和懸回到府找到路繁,讓將所有幫派兄弟都來,再去找博夷,把家里所有的壯丁都喊上,牽了兩輛馬車,又向隔壁借了一輛,向忠義祠進發。

一路掃清了路障,到了忠義祠前。

唐見微和懸拿著從家里帶出來的布蓋率先進室,將里面太過惹眼的兵和護全都遮蓋起來,裝金銀的箱子扣好。

出來之后,懸讓到府時日不算太長的小廝在外等候,博夷、忠仆們和路繁那幾位過命的幫派兄弟一塊兒進室。

進去之前囑咐他們,別說別看,只管搬東西就好。

將里面那屋裝著金銀的箱子全都搬了出來,把他們幾個年輕的小郎君累得氣吁吁,頭暈眼花。

說好了不問里面裝的是什麼東西,可是心里還是不納悶,這得是什麼玩意啊,沉這個樣子。

將大幾十箱的箱子搬上了馬車,再用布蓋給蓋牢,送到了碼頭,運上船艙。

船長他們清點完金銀之后,互相看了一眼。

唐見微說:“足下不必驚訝,這多出來的五百兩就算是夙縣百姓的激之意。多謝足下在夙縣遭天災的時候出手相助,你我兩國友長存。”

很明顯這些金銀的來路不明,多出的五百兩就算是封口費了。

Advertisement

要是賣給他們大蒼本國的商人恐怕還真沒膽收。

如果賣給胡商,那可就不同了。這些胡人帶著金銀回國之后,就算大蒼想要追查起來,也拿他們沒辦法。

風險是有一些的,可是他們這些商人為的就是賺錢,平時在海上做生意,一趟下來累死累活的,全船人加在一塊兒都未必能夠賺到五百兩,更別說他們已經是趁火打劫,抬高了稻米的價格,敲了這一大筆竹杠了。

船長算是看出來了,這個小娘子厲害得很,心里早就知道五萬兩絕對是坐地起價,但是這些錢財肯定也不是的。

花了就花了,毫不心疼。

說到底不過就是一起暗度陳倉罷了。

船長沒什麼好說,讓他的人將船上所有的糧食都搬下去,糧食一搬完這艘商船就離開了碼頭,立即回國,娶妻的娶妻蓋房子的蓋房子,逍遙自在去了。

得了這麼一大堆的金貴糧食,一開始葛公有點兒不舍得發給災民。

葛公到底也是位縣丞,有些見識,明白這些黃金稻米非常難得,而災民們只不過是想要填個肚子而已。

用這麼好的糧食喂災民,有點兒牛嚼牡丹的可惜之

唐見微卻覺得他想太多了:“只要是糧食能夠填飽肚子保下人命,該吃就吃唄,想那麼多做什麼?價格都是人賦予的,你就跟自己催眠,這就是最便宜的糧,不也沒什麼區別?”

葛公被個十多歲的小娘子教育,偏偏說得還對,一時間有些啞然。

了好幾天的災民們終于等到了糧。

發糧的那一日可把大家激壞了,一大早就排了好幾大長溜的隊伍等待著家給發放稀米粥。

第一個拿到糧的人發現居然不是他們想象中混合了砂子、黍米和豆子所熬制的稀米粥,而是實打實的米。

別說是災期間,就是平日里能吃上這種米的也不是普通人家。

而且這米粥金黃,看上去煞是好看,不僅好看,還散發著一讓人心醉的米香,甚至是帶著一點點花香。

喝完一碗肚子飽了,但還饞,還想再喝,回頭去找分糧的胡二郎要。

胡二郎只想擰著對方的腦袋將他拎一邊去:“你以為在酒樓點菜呢還再來一碗,這麼多張等著填呢!傍晚二次發糧的時候再來!”

夙縣的百姓們真的沒有想到,他們平生喝得最好喝的一次米粥,居然是在災無家可歸時喝到的。

第一次放糧結束的時候,葛公過來探,大伙兒將他圍住,各種恩戴德,謝他及時通知、轉移,不然的話,這次泥石流恐怕他們就得跟鄰縣一樣,死傷無數。

有葛公在,不僅逃過了滅頂之災,而且還能有這麼香濃頂飽的粥可以喝,著實難得。

“那新來的縣令還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呢,我看啊未必會比姓佘的好多。還是葛公牢靠啊!”

“我看咱們一塊兒推舉葛公做縣令好了!”

“對!我也是這樣想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稱贊葛公,葛公卻說:

“諸位過譽了,其實這次能夠躲避災難并不是老夫的功勞。最開始老夫也未能預見泥石流會發,還是那四娘心思縝查探到了異,有幽燭遠之明。若不是極力勸說,勸老夫轉移居民,恐怕這次大家都難逃大難啊。說到底這都是四娘的功勞,老夫可不敢邀功。而且諸位吃到的糧食,也是四娘的夫人唐三娘所購。機敏過人扶貧濟困,自己掏腰包從胡商那兒購買了這些稻米,幫助大家共渡難關。”

眾人聽到葛公所言,全都驚訝不已,面面相覷。

沒想到那兩個小娘子,一個會讀書一個會做生意之外,居然還有這通天的本事和菩薩心腸。

“我想起來了,的確是那小娘子來警告咱們快點轉移的。”

“自己掏腰包買了糧食……這得花多錢啊?”

”小小年紀居然有這等魄力和襟,實在難得。”

……

懸和唐見微行的善事很快就在夙縣之傳開,府門口每日都會收到鮮花和各種小禮

懸怕耶娘擔心,所以一直都沒有跟們說過自己在泥石流里面翻滾的事。這些日子老往外跑,跟家人也是說在幫災同窗的忙。

這下好了,每天收到這麼多禮,宋橋一開始還納悶怎麼回事呢,后來出門買個菜的工夫,被人圍了差不多快一個時辰,裝了一耳朵對和媳婦的稱贊,暈著就回來了。

“阿念,阿慎,你們來。”

宋橋進門沉著臉,倆到前廳一趟。

這些日子白鹿書院也災了,懸暫時不用去書院,天呆在家里,宋橋一逮一個準。

和唐見微互相膽地看了一眼,一塊兒去了前廳。

宋橋把今天聽說的事說了一遍,問懸是不是們干的。

看阿娘的臉的質問,懸仿佛覺得自己是做了什麼錯事,差點跪下了。

唐見微卻是很會拿宋橋的心思,盡量用輕松的語氣還原了當時的況,盛贊阿念的細心和察能力,弱化救人的驚心魄。

至于購糧一事,只要宋橋不問,唐見微也不提。

宋橋完全不知道還有黃金稻米這一說,只當是兩個孩子心腸好,拿了自己積蓄去賑災。

待唐見微說完之后,宋橋心里還是后怕不斷,眼淚在眼睛里打轉,沒有要責備們倆的意思,只是非常擔心。

宋橋張開雙臂,讓倆到自己的邊來。

懸和唐見微被抱在懷里,宋橋慨道:“不是阿娘喜歡嘮叨你們,只是阿娘實在是擔心你們的安危,如今你們大了阿娘老了,沒有辦法再為你們做什麼,你們有你們自己想要做的事,比阿娘能干太多太多了。阿娘不想扯你們的后,只想說一句,千萬要注意安全,不要傷……”

懸小時候不好,是被娘嘮叨大的,這些話從小大到不知道聽了多回。

正想要敷衍了事,卻見唐見微跟著阿娘一塊兒落淚,安阿娘說一定不會胡來,讓阿娘別傷心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