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養丞 第119章 第 119 章

《養丞》第119章 第 119 章

原來阮縣令的的確確是長公主指派來的,說起來,衛阮向來不分家,阮縣令與長公主是同路人,正是理之中。

唐見微正要歡欣行禮,忽然側火辣辣的目

這……差點兒忘了大醋缸在這兒杵著呢。

雖然唐見微和長公主之間的確什麼都沒有,頂多是共同合作,一起揭發朝中大案的關系。可阮縣令方才那番話,似乎又將和長公主拉近了不

懸的聰明腦子怎麼會想不到,阮縣令既然會用這句話來表明份,必定是因為此事只有唐見微和長公主兩個人知道。

果然,懸問:“什麼八仙湯?我怎麼從來沒喝過?”

唐見微立即說:“一種不太好喝的湯,你肯定沒興趣喝。”

懸表毫無變化:“我都沒喝過呢,你怎麼就知道我不喜歡喝,萬一我特別喜歡呢?”

唐見微:“……好好,今晚回去我就做給你喝。”

“果然還是好喝,不然你為何輕易就愿意做給我喝?”

唐見微:“??”

如今懸修煉出將自己與生俱來的能言善辯,與從唐見微這兒學來的這強詞奪理融為一的特殊技能,只怕往后更讓人難以招架了。

唐見微輕輕咳了一下,小聲說:“夫人別鬧,這兒還有個人呢。這會兒要談正事,你要欺負人家的話……回去再給你欺負嘛。”

唐見微走投無路,唯有出賣相這一條路了。

果然,懸就吃這一套,立刻乖乖閉了。

阮縣令道:“你們二人不錯,看來當初長公主老人家一番苦心沒有白費。”

唐見微腹誹:可真是一番苦心,這其中的彎彎繞繞教人差點卷一團麻繩。

阮縣令:“行了,說這麼多就是想讓你們明白我的份,如此一來,你們總是能信任我,與我說實話了吧。”

Advertisement

唐見微示意懸來說,關于朝堂之事打算全部都懸闡述,也算是為懸的仕途打好最初的基。

懸從六嫂被冤之事說起,事無巨細地將所有的細節都告知給阮縣令,只是去將贓款現錢從胡商手里購買黃金稻米一事。

阮縣令一邊聽一邊下意識地捋他打理得極為致的胡須。

聽完懸所言,阮縣令哈哈大笑:“當初我從博陵出發之前,與律真相見,律真讓我來找你們倆,我還不以為然,覺得你們這兩個小鬼頭能做什麼事?沒想到夙縣的已然掌握在你倆的手中!”

前一息阮縣令還在爽朗大笑,后一息立即沉下了臉,呵斥道:“佘永明貪沒的贓乃是大蒼公,你們發現之后居然而不報!可知瞞贓的后果?!”

要是換作以前的話,懸還真有可能被他這兩句兇神惡煞的言語給嚇唬住,但經歷了佘縣令和吳史之后,阮縣令的心思也就沒那麼難猜了。

懸聲如常道:“在發現贓的最初草民的確想要報,可當時夙縣的縣令便是這臟之主,整個夙縣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我又向誰去報?雖有監察史下檢,可那吳史究竟是好是壞,是何方勢力?草民見識淺薄更是不得而知。為了自保,也是為了大蒼公的穩妥,只能而不宣。雖不曾告訴周遭,但草民曾經寫信上京,通過人轉到長公主手中,讓長公主殿下來定奪此事,只不過此時沒有得到的回音。如今有阮縣尊定奪,便是再好不過。”

懸將此事一五一十條理得當地一一鋪展陳述,即便是阮縣令挑不出刺來。

而且全程都將責任攬在自己上,不讓阮縣令有指摘唐見微的機會。

Advertisement

只不過……

阮縣令換去了公事公辦的表,玩味地笑道:

“一口一個草民,但是手握的財富卻是富可敵國。”

懸“哦?”了一聲道:“縣尊這是何意?”

“不然的話,你們何來的錢銀購買山的黃金稻米?莫非是借用了贓款購置?”

阮縣令可真是挖陷阱。

雖說他是長公主一脈,可是對待贓款贓卻是頗為謹慎。

唐見微頭皮有點兒發,這阮縣令審犯人呢這是?一波接一波的……

眉心微擰,注意聽懸的一字一句,若是有什麼錯或是答不上的地方,也好立即為添補。

懸依舊對答如流,所答也是唐見微所想:

“草民正是要為此事向縣尊請罪。”

阮縣令看著,等繼續發言。

“佘縣令藏于忠義祠的贓款,草民自然無權用。但因為縣中突然發泥石流,兩個坊的百姓流離失所,田莊被埋,糧草被臨縣截斷,昂州刺史也遲遲不調撥資。眼看災民就要死,甚至會引發,草民只能斗膽挪用了忠義祠里藏著的稻米,解一時之難。草民迫不得已為之,還請縣尊恕罪。”

阮縣令著胡須:“依你所言,那忠義祠里面藏著的居然還有黃金稻米這等金貴糧食?”

“正是。”

因黃金稻米價格極高,且胡商坐地起價,們這一趟購買的黃金稻米價格比市面上的還要貴出許多。

若是告知實,是用贓款購買黃金稻米,即便是不得已才這麼做,恐怕也會被找茬,說這是胡“揮霍”。

可若是贓就是稻米,那可就不一樣了。這些稻米遲早要呈公,到時候還是會因災而下放,們只不過是用本來就應該是大蒼公的稻米,在危機時刻還于百姓而已,如此一來還省去了中間調撥的力。

Advertisement

若是調撥不及時,鬧出了荒和人命,阮縣令這位新恐怕是要被問責的。

說起來們私,竟是行了一樁好事,里外里阮縣令都沒有找茬的借口。

懸在說完這番話之后,立即得到了唐見微肯定的眼神。

阮縣令聽完之后,也為自己將來的開找到了最為合適的理由,一輕松地重新笑了起來:

娘子能言善辯見識深遠,可有仕的想法?”

懸一改先前與他對招時的狡黠,極為真誠道:“草民若是有朝一日能夠策名就列,為百姓做些實事,那便是不枉此生。”

阮縣令的目之中難得閃現了一些贊許之意,很快收斂了回來,毫無轉折,直接奔著唐見微去,讓將唐家命案的始末告知,一細節都不能錯

無論過多久,唐見微都不可能忘記這件事的任何細微末節,但再提及時,緒已經不再激難當。

唐見微娓娓道來,而阮縣令則用紙筆快速記錄。

“阮縣尊,我耶娘之案可有更多的線索?”唐見微迫切地想要知道。

阮縣令將整杯茶喝完,表凝重,還未開口,唐見微似乎就已經看到了答案。

唐見微:“莫非因為佘永明之死,這條線索徹底被切斷了?”

阮縣令卻說:“佘永明只不過是個在前線赴死的小嘍啰,他被安排到夙縣的那一日,就已經注定會是第一個被放棄的棋子。”

唐見微一震:“莫非阮公已經順藤瓜,找到了更重要的幕后黑手?”

阮縣令真的如是說:“找到了。”

唐見微和懸差點兒跳起來。

“但是也死了。”

“……”

說到這事兒,阮縣令冷笑道:“與佘永明上下勾連的,正是佘永明的生父,兵部尚書佘志業。因為佘永明發的禍端,上頭查到了佘志業的頭上。刑部、大理寺和史臺連夜抓捕佘志業,佘志業被捕之后抵死不認。天子曾說要親自審問,卻發現他死于天牢之中,死于天子的眼皮之下。這佘志業突然被挖出三十多條必死的罪名,如今佘氏已被夷族。”

唐見微和懸聽著,心驚跳。

“此事讓天子然大怒,幕后之人恐怕連天子都沒放在眼里,天子要審之人,說殺就殺。”

懸聽到“夷族”二字,心里惶恐難安。

這便是淋淋的朝堂,無關理想無關抱負,這是最真實的斗爭。

簡短的兩個字,便是上百個活生生的命……

唐見微長嘆一聲,剛剛燃起的希之火居然這麼快就泯滅了:“如此說來,佘氏的線索徹底斷了……”

阮縣令也沉默不語。

唐見微忽然想到鷹眼男人之事,便將此人的特征和曾經在暗中與佘永明一塊兒前往扶滄山的事告知給阮縣令。

“此人必定和佘永明勾連甚!若是能從鷹眼男人手,說不定還能挖掘出更多真相!縣尊對此人可有印象?”

“鷹眼,后脖子有刀疤……”

阮縣令的目落在地面上片刻之后,于某個時刻忽然抬了起來。

唐見微:“縣尊可想到了線索?”

阮縣令若有所思,沒回答的問題,而是說:“去忠義祠看看,或許能有些啟發。”

唐見微能很明顯地覺到他想到了什麼,但是沒有開口。

事關重大,阮縣令不言盡也可以理解,可唐見微實在討厭這種知而不言的做派,磨磨蹭蹭的,急死個人。

白晝不宜前往忠義祠,只怕會被行人發覺異

等到深夜,唐見微和懸帶著阮縣令以及他的四個隨從,進暗室,掀起布蓋,所有的兵刃護甲映眼簾,連阮縣令都頗為震驚。

居然這麼多!

阮縣令并不打算直接置,而是原封不地繼續將贓留在此地,寫信上報之后再定奪。

佘永明之案算是暫時告一段落,一個鯁在嚨口的段落。

在聽聞天子也然大怒之后,唐見微更是沒了神。

本來賊人已經探出了個腦袋,就等著將它連拔起,拔出蘿卜帶出泥,耶娘一案說不定也能一齊查明,還耶娘一個公道。

可是如今境況只怕是連中樞都頭疼,莫非又要一切從頭來過麼?

盛夏天熱,唐見微心中又沮喪,整個人發蔫,伏在府剛剛修建好的涼亭中長吁短嘆。

今日書院休假,沒心思去鋪子里,就待在府中吃吃睡睡,什麼也不想做。

懸知道心煩,不好去吵,讓獨自待一會兒,而自己在后院拆拆裝裝,想要快些完向月升,好帶著唐見微去更高的天際景,或許能緩解心

葛尋晴和石如琢上門來,說早上去果園里玩,摘了些蔬果,正好給們送點兒來,一會兒還要送到阿白家。

“嫂子呢?怎麼就你一個人?”葛尋晴好奇,懸和唐見微居然也有沒在一塊兒的時候。

懸說唐見微心不太好,就不去吵了,讓自己待會兒。

葛尋晴:“心不好啊……我還說晚上一塊兒去探險呢。”

懸:“探險?探什麼險?”

“你居然不知道嗎?”葛尋晴用鬼祟的聲音說,“咱們夙縣西南馬家坡近日在鬧鬼,聽說已經吃了好幾個小孩了!”

懸無奈:“都吃小孩了你還去探險?上趕著送命啊?”

葛尋晴“哎喲”了一聲:“還能真是鬧鬼啊,不就是閑得無聊去玩玩麼?到時候咱們帶上點兒好吃的,去馬家婆找個涼快的地方……”

懸搶話道:“喂蚊子。”

葛尋晴:“……”

石如琢忍不住笑出聲:“好啦仰,就說別跑到那種地方去了,萬一真的有鬼怎麼辦?”

葛尋晴:“我算是看出來了,阿你是真的怕鬼!從剛才就一直阻止我!”

石如琢被看穿,支吾道:“怕鬼……難道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唐見微不知道什麼時候來了:“探險啊,去吧,上阿白咱們五個人一塊兒去。我聽說馬家坡那邊風景還不錯的,晚上還有螢火蟲是麼。”

懸道:“夫人想去咱們自然去。估計是一些膽小鬼將螢火蟲錯認為是鬼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