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科幻未來 我能升級避難所 第274章 外骨骼防護服

《我能升級避難所》第274章 外骨骼防護服

回到了避難所里,陳新在忙著將同位素溫差電池小型化的同時,也在很認真的思考外骨骼防護服到底該怎麼做的問題。

外骨骼的制造對于陳新來說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事實上即便是對于現在的炎國來說,制造一套外骨骼也不是什麼難事。

在災難之前,就已經有各種進了實用階段的外骨骼投使用,不僅是軍隊里在用,甚至外賣快遞小哥都已經有了實驗的外骨骼。

不過這種外骨骼屬于無源外骨骼,簡單來說就是沒有力源的負重支架,通過科學的人工學設計,能夠有效支撐重,減使用者的力消耗,屬于一種助力械。

然而這種外骨骼顯然不能滿足陳新的要求,他也沒有必要費力去開發這種東西,國家早有現的東西可以用了。

陳新所想要開發的外骨骼應該被做機械外骨骼或者力外骨骼,是一種由鋼鐵的框架構并且可讓人穿上的機裝置,這個裝備可以提供額外能量來供四肢運

這種設備常見于各種科幻作品之中,諸如《星際爭霸》里的五十塊好兄弟的護甲、《鋼鐵俠》里的馬克系列鋼鐵戰、《明日邊緣》里阿湯哥上那套裝備、《輻》系列里丑萌丑萌的t系列、《環》系列里斯達戰士們的雷神之錘等等……

這些才是復合人們認知中的外骨骼設備,或者更干脆一點力裝甲。

其實嚴格來說,這二者從本質上來說,并沒有太大的區別,或者說外骨骼只是缺更堅實防護的力裝甲,而力裝甲是防護更加全面的外骨骼。

這種裝備的概念在1960年就在聯邦被提出,經過了多年的研究之后,關于外骨骼的各項相關技以及研發思路都早已被探明,真正剩下的就是現代科技所無法解決的骨頭了。

Advertisement

在這之中最關鍵的問題有兩個,第一是人機互模式該選用何種方式對外骨骼進行控,第二便是外骨骼的力來源。

人機互的方式選擇在外骨骼的開發中是一個談不上讓人困擾,但要解決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問題。

力來源就更是困擾外骨骼進實用和推廣階段的攔路虎,可以說外骨骼研發上最大的困難之一就是力來源問題。

為了解決力問題,甚至有人提出來過,做eva那樣拖電纜的有線版力外骨骼。

不過這些問題對于陳新來說其實都沒有什麼難度,拿幾鋼管焊一個能的架子,布置一下機械傳,再接一塊電池,甚至都不需要,一套最原始的力外骨骼就算做出來了,之后的工作完全就可以給系統,陳新只需要點升級就完事了。

但這卻并不是陳新想要的,或者說這一次陳新需要考慮的問題和因素更多。

因為這套外骨骼防護服是設計為民用的,主要提供給建筑工人和需要離開避難所外出作業的人員,以為他們提供在嚴寒和惡劣環境下的保暖和防護,以及一定程度的助力增強。

所以這套外骨骼防護服,主要注重的是防護和保暖,對于助力增強并不需要太強,并且因為是要大規模生產和投使用的,生產和維護的本以及使用的便捷是要放在第一位來考慮的。

陳新自己弄一套出來是很簡單的事,他可以不考慮本只管堆生存點,哪怕最后堆出個mark85那樣的納米裝甲也不是什麼問題,但這僅限于他自己使用或者小批量的提供給避難所里的人使用。

大規模生產外骨骼防護服可不是幾套或者幾十套事,甚至不是幾十萬或者幾百萬的事,全國還有幾億人民,哪怕只是十分之一的人需要使用外骨骼防護服也是幾千萬套的數量,如果不考慮本和維護的問題,哪怕是炎國這樣的國家也無法負擔如此巨大的開銷。

Advertisement

這也是為什麼陳新放棄了搞出全防護的力裝甲的想法的原因,不是搞不出來,也不是說這東西太危險不適合民用,而是本沒有大范圍普及的基礎。

事實上在陳新的設想之中,這樣一套外骨骼防護服甚至連小型化之后的同位素溫差電池都用不上,裝一顆能夠讓其運轉幾十個小時的充電電池也就足夠了,畢竟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暖和防護。

保暖這一點很好實現,飛行員抗荷服里就有現的技,像電熱毯那樣加電阻,讓防護服擁有電加熱功能就行了,唯一的問題不過是電池承不承的起而已。

而且據陳新的判斷,在未來這種電加熱取暖的方式將會與合纖維一起為人類的主要保暖,因為傳統的天然織棉麻和料已經失去了絕大部分的原材料來源,就算還有部分產能能夠保存下來,也不是普通避難所居民能夠問津的。

所以這樣一套外骨骼防護服在防護服方面陳新打算采用的就是連式的合纖維搭配電熱取暖來保證防護服對寒冷的抵能力。

畢竟這樣是相對而言本較低、且原材料獲取更為方便,也更能夠便于生產的方式。

過去的鴨絨、棉花填充保暖的手段原材料的獲取也變得困難,所以與其還采取過去那種用填充來保暖的方式,不如直接在上裝電熱毯。

只要外層結構的保暖能足夠好,電熱取暖的方式效果夠好,即便是零下幾十度的低溫,這樣一套外骨骼防護服也是足以保證穿戴者不會被凍傷的。

再加上一個連接供氧設備的全覆蓋式頭盔,更是足以抵各種有害環境對穿戴者的傷害了。

Advertisement

至于外骨骼的部分則可以相對簡單,完全可以采用現有的技比較的無緣外骨骼作為基礎,甚至可以直接采用無緣外骨骼作為普通民用版,加裝了助力系統的作為升級版提供給建筑工人等需要重力勞的人。

電池的部分陳新則打算在完了小型化同位素溫差電池之后,再研究一款可以反復充電的大容量高能電池來作為這套外骨骼防護服的力來源。

一方面是外骨骼防護服是普通民用裝備,并不需要長時間供電,加上同位素溫差電池不管怎麼說都是放元素,拿來普及民用還是會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

另一方面則同樣是因為本上的考慮,高能電池的生產本雖然同樣不低,但和生產同位素溫差電池相比的話,還是要低廉許多。

因此,在綜合考慮了各方面的因素之后,陳新心里對這套外骨骼防護服該怎麼設計也有了概念。

找出一套以前還在工作的時候從自己父親那里弄來的舊工作服,翻出在裝了地源熱泵之后已經派不上用場的電熱毯,再去倉庫里拿來了制造外骨骼所需要的金屬材料,陳新坐到了工作臺前,準備先做一套原型機出來。

以舊工作服為主,添加電熱毯作為材料,一套備電加熱功能的防護服在陳新確定升級之后便新鮮出爐。

之后需要安裝的就是電池、外骨骼和頭盔了。

這三者中電池陳新依舊用的是蓄電池,只是這次他是把蓄電池往可以快速反復充電的方向升級,而不是做高耐久的核電池。

至于頭盔,陳新暫時只打算做個簡版的罩子,至于之后是否要添加其他功能,是后續研發的事,作為原型機能夠封、提供氧氣和遮擋外部的寒冷也就足夠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