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科幻未來 我能升級避難所 第358章 交談與需求

《我能升級避難所》第358章 交談與需求

跟隨之前那趟列車來到臨市的除了來找陳新的兩個人之外,還有從市區過來的另一只救援隊。

這是第二批抵達臨市的救援隊,比起第一批的救援隊來,這一批救援隊的裝備和攜帶的資都要簡陋很多,他們大多只有自己的服,并沒有防護服,并且也沒有攜帶醫療帳篷,而是攜帶了不急缺的藥品。

這批救援人員的到來讓臨市市府大喜過,趕忙將他們連通資一起送到了救護站。

因為他們是通過火車來的,比起第一批救援隊來說,人數上大大的增加了,足有六十人的第二批救援隊的到來,極大地補充救護站的人員不足,也讓更多的病患得到了救治。

陳新通過科研人員了解到,他們這一批人是先從市區的火車站上車,坐火車到了三鎮之后,再通過三鎮那邊的協調和安排,這才轉車到達了臨市。

正是之前陳新他們作為第一批救援隊出發時,曾經討論過的路線。

市區在第一批救援隊打開了局面之后,便派出了第二批救援隊,用這條比較費時間的線路將人和資送了過來。

“陳先生你如果有什麼需要從市區運過來的東西也可以通過這條線路轉運過來的,到時候只需要和那些項目樣機一起裝車就可以了。”科研人員在向陳新解釋完況之后,也表示可以為陳新運送一點他所需要的東西。

陳新對此倒是沒有什麼需求,只是在想了想之后說道:“我個人倒是沒什麼要運的東西,如果可以的話,倒是希你們幫我弄點材料過來,臨市這邊現在資比較短缺,我只能靠出去收集廢舊金屬回來重新冶煉制造零件,效率有點慢不說,這材料質量也不是很過關。”

Advertisement

“這事好說,只要陳先生你有需要,什麼材料都能給你弄來!”科研人員大包大攬著,半點為難的緒都不見。

不過這也是事實,陳新在市區的時候就是他需要什麼材料告訴科研機構一聲,他們就會給他弄來。

“主要還是鋼材,建造供暖樞紐要的就是鋼材,待會我寫個清單給你,直接送原材料來就行,我這邊可以加工。”陳新聽到科研人員這麼說,也沒有客氣,準備待會列個單子把自己需要的東西都寫上。

陳新和科研人員一邊聊著,一邊來到了陳新和曹達仁還有工人們暫住的地方,一排埋在雪下的帳篷。

這是陳新特別改裝過的帳篷,至于他自己的房車則是留在了救護站,讓秦嵐和莫卿妍住著,并沒有開過來。

至于這里的電力供應這是陳新另外找了幾個汽車電瓶,新改出來的兩顆同位素溫差電池,一顆用于他的電磁冶金爐,一顆用于鉆頭,而帳篷里的供暖和照明,則接在了供給電磁冶金爐的那顆電池上。

限于原材料的關系,陳新對電磁冶金爐其實使用的并不多。

也因此帳篷里的供電相當的充足與穩定,照明、供暖都有保證,里面除了空間稍微小了一點之外,還是舒服的。

陳新下了上的力裝甲,放在帳篷外面,這才帶著科研人員進了帳篷里面。

拿起一個杯子給科研人員倒了杯水之后,陳新這才招呼他坐下。

Advertisement

不過帳篷里面空間有限,也沒有擺放桌椅,只有一個小小的矮桌用于放東西,所以兩人直接坐在了地上。

“陳先生你們住這里嗎?看上去不錯啊!”科研人員環視了一眼這個帳篷,不由的稱贊了一聲。

帳篷的空間雖然不大,但坐了兩個人也未見擁,底面至有兩米寬,并排躺下三四個人都可以,作為一頂陳新一個人使用的帳篷來說,確實很不錯了。

“嗯,因為在這里施工,所以干脆在這邊弄了這麼個住,除了我以外還有工人也住這里。”陳新同樣給自己倒了一杯熱水,同時在里面加了一點點鹽和糖。

在現在這種寒冷的環境下,糖鹽水可以有效補充所需的水分、電解質和能量,算是一種很不錯的飲品了。

“關于供暖樞紐的事,之前已經說過了,主要是需要合格的鋼材來作為材料,靠收集來的廢舊金屬,材料強度很堪憂。”陳新將話題拉到了正事上,向科研人員說著自己現在的需求:“除了材料之外,我這邊更需要的是地質學家,尤其是研究地熱資源方面的專家,因為無論是我還是負責打井的那位朋友,都對這方面的知識比較缺乏,需要專業人士來協助理整個地熱資源開采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我明白,這一點我會告知市區那邊,讓他們想辦法調派一位地熱方面的專家過來。”這是一個很合理的要求,科研人員也知道這種事必須給專業人士,所以很直爽的答應了下來。

Advertisement

在答應了陳新的要求之余,這位科研人員也向陳新詢問著關于供熱樞紐和能量塔的事

對于陳新之前提到的借助供熱樞紐建造溫室大棚以及用能量塔構建城市供熱網絡,這對于這名科研人員來說有著相當的吸引力。

雖然這名科研人員本并不是從事這方面研究的,但對于這種可以改善民生的東西還是有著十足的熱

陳新所正在進行的這個項目如果建,對于炎國境大部分地熱資源富的地區來說都是可以應用這項技的,到時候城市建起能量塔和供熱樞紐,讓地表的積雪融化、溫度上升,人們重回地表生活,那簡直不要太好!

“陳先生你之前說可以用供熱樞紐來建造溫室大棚,是打算用這個正在準備中的供熱樞紐嗎?”科研人員想起之前陳新提起的溫室大棚,好奇的向他問了一句。

在這位科研人員看來,火車站周邊并不是合適的位置,畢竟這周圍有不建筑,陳新如果想要建造溫室大棚的話,最好還是在原本的耕地上去建造。

畢竟原本的耕地都是地,就算被積雪凍過了也比拆掉廢棄建筑,清理出一塊地面要強得多。

這不是施工量的問題,還有土壤沃程度的問題。

“溫室大棚我可不打算放在市區,到時候再打一口地熱井,建造第二個供熱樞紐吧。”陳新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并沒有在市區建造溫室大棚的想法。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