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盛唐風流 第245章 求和

《盛唐風流》第245章 求和

不曾想三國之風猶在,白宋心中稍安,更堅定自己將要與陳老說開的決心。

在三位學生圍攏下,白宋只說總有一日還能聽到三國。

隨即便是那小書折返來請:“白公子,陳老請您的里面一敘。”

書社后院,白宋覺得這書社更像一個學堂,后方一個四方大院,面積很大,足克容納百余人在天之下聽學。

四面是游廊環繞,連接數個大大小小的房間,中央一池清水,水中飄散著柳絮和飛花,水下盡是錦鯉嬉戲。人在其中,迎面便是一種素雅之風,地上細的小石子鋪平,踩上去有些硌腳。

天院里角落,一個稍顯佝僂的老人正在揮著鋤頭,看他年紀行勞作之事,子骨稍不注意就會散架一般。

“太公,白公子到了。”小書輕聲喊著。

老太公才停下手中鋤頭,回頭看向白宋,見了白宋,對著小書一招手。

小書恭敬地行禮退下。

今日想見,陳老沒有往日所見的戾氣,他知道白宋為他口中的妖在公堂上說話,更知道他是東來酒家的老板,一手寫出了《三國演義》這等書,可在此時此刻,見到白宋的時候,對方并未表現出白宋所想的那種氣憤。

此時的陳老,倒是更接近于外界所傳言的文圣模樣。

陳老負手站在原地,臉上沒有任何表,上上下下打量著白宋。

白宋也不說話,等對方打量得夠了,才拱手。

“不請自來?為之何事?”

“就是想問一聲,陳老究竟是為何要力主書?”

陳老浮出一抹笑意:“傳言你頗經商之道,老夫不過掉一書而已,便已讓你想不出別的辦法,非要上門來與老夫討教了?”

Advertisement

“若只為賺錢,晚輩心中有的是辦法,自然不會主來跟陳老流。不過是晚輩覺得,一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是賺錢,它的意義比想象中更大,流傳于世會有更多有益于世人的東西,若如此被不明不白地掉,實在是一種可惜。”

“區區話本,有何意義?讓此等話本流傳于世,只會讓世間學子忘記孔孟和中庸,忘了老祖宗的留下的。”

陳老眉頭皺起,似乎對這樣的話題并不興趣。

“區區話本?”白宋微微一頓,反問一句,“那陳老可曾認真看過三國?”

“看過如何,沒看過又如何?”

“陳老若是看過,自然應當明白這天下百姓為了喜歡。文學只有品類不同,沒有高低之分,話本也有話本的存在價值。陳老,您教書一輩子,難道不覺得自己的生活了些快樂?”

“學海無涯苦作舟,求學本就是苦行,何談快樂?”

“可這世上有多學生愿意如陳老這般一生苦行求學?眼下三國雖然是了,但又有多學生把心思放在了四書五經之上?他們會不會私下里議論,相信陳老心中最是清楚。”

陳老眉頭皺,他自然知道書社的學生依舊會私下討論有關三國的話題,無論怎麼控制,都沒辦法解決。

“你到底想說什麼?”

“我來只是想給陳老提一點教學建議。”

“什麼建議?”

“寓教于樂。”

“寓教于樂?”

陳老通讀古籍,卻也不曾聽過寓教于樂的詞匯。

“寓教于樂是把宣傳和思想教育的容滲到娛樂活之中,從活中傳達教育意義,明白古今禮教,以一種快樂的方式去讓學生喜歡上學習。

人都是排斥痛苦,接快樂,沒有誰規定學習一定是要苦。書本是死的,人是活的,先生的工作不僅限于言傳教,更重于教學的方式方法。”

Advertisement

“……”陳老挪著步子,緩緩坐在了一邊石凳之上,雖未聽過如此言論,但思量之后卻也覺得有幾分道理。

如今的學堂,學生大多無心求學,這一直是陳老心頭郁結。

之所以大怒而封三國,也是見學生課上課外盡是議論。

那三國,陳老也親自看過,自認雖是話本小說,卻也不得不承認此三國章回文章不同于坊間流傳的三俗話本,能見出作者頗有文學功底。

白宋見陳老沉思,心知有戲,便繼續說道:“陳老,若能順應給學生洗好,多講述一些課本之外的東西,興許能喚起學生的求學之心。而且這世間萬事萬中都蘊藏至理,寓教于樂更利于學生發現生活,往往會在不經意間發現遠勝于書本的收獲。”

陳老深吸一氣,抬頭看向白宋,起不太愿地點了點頭:“寓教于樂,老夫記住了,自當酌而定之。”

陳老能說這話,白宋心頭也是一松。

正如他所想的那樣,似陳老這樣的老人,不過是迂腐一些,只是懷著滿腔恨鐵不鋼的心才會對三國下手,只要讓這人改變心所想,很多事都能迎刃而解。

果不其然,今日之行遠比想象中順利。

白宋一拱手,準備告辭,臨行前不忘拿出準備好的圖紙。

“陳老,說了這麼就寓教于樂的好,也該給您看看更實際的東西。”

陳老還在想那寓教于樂的事,看著白宋拿出來的圖紙,瞇著眼睛看了一會兒,倒是沒看出來上面畫的是什麼。

白宋解釋道:“此乃活字印刷,以此法改進上賢書社的印刷技,可以大大提高印刷效率,降低印刷本。”

“活字印刷……”

陳老主持上賢書社,而書社是幽州定的刷機構,故而對印刷極為了解。

Advertisement

初唐時期,印刷在雕版印刷的雛形期,連個雕版印刷都沒有完

白宋這一紙活字印刷拿出來,稍稍點點陳老,對方立刻明白了圖紙的用意,又理解了活字印刷的原理。

陳老越看越是心驚,此法用于印刷,異于古法太多,效率不知提高多

印刷提升,書本本降低,傳教便能更簡單。

不單能讓書文傳播更遠,也能讓以往那些買不起書本的書生有書可看。

其中益,無法比擬。

陳老捧著圖紙興得老臉通紅,抖著雙手連連稱贊:“好啊!好啊……有此活字印刷,何愁傳道業?白……”

陳老正要一改之前態度與白宋再談其他,卻見白宋已然不在院中,不知去向。

白宋剛走,從院后小巷走來一人,是捧著一串佛珠的蜀王。

李湛依舊是滿臉笑意,剛一進門,瞧見陳老興非常,喜形于,實乃罕見之事。

“陳老,何事如何開心?”

“李兄,快快過來!老夫今日獲得至寶!”

李湛著實好奇,收起心中之事,快步走了過去。

兩人就在院中石桌上對坐看著桌上的圖紙。

李湛不懂印刷,看了半天都不知道此為何,不由得眉頭皺起,詫異地看著陳老,盼著對方給個答復。

陳老多年不曾如此歡喜,面紅潤,攆著須子,老神在在地指著圖紙:“此乃活字印刷!”

“嗯?活字印刷?”

“此法真是神來之筆,妙絕倫!老弟困于這書局中數十年,整日與書社中的印刷機道,卻是從未想過將雕版換作一個一個可以隨意拼湊的單字。如此雕版看似變得復雜,但卻是一勞永逸,不必再像以往一書一版,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不說,還極大降低了印刷本。只要善用此法,傳播天下,以后的人人可以有書,人人可以求學,此乃興邦之道啊!”

聽完,李湛不同于陳老的激,關鍵還是不通印刷技,也看不明白這活字印刷的意義,過了好奇之后,也逐漸平靜下來。

在李湛來看,今日上門之事的重要,遠超于一個什麼印刷

李湛沒有接話,沉靜之后說起了今日之事:“報,那宜春院的妖確為圣蓮教教徒。”

陳老聽之,臉也瞬間沉靜下來。

圣蓮教一事,陳老也是聽李湛所說。

之前之事懷疑宜春院的妖是圣蓮教教徒,故而多番相,看看那妖背后有多力量?

現在既然已經確認,那自然是不必猶豫什麼。

陳老沉聲道:“既已確認,王爺何當來此?命人將那妖抓獲,何須審問?直接殺了便是。”

“區區子,何必如此?在那后,圣蓮教圣使才是本王的目標。”

“圣使?”

“圣蓮教新任北域圣使,總領大唐以北全境教徒,此人不除,本王寢食難安。”

“那北域圣使是誰?”

“尚無定論,但有一人十分可疑。”

“誰?”

“東來酒家白宋!”

“白宋?”陳老一愣神,卻是出人預料地連連搖頭,“不會不會……此人絕不會是白蓮教教徒。”

這回反倒是蜀王懵了,任誰說白宋不可能,也不到陳老。

這陳老跟白宋可不對付,之前覺陳老恨了那人,怎麼一轉眼態度就變了?

陳老著手里的圖紙,有些慨:“那小子雖是狂妄,但這一卷活字印刷是由他所創,更告知老弟一套寓教于樂的教學理論,都是利于民生的好事,圣蓮教教徒絕不會做這樣的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