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寒門仕子 第1144章 一勞永逸

《寒門仕子》第1144章 一勞永逸

又是略施薄懲,又是莊重承諾,無論怎麼聽,都像是走走過場的樣子。

在聽到了齊譽的這番再次重申后,明正天皇才算是長舒了一口大氣。

力上,可謂是巨幅驟減。

只聽齊譽朗朗道:“對于我華夏而言,你算是我民族的宿敵;而對于我個人來說,你乃是我齊家的最大仇人;無論于公于私,我都不能不予懲治,否則,就難平悠悠眾口。出于人道方面的考量,我鄭重決定,讓你以一種的方式來度過刑期。”

明正聞言一愕,不解地問道:“的方式?那又是什麼?”

對于這個問題,齊譽并沒有正面回答,而是繼續自言自語道:“我華夏有句老話,做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無數人。由此可見,只有做到閱人無數,才能有機會提高自己。如此,不才就遵循一下古訓,給你一次格致知的良好時機。”

這話……

到底是什麼寓意呢?

再看齊譽,他仍然沒有解釋的意思,依舊如前道:“日后,這座皇宮仍為是你的寢宮,我瓊州人既不染指也不霸占,什麼時候你服刑完畢、不愿再居了,再談歸公的事不遲。”

“我服刑完畢?”聽到這話,明正天皇的心里不由得一

Advertisement

越想越是覺得,這是一種有期徒刑般的措施,而這皇宮,就是一座實打實的豪華監獄。

那麼,他的意思,真是徒刑關押這麼簡單嗎?

憑第六,明正篤定地認為,此事中一定暗含蹊蹺。其依據就是,現在的對手乃是齊譽,并不是一般二般的人。

所以,絕不能以常理度之。

果然,他臉一正,說道:“明正,你就安心地在這兒渡過你的青春吧,等到你人老珠黃之際,或許就迎來了咱們的重逢之期。屆時,我會略備薄酒,為你創下的壯舉執杯道賀!”

“我創下的……壯舉?什麼意思?”明正天皇聞言花容變,與此同時,還有一不祥的預浮上心頭。

再問細則,卻見齊大郎早已經邁步而出了。

他所表現出姿態,赫然就是蓋棺定論的模樣,且,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要不然,他也不會轉就走呀!

“你先別著急著走,先把話給說明白了!你這所謂的徒刑,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形態?”

“你想知道?當然……沒有問題!”

見明正天皇喋喋不休,齊譽只得停下了腳步。

不過,他卻沒有作答的意思。而是,令候著的隨從取來筆墨,似要準備揮毫。

Advertisement

看其樣子,是想采用書寫的方式來表達對明正的判決。

他這是……故意地裝十三嗎?

當然不是!

齊大郎乃是堂堂的謙謙君子,怎麼可能故意得去裝呢?

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因為想說的話實在太過骨,怎麼看都難登大雅之堂,不得已下,也只能采用晦的表達方式了。

有辱斯文可是很不道德的。

所以,還是能避免則避免吧。

齊譽凝神聚氣,在明正天皇的寢室門口鄭重下了一副正楷對聯。

上聯是:一雙藕臂千人枕。

下聯為:兩抹茱萸萬人嘗。

橫批:人盡可夫。

除以上外,他還在一旁做出了相關批注,上說:這番曠日持久的工程將以十萬人為限,達標之日,便是君的籠之期,還佳人多多努力。

“啊……”

“你……”

雖然,明正在那里瘋狂咆哮,但是,齊譽依舊是置若罔聞。

他在丟下了筆后,便臉含著笑意滿意地離來了。

那副模樣……

像極了一只戰斗勝利的大公,看起來雄赳赳、氣昂昂。

才剛剛走出了王宮門口,在暗中窺視的黃飛就跳將了出來。

“齊大人,您的這招可真是既誅人又誅心哪!高,實在是高!”

“哦?黃兄從中讀出了什麼?”

Advertisement

黃飛哈哈一笑,道:“齊大人的此舉,不僅得報了私仇,還功摧毀了扶桑人的神信仰。而更為巧妙的是,你還再次揭開了明正的傷疤,讓到痛不生的糾結里。”

“嘖嘖,真是沒有想到,黃兄的回答竟然如此地意簡言駭,僅僅寥寥數語,就總結得全部到位。”齊譽不吝贊詞,給老黃獻上了大大的一恭。

一頓,他又細說道:“私仇這塊自不必說,若不做出犀利地回敬,我怎對得起害的親人好友?然,最有意義的卻是,黃兄適才提到的摧毀信仰以及故意揭傷疤……”

接下來,齊大郎便其中的邏輯詳解了一遍。

這麼說吧!

在不宜展開誅殺的前提下,如何能有效地破壞掉扶桑人的信仰基礎,便了一個特別棘手的超級難題。

只要能把這事給辦圓滿了,所謂的民族凝聚力也就消失殆盡了。

眾所周知,天皇不僅是該族的政治首腦,同時也其國神領袖。他們一旦順了勢,就有能力一呼百應而全面翻盤。

也就是俗稱的東山再起。

預防的針措施就是,讓他們的人設徹底崩塌,失去所謂的籠罩環。

就明正天皇而言,永川府地宮的那次千人斬就是其肋所在。

無疑,這最好最有效地攻訐方式。

但可惜的是,所有的知人全都被殺了個一干二凈,其中事,也因此被徹底塵封。

不得已下,齊大郎也只得另擇他法了。

現在的舉措,就剛好合適。

讓扶桑人去臨幸,不僅不違背自己當初‘任何華夏人都不會一手指頭’的諾言,還能起到狗咬狗一的斐然效果。

可以試想,這種事一旦傳開,在扶桑人心目中的冰清玉潔形象就會立即崩塌。

甚至,還會流傳起一種以為樂的古怪風氣。

這樣的勢頭一旦形,其籠罩的神圣環就再也不復存在了。而日后的登高一呼、東山再起,也將徹底化為泡影。

失去了影響力,還談什麼個人凝聚力?

可以說,此舉屬于是治病除,一勞永逸,從本上解決問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