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庶子之征 第一百九十九章 成功了!

《庶子之征》第一百九十九章 成功了!

說是小聲嘟囔,可趙乾聽得一清二楚。

當即瞪著眼睛,“你還有理了不?”

趙行之忙告罪道:“兒臣不敢,父皇莫要生氣。”

“哼!”趙乾右手一揮,稍稍側過,“朕遲早要被你們給氣死!”

趙乾又發難道:“朕之前不是讓你多和趙晉往來,好好跟他學一學?”

“結果你倒好,趙晉那里發生了什麼事,一問三不知!”

說著,趙乾手大力拍了兩下桌案,“你倒是告訴朕,你跟趙乾多久通一次信?”

趙行之神微僵,支支吾吾道:“兩三個月吧。”

“兩三個月?”趙乾瞇了瞇眼,“上一回你是何時傳了信給趙晉?”

“咳,瘟疫之前,趙晉這些日子,應該也比較忙碌,所以兒臣……”

在趙乾的目下,趙行之的聲音越來越小。

趙乾瞪了他一眼,終歸是沒再說他什麼,轉而問道:“你母妃現在病怎麼樣了?”

趙乾言語間的關切之,溢于言表。

哪怕趙行之有些討厭方才的虛與委蛇,卻不得不承認,父皇是當真關心母妃。

想到此,被試探和猜忌懷疑的不悅與郁悶散去了些許,取而代之的是心頭的暖意。

“母妃的這兩日好一些了,雖然胃口依然不太好,卻也能吃下些東西了。”

Advertisement

“那就好。”趙乾長長呼出一口氣,肩膀微微松垮下來。

他看著趙行之,囑咐道:“你母妃不太好,平日里無事,就多些去宮里坐坐,朕給了令牌你,進宮不需提前遞話。”

“兒臣知曉的,會多些進宮陪陪母妃。”

提起母妃的病,趙行之的神有些黯淡。

母妃的一直都比較虛弱,哪怕已經用了許多的珍貴藥材,卻依然未有太大的起

總是好好壞壞,反反復復。

一個方子用久了些,便又會變差。

“你是個孝順的,朕就不用太多叮囑你了。”

猜忌是帝王無可避免的,畢竟坐上這張龍椅,每日不知面對多覬覦之人,所以事事免不得多想幾分,多試探幾回。

但是他自問,還是比較了解自己這個兒子的。

傲骨嶙峋,有才識,有魄力,不論是對他還是對自己的母妃,閑時每日都會宮請安,忙時,每三日也定會進宮請安一回。

趙行之卻忽然想到了趙晉,“父皇提起孝順,兒臣倒是先想到了趙晉,他稱得上是頗為孝順之人。”

如今的趙晉,鐵了心要與梁王對上,其中大多原因,仍然是在寧夫人上。

趙乾的思緒有一瞬間恍惚,想起自己往日聽見的消息,“他們母子的,倒是好。”

Advertisement

哪怕是冒著這般大的危險,趙晉也要將寧歡從梁王府中帶出。

不過,正是因此,他也才放心讓寧歡留在云州城,也才會對趙晉多出幾分喜

然而,趙行之的下一句話,卻令趙乾怔住了。

“聽十九和二十說,趙晉看起來,總與兒臣有幾分相像,之前在王府見到他時,兒臣倒是沒有察覺。”

趙行之邊的二十名暗衛,在趙乾那里是過了明路的。

十九與二十,留在寧夫人旁,保護對方,趙乾也是知曉并欣然同意的,所以趙行之也不懼在趙乾面前提起兩人。

趙乾的呼吸甚至都頓住了一瞬,低頭愣愣地看著自己的指尖,一時間思緒有些混

“父皇?”趙行之有些訝異地喚道。

他方才話中有何不對嗎?

趙乾回過神來,下心頭的雜思,笑道:“無事,方才突然想起了一些東西,朕與梁王是兄弟,你們堂兄弟有相像之,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原先趙行之并無什麼覺,可是看見趙乾方才的異樣后,趙行之心底約覺得有些違和,卻又道不上來。

理不出其中的思緒,趙行之只好將此事先記在心里。

父子兩人閑聊了一些家長里短后,趙行之便告辭離開了。

Advertisement

一出宮門,背對著皇宮中的前侍衛,趙行之收斂起臉上的笑容。

“待會去查查,父皇口中的新武,是什麼。”

跟在趙行之后的侍衛低了聲音應道:“是。”

趙行之抬腳走了幾步,又頓住了。

“殿下?”

“若是查不到,就算了。”趙行之偏過頭,囑咐了一句,“萬勿被發現。”

雖然趙行之與侍衛的對話低了聲音,卻仍然是被人遞到了趙乾耳中。

趙乾眼底的緒有幾分晦,“朕知曉了,下去吧。”

看來,老四確實是不知趙晉所稱的“炸藥”是何

趙晉與老四的關系,恐怕沒有他此前以為的那麼好。

明明此前趙乾囑咐趙行之要多與趙晉來往,這回知曉趙晉與老四關系一般,他又忍不住松了口氣。

云州城。

徐上清滿臉喜地來到府衙,“大人!”

“怎麼這般高興?”趙晉一抬頭,就看見對方滿臉喜,一雙眼睛亮晶晶的。

“炸藥,功了!”

興許是因為太過興,徐上清的語速極快,“我們增加了木炭的比例后,果然,沒有再出現無法炸或者突然炸的況了!”

趙晉聞言,眼中也出明顯的欣喜。

他站起來,在房來回踱步,臉上是不下的高興。

“待會你們去找梁仟討賞錢!”

高興之下,趙晉大手一揮,“每人獎賞百兩!”

誰知,徐上清卻拒絕了,“大人,此事我們萬不可再討賞,大人愿意給我們棲之地,草民等人已經萬分激。”

“你替自己還行,”趙晉揚眉道:“可不能替你的師兄弟們拒絕。”

徐上清笑了一聲,頗為有恃無恐,“大人有所不知,草民來之前,他們千叮嚀萬囑咐,讓草民一定不能再大人的獎賞。”

雖說大人一直聲稱,他們不過是各取所需,并非無目的,但是徐上清知曉,云州城,并非只有他們這些道士。

這些事,任何道士都可以做。

大人可憐他們的境遇,出援手,他們卻不能以此理所當然,忘恩負義。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