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我日后所嫁的人是這天下最有才的人,平白無故的為何有意把我指給他,不過就是魏國的一個武夫罷了,如今他便說的那一般一番話可不是在打我的臉。”
敬貴妃端坐在榻前瞪了一眼。
“你懂什麼,他是魏國百步穿楊的將軍,手中有十幾萬大軍,你如果能跟他和親我們母二人在朝廷上就有靠了,況且你哥哥現在被趙晉使計謀出事任代國國君,他如果想回朝廷那就要與趙晉對抗的力量。”
和靜委屈,敢娘親心里只想哥哥,而就是和親鞏固家族勢力的棋子罷了。
“若不是你今日這般驕縱跋扈你父皇已經給你指婚了,從今天開始在你的暖閣里學習工針線活,不要再出來了。”
趙晉為了制趙忠晟有意要給他指婚將他留在京城里,今天他特意來找了皇上。
太極殿里金碧輝煌,竹萃清爽,趙晉看了看龍椅之上的那塊牌匾,眼神晦暗不明。
沒過多長時間皇上就從里邊的暖閣里出來了。
“晉兒,你可是有什麼事要稟奏。”
趙晉抱拳行禮,隨后在皇帝的示意之下坐到了左邊的榻上。
“回父皇,趙新和趙忠晟父子二人蠢蠢,他們不甘心做一個藩國的國君,屢次三番試探我大趙的虛實,我在大趙前些日子攻打下了立陶國這才下了他們的野心。”
皇上撥弄著手上的珠串,若是仔細看,這珠串的尾端竟然有如刀片一般鋒利的針。
“藩國之人不過就是早馴服了一些,他們有二心也是難免的,不過這想跟做畢竟是兩回事,如果沒有確切的把握切記不可輕舉妄,傷了其他藩國的心。”
趙晉和皇上都心知肚明趙新是一個險狡詐之人,只不過皇上現在想利用幾方的實力互相牽制罷了。
“這是自然的,不過我將趙新的兩個兒子留在了京城中,我想著就這麼留他們在這里也是名不正言不順的,不如父皇將他們其中一子招為駙馬也可以將他留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想來他們也不敢回絕了。”
皇上瞇直眼睛想了半天。
自己現在坐的皇位有些坐如針氈了,人人都抱著自己的目的來想要拿著權利去,趙晉一開始也不過是一個姿平平的皇子。
任誰說他都不會是太子,可事實況證明本沒用多長時間他就已經憑著天下之人的意愿著前太子下位。
作為一國之君,未來的君王確實應該要是趙晉這個樣子的,可如自己一日不死,他一日不反也很好,可若是等不及了呢。
現在藩國表面上臣服于趙國實則有狼子野心,如若能從他其中一個兒子上下手抓住藩國的命脈,也卻乎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如此之法自然是不錯的,可要招他哪個兒子為駙馬呢?”
“兒臣建議趙忠晟,此人的心機手段絕不低于趙新,而他也是趙新最看重的兒子。前一些日子,我剛冊封了趙忠儒為王世子就是因為此人好控制。”
“既是如此,那便讓賜小十七給他可好。”
趙晉點頭,“父皇賜婚乃是無盡的尊容,誰人敢有妄議。”
“聽聞這魏武跟你的關系倒是不錯?”
魏晉心里咯噔一下,難不皇上起疑了嗎。
趙晉表現的像是十分厭煩一樣。
“此等小兒頑劣,可功夫確實好的,兒臣是真的拿他有點沒辦法了。”
現在全皇宮的人都知道只要每天一下朝,魏武就滿院子的追著趙晉跑,里還說著什麼知音難覓啊。
聽了他說的話皇上哈哈大笑。
“正今日心里突然想,如今幾個國家之間紛爭不斷,而魏國實力確實不容小覷,如若能與魏國結盟或是得到他們的大軍支持,也可保一方安寧。”
“父皇說的在理,不過這魏國速來中立,甚至在開戰前夕還在兩個國家之間猶豫不定,實則難以讓人信服。”
趙晉不知皇上到底打的什麼主意,他也不敢妄加揣測。
“前些日子正在花園看到小十七和和靜大吵大鬧,突然覺得這幾個公主都長大了,朕雖然心有不忍,可也不得不打著他們的主意來為我為我的統一大業謀生。”
皇上嘆了一口氣裝作很難過的樣子。
天下伊始,各國各代的君王又有幾個人是真心實意的,說是為皇家開枝散業不過就是滿足自己三妃二十六院的私罷了。
而歷代皇子們為了這個皇位生與死,公主們則被當政治的工隨意丟在一旁,唯一能陪在邊的也只有那十里紅妝的嫁妝。
可是世間規律不得違,縱然看著心有不舍,可也只能匆匆而過。
“父皇多慮了,父皇為了這江山社稷,也為了天下的百姓傾盡一生的祈愿,我等能為皇家子孫也是祖宗庇佑罷了,為了趙國的江山犧牲一些又算得了什麼。”
執政當權者最聽的便是這一番話,這樣他就能有恃無恐的行使自己的權利。
“朕想著,和靜素日以來就在貴妃的邊長大,品雖然有些張揚跋扈,和打里也是一個好姑娘,不如將他嫁給魏武,我們皇室一下子添了兩門喜事,大家都可高興高興。”
趙晉暗自傷神,原來貴妃打的是這個主意,當初代王跟自己爭奪太子之位時失利便在貴妃的教唆下遠走代國之地,而今他是要找自己尋仇嗎。
他知道皇上也在觀察著自己的神,所以現在無論心里面有多著急也不能表現出分毫。
“父皇說的是,我這兩個妹妹各有各的風采,若是能為他們覓得一個好夫婿我也是高興的,只不過這個魏武頗為耿直,若是他真的敢于為抗皇命,我們又該怎麼辦?”
皇上眨了眨眼睛,“這就是我跟你說這件事的目的了,聽聞他很是羨慕你,那朕就將這件事給你來辦,想來太子是一定有辦法的。”
趙晉皺起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