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第一奇兵 第229章 值得

《三國第一奇兵》第229章 值得

時間飛逝,轉眼進八月下旬。

這段時間的冀州,愈發穩固。歷史上袁紹治下的冀州,在袁紹死后,黑山賊張燕都還沒有解決。等袁家諸子斗,曹提兵進河北,張燕主投降曹,冀州才沒了賊匪。

如今的冀州,因為黑山賊的整編,加上梁習屯兵在污城,黑山賊已經變冀州的百姓。因為沒了掣肘,加上袁尚掌權又有袁紹撐腰,且沮授、田等人,都以袁尚為主,事到如今,冀州一切穩定,正迅速發展。

最關鍵,是袁尚自的力量,已經進一步增強。

黃忠執掌黑龍軍,甘寧執掌錦帆軍,陳到執掌飛熊軍,尤其甘寧和陳到在數月的時間,各自兵力形了戰斗力。

單單袁尚麾下的兵力人數,已經超過六萬銳。

這是極為龐大的數量。

尤其軍隊的練,一切都按照袁尚給予的練手冊進行,軍隊的戰斗力,將士的思想,完全不一樣,對袁尚更為忠誠。

其戰斗力在袁尚看來,遠超張頜、高覽等人統帥的大軍。

在經濟上,袁公紙如今更是在整個大漢風靡開來,印刷刊印的書本,在整個大漢境販賣。單是這兩筆買賣,賺了無數錢,使得袁尚不缺錢財。

充足的財力,確保了軍隊戰斗力的穩步提升。畢竟軍隊要強大,后勤是本。沒有充足的后勤,將士的戰斗力難以提升。

除此外,最讓袁尚滿意的,還是拱衛司的發展。

王越建立的拱衛司,在短短數月,借助一批一批游俠兒的關系網,在整個河北之地,搭建起了渠道,對并州、冀州、青州和幽州的報,滲愈發強。

拱衛司這里,取代了原來記住甄家的報網。

Advertisement

甚至,往其他各州滲

這是袁尚最為滿意的。

這時代打仗,拼將士的狠勁兒,也更拼報。誰的報,更為細,誰掌握的訊息更多,就可以掌握更多的先手。

袁尚對自的發展滿意,可是對劉備卻不滿意。

明明袁尚在汝南郡一戰,殺了曹的大將徐晃,焚燒了曹的大營,毀掉了糧草。可劉備還是沒有抓住機會,在汝南郡撐了一個多月,最終敗走汝南,往荊州去了。

這依舊循著歷史軌跡發展。

荊州穩定,江東在孫權的治理下也漸漸安穩下來,曹的實力更是在迅速攀升。

這一切袁尚看在眼中,倒也不著急。

強,他也不弱。

在發展,他也在越來越強。

遙想去年,他剛到渡戰場,那時候他什麼基都沒有,只有袁紹的寵。如今,他已經掌握冀州,且麾下人才濟濟,更有了自己的嫡系軍隊,不至于制于人。

一切,都在慢慢變好。

袁尚這一段時間的日常,比較簡單,練軍隊、理政務,時不時去探一下袁紹和鄭玄,再和甄宓見一見。

袁紹的,在這段時間倒是沒怎麼惡化,不好不壞的維系著。雖說華佗也沒辦法,可是能這般保持,那也不錯。

袁尚和甄宓的關系,更進一步。

只是臨近婚,兩人如今見面的時間更了。甄家在置辦嫁妝,袁家在準備婚事,一切都在有序的籌備著。

在袁家有序推進時,袁尚依舊忙碌手中的事兒。畢竟婚事來了,政務也不能耽擱。這一日,袁尚忙碌時,鄧山進稟報道:“公子,王越求見。”

“請!”

袁尚吩咐一聲。

鄧山轉去通知,不一會兒的功夫,王越進大廳,行禮道:“主公。”

Advertisement

袁尚道:“王公,坐。”

王越道謝后坐下,主道:“主公,拱衛司在許都有些眼線,雖說機的消息打探不到,但普通的消息還是能查探到。許都方面傳回消息,天子派遣使臣孔融,往鄴城來了。據說是要給主公賜婚,恭賀主公迎娶甄家姑娘。”

袁尚眉頭一挑。

天子派遣孔融來賜婚,劉協在許都就是個傀儡,什麼權利都沒有,怎麼可能派遣使臣來?

這必然是曹的安排。

和袁尚之間,有著化不開的仇恨。袁曹兩家如今,更是早已撕破臉,是你死我活的局面這樣的仇恨下,曹可能給袁尚賜婚嗎?

不可能的!

派使臣來,絕對是沒安好心。

王越深邃的眼眸中,著一殺意,道:“主公,曹派遣孔融來,沒安好心。是否出拱衛司的人,在兗州邊境,劫殺孔融?只要孔融死在半路上,誰也不能說什麼。”

“不行!”

袁尚搖了搖頭,直接否定。

袁尚道:“孔融是天下名儒,殺了孔融影響太大。甚至這事如果傳出風言風語,對我們不利。再者,曹也會派人保護孔融。甭管怎麼樣,鄴城是我們的主場,何懼孔融搗?暫時靜觀其變,安排人盯著就是。”

如果不知道孔融來,被打一個措手不及,那不一樣。

可是,有準備就不一樣。

在鄴城這一片地方上,袁尚這點底氣還是有的。

王越道:“卑職明白了。”

袁尚擺了擺手,王越轉就退下,袁尚又繼續埋頭理政務。沒過多久,鄧山又來了,躬道:“主公,甄堯來了。”

“請!”

袁尚吩咐一聲。

鄧山又去通報,時間不長,甄堯進,他躬行禮道:“世子。”

Advertisement

袁尚道:“兄長今天來,可有什麼事兒?”

這一段時間,袁家忙碌,甄堯也忙得腳不沾地。一方面,經營商業方面的事兒,都是甄堯負責。這事雖說上了正軌,但事也多。

另一方面,甄宓下嫁一事,這是甄家的大事,讓甄堯很是忙碌。畢竟父母已經亡故,上面的兄長也死了,只剩下甄堯。

長兄如父,一切都要甄堯來負責辦。

甄堯神肅然,道:“世子,關于小妹出嫁時,迎親一事,我有點想法,想和世子談一談。一方面,把婚事弄得熱鬧一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世子。”

袁尚笑道:“兄長但說無妨。”

甄堯道:“世子天縱奇才,尤其在詩文一道,可謂天賦異稟。縱觀大漢,能和世子媲之人,近乎是沒有。所以我便想著,等世子迎親時,以詩文助興。”

“大的安排,是世子抵達府外時一首,在府通往后院的走廊上一首,小妹的院子一首。總之,都是求取小妹的詩文。”

“到時候我讓人起哄,世子把琢磨好的詩文,直接說出來就是。一方面,婚事熱鬧。另一方面,更是彰顯世子的才學。”

袁尚聽到后心中一笑。

甄堯為了婚事,真是費盡了心力。因為袁尚是大將軍府世子,如今更是冀州牧,甄堯擔心袁尚下不來臺,所以早早來商榷一番,避免把事弄砸了。

袁尚對這一點,卻是自信從容。

他對唐詩宋詞,乃至于元曲,早年背誦了無數,腦子里面很多,這純屬個人好,要有迎親的詩文,輕而易舉。

袁尚點頭道:“這一事,我答應了,兄長安排就是。”

甄堯道:“足足三首,是否有難度?”

袁尚搖頭道:“我倒是覺得太簡單,調整一下。府外一首,府走廊兩首,院子三首。宓兒喜好詩詞歌賦,讓歡喜一回。”

甄宓是的妻子。

大婚,是一輩子的事

能博甄宓一笑,袁尚愿意弄得隆重些,這是袁尚樂意的。

甄堯聽到后,一下瞪大了眼睛,臉上出不可思議的神,喃喃道:“世子,這不是開玩笑的。只是因為世子才學出眾,我才提出三首。即便如此,我都覺得有難度。突然間,一下提到六首,這大不一樣啊。即便不限制題材,那也極為困難啊。”

“一切,值得!”

袁尚的臉上,有著燦爛笑容。

甄宓大婚,這值得。

甄堯聽到后,心中卻是,雙手合攏,拱手道:“小妹能嫁給世子,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小妹婚這一事,定然永生難忘。甄堯,在此多謝世子。”

袁尚笑道:“宓兒不僅是兄長的小妹,也是我的妻子,自當待他好。這一點,兄長不必道謝,你事也忙碌,便忙去吧。”

“告辭!”

甄堯再度揖了一禮,便邁步離去。

他的臉上洋溢著笑容,走路時步履輕松,很是歡喜。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