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第一奇兵 第245章 馬鈞刀

《三國第一奇兵》第245章 馬鈞刀

袁尚帶著鄧山,急匆匆到了大廳。

馬鈞一看到袁尚來了,連忙行禮道:“卑職馬鈞,拜見主公。”

“不必多禮。”

袁尚擺手道:“鄧山說,你革新了武況怎麼樣?”

馬鈞道:“回稟主公,的確是鍛造出了新式戰刀。這次打造的戰刀,不論是選定的鐵礦,以及冶煉淬火的冷水,以及鍛造時的火力,都是最好的。所以,打造出了如今的戰刀。”

“這一武,也不是偶然鍛造,是大批鍛造功,能穩定鍛造出來。所以,卑職才來求見主公,請主公檢閱。”

對于鍛造上,馬鈞自信無比。

這是他的專長。

袁尚迫不及待的問道:“刀呢?”

馬鈞取出一柄刀,遞到袁尚的手中,道:“主公,這便是新刀。”

袁尚接過來,手指一彈刀刃,叮的一聲脆響,聲音婉轉,又出一的冷意。刀刃本亮無比,著一寒意。

袁尚握著刀柄,掂量兩下。

這柄刀的重量,在三斤多到四斤的樣子,極適合劈砍。如果刀本的重量,再沉重些,雖說殺傷力大,但對大多數的士兵,都會有負擔。

這個重量,剛剛好。

袁尚吩咐道:“鄧山。”

“公子。”

鄧山立刻走了進來。

袁尚道:“拔出你的佩劍,讓我劈砍。”

“喏!”

鄧山直接應下。

他雙手握劍,立在大廳中,神很嚴肅。馬鈞鍛造的武,鄧山也頗為期待。因為如今一些將領的武,都是馬鈞單獨鍛造的,很是鋒利。

這樣的武,鄧山頗為眼饞。

袁尚提著刀,鼓力量,便掄刀斬下。

“鐺!”

刀刃斬落在劍刃上,剎那間,一聲脆響,刀鋒繼續下切,劍已然斷為兩截。

Advertisement

袁尚眼前一亮,出歡喜神

果然鋒利。

誠然,這是袁尚力道足夠,一刀斬落下去,能斬斷刀刃。可是,能斬斷鄧山的佩劍,已經可見這柄戰刀的鋒利程度。

“好刀,好刀。”

袁尚打量了一番手中的戰刀,刀刃毫無損。

鄧山也是雙目放

這刀太鋒利。

他如果用這樣的戰刀,遇到廝殺,這樣的一柄刀,就足以改變局面。

袁尚看向馬鈞,贊許道:“馬鈞,你的這新刀,相當鋒利,很好,非常好。”

這一刻,袁尚也是激莫名。

,是士兵的命。有了更鋒利的武,戰場上的將士,傷亡就會減很多。

馬鈞道:“主公贊繆,這是卑職的分之事。”

他神依舊恭敬,他曾經被黑山賊劫走,因為有袁尚打破黑山賊,他才能過上好日子,一切都是因為袁尚。

他對袁尚,不僅是效忠,更是恩。

袁尚道:“這樣的戰刀,可曾試驗過,能斬斷多柄普通的戰刀?”

馬鈞回答道:“主公,這樣的戰刀,能連續斬斷十二柄普通戰刀,才出現豁口以及卷刃的況。即便普通士兵,掄刀斬不斷對方的武,可是,也足以把對方的武斬出豁口。”

袁尚聽到馬鈞的話,更是滿意。能連斬十二柄戰刀,這就不是普通的武,足以稱得上是神兵利

軍隊中,一旦裝備了這武,便是大殺

袁尚當即吩咐道:“來人,通知黃忠、魏延、甘寧、陳到來議事。另外,再通知李儒、徐庶和龐統一起來。”

“喏!”

侍從得了吩咐,立刻去安排。

因為這些人,都在世子府上辦公,短短時間,所有人都到了。

Advertisement

李儒作為員之首,他主道:“主公召見,可有什麼要事?”

袁尚道:“把你們喊來,是因為馬鈞這里,鍛造出了不一樣的戰刀,鋒利無比,讓你們都來見識一番。”

甘寧道:“主公,末將愿意試刀。”

“來!”

袁尚點了點頭。

甘寧直接拔出佩劍,袁尚提著戰刀,直接斬出。

“鐺!”

刀劍撞擊。

袁尚撤,甘寧也隨之撤退。他低頭看向自己的佩劍,瞪大眼睛,震驚道:“怎麼可能,我手中的佩劍,也是馬鈞鍛造出來的,鋒利無比。怎麼這柄戰刀,直接給我砍了個巨大的豁口出來。這戰刀,太鋒利了。”

黃忠、陳到和魏延也湊上來打量,一個個看到后,臉上的神都是震驚。

他們的武,都是馬鈞專門鍛造。

所以,知道馬鈞的厲害。

但凡馬鈞出品,武絕對鋒銳。可是眼下,馬鈞重新鍛造的一柄戰刀,直接把甘寧的劍砍出了豁口,這就讓人震驚了。

黃忠呼吸更是有些急促,道:“主公,這樣的武,可否大批量的量產呢?”

李儒、龐統、徐庶也是看過來。

三人是文士,雖說不在軍中,但對軍中將士的武,也是清楚的。一旦武鋒銳,將士和敵人廝殺,就可以占據很大的優勢。

袁尚笑道:“能否量產,就得問馬鈞了。”

馬鈞正道:“據目前測驗的結果,這樣的武,可以大批量的量產。因為這武的原材料,以及鍛造的火力,除此外還有淬火的水源,都是充足的。目前來說,這批鐵礦,能源源不斷的鍛造武。”

黃忠聽得神振,道:“我軍中將士,能勇殺敵,能減傷亡,便是馬鈞先生的功勞。老朽在此,向馬鈞先生道謝了。”

Advertisement

他直接躬揖了一禮。

馬鈞連忙讓開,搖頭一副謙遜模樣。

袁尚輕笑道:“好了,武已經鍛造出來。最重要的,是這戰刀,和普通的戰刀撞,能連斬十二柄,很是厲害。如今,這一武便大批量的鍛造。”

“馬鈞,冀州戰事臨近,即將遇到大規模的戰爭。對武的需求,極為巨大。這個月,能鍛造多的武出來?”

馬鈞道:“回稟主公,至能鍛造出一萬柄戰刀。目前來說,這是最基本的。接下來,還得看我麾下的弟子,如果一個個都是學,能在短時間,鍛造出更多的武。”

袁尚道:“不管如何,盡可能多鍛造武。你在鍛造上,負責總的把關。至于你的弟子,他們最終,肯定要掌握整個鍛造流程。”

“可是眼下,事急從權。你的弟子,全部分開來,單獨負責一個環節。譬如,打鐵的負責打鐵,淬火的負責淬火,煅燒的負責煅燒,最后開鋒的負責開鋒。”

“不要一個人,負責整個流程,這很是繁瑣,也是緩慢。”

“把每個環節分解,給專人負責,能最大限度的提升速度。尤其每個環節都練后,能生巧,且因為環節單一,也能在短時間掌握。”

馬鈞聽到后,眼睛一下明亮起來。

分開來,的確是更快。

只是對專門學習鍛造的學徒來說,那就無法掌握整個流程。

可是速度,卻是能更快的。

馬鈞拱手道:“主公大才華,卑職明白了。接下來,卑職一定會提速的。爭取在月底時,能鍛造出三萬柄戰刀以上。”

袁尚點了點頭,道:“新式戰刀,鋒銳無比,可有名字?”

馬鈞搖頭道:“不曾有。”

袁尚道:“這是你馬鈞鍛造出來的,就以馬鈞刀命名。”

“謝主公。”

馬鈞聽得

他雙手合攏,九十度躬揖了一禮。

這可是真正的大恩,一旦以他的名字命名,即便他馬鈞,沒有治理地方的能力,沒有打仗的本事,可是憑借這馬鈞刀,也能在史書中留下一筆。

袁尚擺手道:“行了,下去吧,抓時間鍛造武。”

“卑職告退。”

馬鈞躬揖了一禮,就轉離去。

袁尚心中也是歡喜,因為有了馬鈞在,武得到極大限度的提升。對袁家來說,幫助是極大的。

李儒忽然正道:“主公,卑職有一事稟報。”

袁尚道:“什麼事?”

李儒說道:“北方戰事將啟,尤其是幽州袁熙,按照我們此前的考慮,袁熙肯定會卷進來。雖說我們做了準備,但如果有人在袁熙的邊,得到袁熙的信任,就提前做出應對。”

“同時,也能最大限度的對付南下的烏桓。”

“卑職打算北上幽州,主投奔袁熙,獲取袁熙的信任,作為主公應。主公的麾下,徐庶、龐統都已經亮相,很多人知道,他們不合適。”

“這事,卑職最合適。”

李儒的話語,很是平靜,但卻是著篤定,鄭重道:“知道卑職的人,其實不多,也就僅限于極數的人。卑職去幽州,最為合適。”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